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前心腹助手谈阿拉斯加会面:普京最终将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
发布时间:2025-08-11 19:31 浏览量:2
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荒原上,一场无声的博弈正在倒计时。四天后的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将在这里面对面坐下——这是六年来美俄领导人第一次直接会面,也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最高层头一回试图为这场战争画上句号。
然而,就在峰会开始前,特朗普以前的心腹助手罗伯特·奥布莱恩突然向媒体丢下一句冷冰冰的预言:“普京最终将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
看看普京这几年的仗就知道了。四年战火,俄罗斯方面损失了近百万军人的生命,普京最初“吞并整个乌克兰、把三千万乌克兰人变成俄罗斯人”的大话早就成了泡影。
奥布莱恩讲得很直接:现在战场上的情况和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差不多,僵住了。
俄军虽然占了乌克兰东部大约18.3%的土地,但再也推不动了。更糟糕的是经济问题——特朗普威胁要对那些和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进行“连带制裁”,这已经吓退了一些像印度这样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导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一下子掉了12%。
俄罗斯央行自己的数据也显示,国内的商业活动跌到了三年来的最低点。普京这次大老远跑六千公里到美国的地盘上谈判,本身就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种“认输的信号”。
一位欧洲外交官私下里甚至嘲笑说:“要是真占尽上风,何必亲自跑到人家后院来?”
奥布莱恩点破了特朗普的算盘:“他会很慷慨地给普京留点面子,但这改变不了俄罗斯失败的事实。” 这种给台阶下的做法,背后其实是一场精明的交易。
特朗普先是极限施压,把要求停火的最后期限从50天缩短到只有10天,还威胁要“对俄罗斯商品加征100%的关税”,硬是把普京逼上了谈判桌。同时,他有意无意地把乌克兰晾在一边,甚至直接说“普京不用先见泽连斯基”,连欧洲领导人想派人旁听也被他一句“阿拉斯加没多余座位”给挡了回去。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如果真能促成停火,特朗普就能兑现他竞选时吹过的“24小时结束战争”的牛,还能为以后冲击诺贝尔和平奖铺路,好处大大的。
乌军阵亡人数已经超过28万,能打仗的年轻人快打光了。西方的军事援助也像断崖一样下跌——欧盟7月份给的援助比去年少了60%,美国国会那600亿美元的援助法案也卡在那里不动了。
战场上没希望,泽连斯基的底线也不得不松动。据基辅的专家私下透露,现在只要能保住黑海的出海口,顿巴斯地区“可以灵活处理”。这恰好和俄罗斯坚持要“承认乌东四个州属于俄罗斯”的要求对上了点。
乌克兰恐怕最后只能被迫接受一个“用土地换和平”的方案,用东部失去的土地,换西北部一点点象征性的补偿。
德国精心准备的和平方案被美国随手归档为“以后再说”,波兰议员急得大喊:“今天卖了乌克兰,明天就轮到波兰了!” 但是,军事上依赖美国让欧洲硬气不起来——美国在德国部署着核武器,在波兰有导弹基地。特朗普动不动就威胁要“削减驻军”,法国和德国一听这个,态度立马就软了。
欧洲内部也吵翻了天——东欧国家要求俄罗斯完全撤军,法国和德国却默认可以接受领土上的妥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接断言:“乌克兰已经打光了最后一张牌。”
1. 学格鲁吉亚的样子:乌东四个州名义上还属于乌克兰,但高度自治,克里米亚的问题先放着不管。俄罗斯解除制裁,换来一个“不再向西扩张”的承诺,法国和德国私下已经觉得这方案能接受;
2. 学韩国的样子:沿着现在实际打仗的停火线停战,西方国家派军队保护乌克兰西部。但俄罗斯强烈反对外国军队介入,这个方案能不能成很难说;
3. 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样子:小打小闹长期不断,乌克兰靠着西方一点点的军事援助勉强维持,变成“东欧的巴勒斯坦”——这是最残酷,但也可能是最有可能的结局。
阿拉斯加这片土地,历史上就见证过沙俄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它卖给了美国。
157年后,美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又回到了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地方,只是这次,他们可能打算拿另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来做交易了。
奥布莱恩说普京是“失败者”,这说对了一半:普京确实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
但更深层的失败者,或许是乌克兰人民——当两个大国在冰天雪地里握手言和时,他们的家园,已经变成了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筹码。
就像顿涅茨克前线战壕里,一名乌克兰士兵心酸的话:“他们在温暖的房间里用红笔在地图上画分界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用血换来的?”
阿拉斯加的寒风总会过去,但被割让的土地和被伤害的信任,就像埋进冻土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出新的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