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吃成肾衰竭?警惕:长期吃他汀和阿司匹林,6大错误千万别犯
发布时间:2025-08-11 16:59 浏览量:1
有些人以为,吃药就像吃饭,只要按时按量就没事。但真相是,有些常年服用的药物,若方法不当,可能不仅没护住身体,反而把肾脏一步步推向衰竭。
不少中老年人习惯性吃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甚至觉得这些药像“保健品”一样,没什么副作用。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说高血脂、高血压是“慢火头”,那药物副作用可能就是“暗箭”,不知不觉中就能刺中要害。
在“靠药活着”这条路上,最怕的不是吃药,而是吃错药、吃乱药,甚至长期滥用却毫无察觉。
很多人会疑惑:医生开的药,照着吃怎么会出问题?关键就在于,药物使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动态调整。
他汀和阿司匹林本身并不“坏”,关键是有没有用对、用久了有没有复查、有没有和其他药物“打架”。
不少人把这些药当成“终身制”,十年二十年不间断,连有没有肝肾损伤都没查过一次。时间久了,身体就会“抗议”。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本意是为了保护心脑血管。但如果长期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影响肝功能,甚至导致横纹肌溶解,这是肾脏的大敌。
横纹肌溶解症会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而肌红蛋白会堵塞肾小管,最终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
阿司匹林则是经典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用于心梗、脑梗的二级预防,但它也会抑制胃黏膜,容易引起胃出血,还可能影响肾小球的血流灌注。
如果本身就有肾功能不全,还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肾脏负担只会越来越重,甚至加速病情恶化。
有些人还会把非甾体消炎药和阿司匹林一起吃,比如止痛药、退烧药,结果是肾脏和胃都“受不了”。
长期服药的最大误区之一是:不复查。很多人以为药吃下去就行了,根本不管指标有没有变化、肝肾功能有没有异常。
还有些人会自行加量,觉得药吃多点效果更快。殊不知,药不是越多越好,尤其他汀类药物,剂量过高反而副作用更明显。
更有甚者,混合用药,比如同时服用他汀、抗生素、降压药、保健品,结果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肝肾负担明显增加。
有人甚至认为,“吃了一辈子这药也没啥事”,就一直吃下去。这种“经验主义”其实是陷阱,不是每个人都能“扛得住”。
不同的人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异很大,有的人代谢快,有的人代谢慢,后者更容易堆积毒性代谢产物。
中医讲“肝主疏泄,肾主藏精”,其实也暗合现代医学对肝肾排毒功能的理解,肝肾一旦受损,身体的代谢系统就像“水管堵塞”,毒素无法顺利排出。
药物本身就是“外来物”,人体要通过代谢系统去处理,而肾脏就是主要的“出水口”。一旦这个出口堵住了,问题就大了。
生活中,有些人明明出现了尿量减少、水肿、乏力等早期肾损伤信号,却以为是劳累、上火、年纪大,结果耽误了最佳干预时机。
还有人被检查出肌酐升高、尿蛋白异常,却不意识到这可能与长期用药有关,依然照旧吃药,结果肾功能越来越差。
其实,即使必须长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也不是完全无解的。关键是要做到定期复查,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用药方案。
肝肾功能、血脂水平、凝血指标、尿常规等,都是服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的重点。不要等到出问题才查,那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对于长期服药的人群,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配合也非常关键。如果一边吃着药,一边还高盐高脂、熬夜喝酒,药物效果也会被“打折”。
有些人服药后出现肌肉酸痛、疲乏无力,以为是运动过度,其实可能是他汀副作用的早期信号。
还有人用阿司匹林后出现牙龈出血、黑便,却只当作小毛病,这种忽视很可能引发大问题。
其实,药物就像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谁在用、怎么用。合理用药,是保命的钥匙;盲目用药,却可能是慢性毒药。
很多人一听“慢性肾病”就联想到透析,其实早期干预是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后果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在早期根本没有意识。
他汀和阿司匹林本身并不“有毒”,但如果忽视了剂量、时间、相互作用这些关键点,就可能被副作用“反噬”。
中医有句话讲“虚不受补”,其实用在药物上也同理:身体虚弱的时候,药补反而可能加重负担。
如果身体指标已经恢复正常,却还在继续吃药不减量,这种“药补过头”,就像给油箱加满了油还在猛踩油门,最终只会让“发动机”提前报废。
药物不是“护身符”,更不是“长命符”。合理用药,是一门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不是靠感觉、靠经验、靠别人说。
每次吃药之前,都要问自己:这药我还需不需要?这药我吃多久了?有没有不良反应?
如果做不到这些基本的反思,再好的药也可能变成伤身的利器。
身体是自己的,“盲目跟风”吃药、长期依赖药物不调整,就像把健康交给了命运,而不是自己。
健康管理,不是吃药那么简单,而是要学会在吃药之外,做好生活、饮食、情绪、运动等全方位的调节。
别等到肾功能只剩一半,才后悔当初没多问一句、多查一次、多注意一点。肾脏不像牙齿,换不了;它沉默,但它记仇。
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长期吃药的人:药吃得对,是“帮手”;药吃得错,是“刽子手”。
该查就查,该停就停,该减就减,别把药当饭吃,也别把命交给药。
健康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一个“细水长流”,不是“猛药速治”。想长久,就别急功近利。
愿每一个人都能吃药吃得明白,肾也好、心也安。
如果你身边也有长期吃这些药的亲戚朋友,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不是让他们停药,而是让他们学会正确用药,保护好自己。
毕竟,健康这件事,自己管得住,才最靠谱。
参考文献:
[1]张红,李伟,王晓.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0):805-809.
[2]周丽,刘建国.阿司匹林相关肾损伤的研究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2,22(2):110-114.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常用药物合理使用指南(2024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4.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