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腔入路”,新术式让微创理念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5-08-11 21:26  浏览量:2

湖南日报8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王元元 王娟)“这一次我们选择从口腔入路的术式,是微创理念与精准技术的结合。”今天,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病区周建波主任医师介绍,近期科室的一种新术式,相比传统颈部切口,能更充分利用人体天然的腔道,让治疗更精准、直达病灶。

接受该术式的是来自岳阳的李先生。最近他总感觉咽部不适,而且一张嘴就能看到左侧颈部凸起一个肿块,拖了一阵子仍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咽旁间隙藏着一个46mm×38mm×52mm的肿物。这个潜伏的“炸弹”不仅位置深,还血供丰富,已压迫周围组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堵塞气道、累及重要神经血管,危及生命。

周建波告诉记者,咽旁间隙是上接颅底、下连颈部的“危险三角区”,密布着颈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关键结构,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神经麻痹、甚至声嘶、吞咽障碍等,风险极高。

“而李先生的肿物位置较深,又紧邻重要结构,手术难度超乎常规。”周建波告诉记者,经过反复研讨,团队决定采用经口入路微创手术方式,手术在鼻内镜高清视野下进行,每一步都精准到毫米。最终,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肿瘤被完整分离,术后病检为纤维性肿瘤。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尝试,是因为该术式不仅能避免患者术后存在颈部留疤等问题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手术借助内镜的放大视野。”周建波介绍,如此一来,手术团队能更清晰地分辨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的边界,最大程度降低对血管神经的损伤风险,患者术后恢复也更快。

“微创时代,现代医学的手段不断升级,但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周建波表示,咽旁间隙肿瘤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往往位置较深、风险较高,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咽喉不明原因隆起、吞咽异物感或者颈部有无痛肿块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