什么?牛街小吃竟然集体“绒”化了!
发布时间:2025-08-11 16:14 浏览量:1
近日
许多在牛街逛街的
市民游客手里或背包上
都多了一个“软fufu”的萌物——
可能是圆滚滚的毛绒驴打滚
也可能是诱人的毛绒羊肉串
还可能是憨态可掬的毛绒小包子
这些由中国邮政与牛街小吃联名的毛绒玩具,掀起了一股“牛街小吃”的热潮,一经上线便跃上社交平台热点话题,吸引各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传统美味化身萌趣玩偶
BEIJING
XICHENG
细节承载文化根脉
打开社交媒体
搜索“牛街小吃玩偶”
驴打滚、羊肉串、艾窝窝等
一众“绒”化版牛街小吃便映入眼帘
一个个萌到都想抱回家
“牛街作为北京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这里的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中国邮政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将这些传统小吃‘毛绒化’,以一种全新、可爱的方式展现牛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牛街美食背后的故事。”
四月中旬,“绒”化版牛街小吃线上线下平台同步开售,一经推出就饱受大家喜爱,销量一路攀升,线下邮局更是出现了排队购买的场景,其中爆款一度断货,不得不加急生产以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
“每一款玩偶的设计都经过精心雕琢,从色彩搭配到造型细节,都力求还原美食的真实形态,同时融入一些可爱的元素,使其更具吸引力。”中国邮政相关负责人说,爆款断货,再加上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照片,一度增加了消费者的好奇心理,造就了一“绒”难求的局面。
社交传播新宠
BEIJING
XICHENG
成为旅途中的“文化搭子”
在文创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
“绒”化版牛街小吃
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是因为抓住了毛绒玩具
本身能守护消费者内心深处的童真
更是因为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些厚重的文化积淀,使玩具超出了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一种美食、一座城市、一段文化的名片。
“早就听闻牛街小吃很惊艳,这次来北京旅游,特意来品尝过地道的洪记包子后,在邮局遇见Q版毛绒包子,立刻被‘种草’。”从浙江远道而来的杨女士分享道:“‘绒’化版牛街小吃让我在这里的美好回忆不仅停留在脑海中和照片里,也让我回家给朋友们展示牛街历史文化有了见证。”
来到牛街购买“绒”化版牛街小吃的游客,不仅仅是商品的消费者,还是文化的体验者,更可以成为特色的传播者。打开杨女士的社交媒体,既有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品尝美食的瞬间,也有与毛绒小吃的趣味合影,几张照片、一段文字,便将个人游购体验转化为传播牛街历史文化的“活广告”,渐传渐远。
文创赋能传统
BEIJING
XICHENG
西城产业融合亮点频现
“绒”化版牛街小吃的走红并非偶然
近年来
西城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不断探索“传统文化新表达”
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藻井冰箱贴热销,到什刹海文创冬季四景流麻冰箱贴的高人气;从跨界做文创的白塔寺药店,到龙年遇上北海公园九龙壁的菜百首饰……一众与西城历史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纷纷涌出,引得消费者争相购买,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热点。
作为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肇始之地,西城区历史悠久,文化遗迹星罗棋布,“绒”化版牛街小吃只是西城众多文创产品里的一个缩影,西城正在实现文化活动、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多维度创新突破,让传统文化以更时尚、可感的方式走进大众的生活。
心动想入手?实用攻略在此!
线上购:登录“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或微信“中国邮政微邮局”小程序,搜索“牛街小吃系列”即可下单。
线下购:亲临牛街主题邮局(地址:西城区牛街4号,营业时间:9:00-17:00),不仅能亲手触摸实物,还有机会参与相关主题活动。
文字:岳莹 李彤 史桭沨
图片:中国邮政
校对:王昭 卢熙
责编:王昭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