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飞大连航班打人后续:处理结果推测,律师支招,亲测有效
发布时间:2025-08-11 19:07 浏览量:2
飞机上什么样的人都能遇见,有睡觉的,有办公的,有进食的,当然还有最让人讨厌的:“吵闹的”。
从深圳到大连,两个小时的路,飞机上有个小孩狂踢椅背,女子怒斥和男孩家属发生了冲突,提醒后却被男孩故意撞掉耳机。
官方处理大快人心。可家长的一句“他还是个孩子”怎么就让事情越闹越大了,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这句话不再买账了?
8月7号那天深圳飞大连的飞机上发生的那件事,把小编气得不轻。
一个小孩在座位上踢前排座椅踢了整整两小时,要知道,那天深圳飞到大连满打满算也才两小时,好家伙,这小孩就是飞机飞多长时间,他踢多长时间呗!
前面坐的女乘客实在受不了,好声好气提醒了好几回。你猜怎么着?那孩子爸妈不但不哄孩子,反而跟女乘客对着干。
家长这时候竟然说 “他还是个孩子”,意思是女乘客不该计较。明明是女孩自己占理,怎么好像变成自己不对了?
后来孩子小小年纪气不过,干脆故意撞人家,把女子的耳机弄丢了,更让人气愤的是在飞机降落的时候,家长在理论无果后,直接带着三个大人一起动手把女子打到在地,飞机都快落地了还敢在过道上围攻。
小编刷到这视频时手都在抖,四个大人打一个女的,打到她趴在地上还在踹。现在想想真后怕,要是飞机还在天上飞,这帮人敢这么干?明显是存心挑时候,挑地方闹事。
好在女乘客脑子清醒,直接报警了。听说她现在还起诉航空公司要赔三万八。
按照航空公司的规定,以及我国法律要求,处理结果很可能就是四个打人的一起被行政拘留十几天,航空公司还把那家子半年内不能坐南航的航班。
网上好多人都说判轻了,有乘客建议该按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判,判个十年才解恨。但按我国现在法律,这事确实够不上刑事处罚,只能治安拘留,毕竟一切还要看法律要求。
还有的说“三人及三人以上殴打他人,属寻衅滋事,应刑事拘留”“飞机滑行期间仍然属于飞行状态。应按航空器内危害公共安全罪判罚,动手的每一个人三年起。首犯七年”。
总之,网友们都觉得如果真这样判就太轻了,之所以这么想,一方面是为女子打抱不平,另一方面则是将心比心,由女子想到了自己或者家人,若是以后自己遇到这种事,看着这样的处理结果估计也不会甘心吧?
但按我们现有的法律,这事确实够不上刑事处罚,只能治安拘留。
这件事,其实大家不在乎罚多少,就是想看到做错事就得受罚。
要是每次都轻轻放过,那公共场合的规矩不就白定了?下次,说不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乘客。
小编有个当律师的表姐,她说遇到这种事千万别自己跟熊孩子家长理论。你要是先警告孩子,家长肯定说"小孩子不懂事",把责任推过来。
她教的办法是直接找空姐,要是空姐处理不好就录音留证据,“威胁”要投诉。表姐说航空公司最怕被投诉,到时候要么换座位,要么退钱,实在不行还能索赔。
要是乘务员就简单提醒一下,没解决问题,我们就得认真点了。打开手机录音,记下他们的工号和名字,清楚地说出你的要求,告诉他们这事不解决,下了飞机你不会算了。
一般这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了。要么给你换座位,要么升舱,总之得让你满意。他们也怕事情闹大,影响自己的名声。
要是还没解决,别犹豫,打民航投诉电话12326就行。把录音发过去,这样肯定有用。以前有过这样例子,那个乘客这么一投诉,对方不仅道歉,还退了部分票钱,有的甚至连全家的票都退了。
对付这种事,就得用规则保护自己,别让有理的变成没理的。
其实这事让小编想起去年高铁上遇到的事。
有个小孩一直踢前面座椅,家长还跟前面乘客吵架,最后还是乘务员过来才平息。
还有这样的视频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公交车上一个男子坐的好好的,对面那小孩就一直踢人家,结果把男子给惹怒了,男子直接提起熊孩子往地上摔。
像这样的事情,每天发生的很多很多,不是在高铁上就是地铁上,要么就是公交车上。
规矩其实最怕不守规矩的人,孩子不守规矩,映照的是什么?不就是家长吗?。
教育和公共网友说得对,“熊孩子背后,肯定有更熊的家长”。
这些家长总拿 “孩子还小” 当借口,其实是在害孩子。现在纵容他们在公共场合乱来,以后到了社会上,早晚会出大问题。
以前谁家孩子在外边调皮,家长马上就会制止,还会跟人赔不是。那时候教育孩子,都讲 “没规矩不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现在呢,有些家长把 “溺爱” 当成 “爱”,把 “纵容” 当成 “包容”,硬生生把孩子惯成了小蛮王。
最气人的是这些家长,孩子从小惯着,打人了还觉得理所当然。
网上好多评论说"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听着就来气,好像做错事都能用这句话当挡箭牌。这不,打人的四个都是成年人,结果都得蹲拘留,孩子倒是没事,但以后这孩子在他们家长护下长大,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人。
航空公司现在也开始重视这事了,听说要搞黑名单制度,闹事乘客半年不能坐飞机。
人们之所以对“他还只是个孩子”祛魅了,主要还是因为人们经历这样的事多了,这种话听得也多了。
但归根到底是我们经过父母严厉教育的这一代,与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溺有了冲突。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无论如何,动手打人的那一家都是绝对的过错方,理应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对于孩子的无理打闹,当父母的也理应及时制止教育,而不是纵容着,甚至跟着来。
如今,我们更该想的是,怎么让家长明白 “孩子还小呢” 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怎么才能守住公共秩序的底线。
只有每个人都守规矩,公共环境才能真的和谐稳定。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