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翟志刚结束任务后回家,却发现母亲已去世,在遗像前长跪不起

发布时间:2025-08-12 12:44  浏览量:1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七号刺破戈壁的夜幕。烈焰轰鸣中,指令长翟志刚的身体感受到强烈的推背感。透过舷窗,大地迅速退去,星光扑面而来——三十年前黑龙江龙江县盐碱地上的放羊娃,此刻终于飞向儿时梦寐以求的太空。

在自己走向航天员的这条道路上,母亲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可是,在母亲病重的最后时刻,翟志刚在外执行任务,等他回到家中时,没想到赶上的却是母亲的葬礼...

1966年深秋,黑龙江龙江县翟家的土坯房里,41岁的贾桂芝生下了第六个孩子。这个被唤作“老疙瘩”的男孩,就是翟志刚。彼时父亲翟向朝已年过半百,长年劳作让他腰椎受损,全家八口的生计全压在这个中年母亲肩上。

“志刚,帮妈看火!”童年记忆里,母亲的声音总伴着铁锅里葵花籽翻动的沙沙声。翟志刚蹲在灶口添柴,火光将母亲额角的汗珠映得发亮。

寒冬腊月,贾桂芝挑着担子站在县剧院门口,棉袄裹着单薄身躯。零下二十度的北风中,一毛钱一小袋的炒瓜子,是她养活六个孩子的唯一指望。

翟志刚初中时目睹母亲冻裂渗血的手,哽咽着要辍学帮忙,却被当街训斥:“我当了一辈子睁眼瞎,你们也要学我吗?”。

1984年父亲病逝,家庭重担更如冰封的黑土压在母亲肩上。18岁的翟志刚把三年来攒下的200多枚硬币装进纸箱,全是分分角角的零钱——塞到母亲手中:“妈,我不考学了,挣钱养家。”贾桂芝把纸箱推开,声音斩钉截铁:“老儿子,替妈去看看天上的太阳。”

当招飞通知书抵达龙江时,全家炸开了锅。哥哥姐姐们忧心忡忡:“开飞机太危险,不如找个安稳工作。”母亲却把两大包新炒的瓜子塞进大黄提包:“三儿,有了目标就去努力,不管做成啥样,妈都支持你。”这份朴素的信任,成了青年奔向蓝天的第一股推力。

长春第二飞行学院的训练场上,翟志刚每月12元津贴只留2元,其余全寄回家。他比旁人更拼命,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研读飞行手册——母亲在冰天雪地里佝偻的身影,是他对抗离心机8倍重压的精神支柱。

1995年5月的一次返航途中,强气流卷起十级风沙扑向机场。能见度归零的危急时刻,翟志刚全凭仪表操纵战机稳稳着陆。这次荣立三等功的经历,他从未对家人提及。直到多年后姐姐看电视采访才得知,惊出一身冷汗。

十年间950小时的安全飞行记录,将他推入更高远的征程:1998年,他与杨利伟、聂海胜一同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离家那晚,母亲的话烙进心底:“以后你是国家的人了,要为国效力。”

2003年秋,神舟五号进入发射倒计时。翟志刚作为备份航天员与杨利伟并肩备战时,黑龙江县医院的病房里,母亲贾桂芝已胃癌晚期。

一场跨越七个月的缄默守护就此展开:化疗后呕吐不止,她叮嘱子女:“就说妈感冒睡下了。”

神五出征仪式直当天,小脑萎缩的母亲突然清醒,指着电视喊:“是我家三儿!”哥哥要打电话,被她一把拉住:“别打扰他,国家正用人呢!”

10月16日杨利伟凯旋时,贾桂芝陷入昏迷。临终前呓语竟是:“别让三儿...耽搁工作...”

当翟志刚结束任务回到龙江,推开家门瞬间如遭雷击,满目白绫中,母亲的遗像静静立在堂前。他扑通跪倒,航天徽章从指间滑落。

从清晨到深夜,任谁搀扶也不起身。棺椁入土时,他抓起坟前一把混着葵花籽壳的泥土贴在胸口,像儿时依偎母亲怀中。

2008年金秋,翟志刚以神七指令长身份再征太空。发射塔架前,他仰望飞船默念:“妈,这次儿子真要替您看太阳了。”

历史性的9月27日16时41分,他开启舱门。浩瀚宇宙背景前,五星红旗在翟志刚手中展开。当“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的声音传回地球时,他特意摸了摸航天服内侧——那里别着母亲最爱的向日葵徽章。

三百公里高空,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在徽章上。他想起童年灶台前母亲的话:“等你长大了,要去比灶台更高的地方。”此刻他漂游的轨道,比灶台高了三千万倍。

任务完成后,他直奔母亲坟茔,从怀里掏出太空拍摄的太阳照片压在碑前:“妈,天上的太阳和咱家院里的...一样暖。”坟头一株野葵花在风里轻摇,像母亲当年数零钱时低垂的鬓发。

母爱的接力从未停止。2021年,55岁的翟志刚搭乘神舟十三号再访天宫。在空间站生活的183天里,他常凝视舷窗外旋转的地球。当飞船穿越祖国上空,他总在心底轻唤:龙江的雪化了没有?母亲坟头的葵花可还开着?

2022年4月16日返回舱落地时,齐齐哈尔老屋里爆发出欢呼。二姐翟凤兰边抹泪边张罗:“给小刚炖豆角,做锅包肉!”锅铲翻动间,焦香弥漫——那是穿越半个世纪,从童年灶台飘来的希望之味。

2023年春,龙江县“航天母亲”纪念馆开馆。展柜里,一杆磨得发亮的旧秤与太空育种的葵花籽并置。秤盘上残留着几粒葵花籽,仿佛仍在诉说一位母亲如何以卑微的营生,称量出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

翟志刚在神舟十三号返回后曾回到这里。他长久伫立在母亲卖瓜子的复原场景前,手指轻抚冰冷的秤杆。玻璃倒影中,航天英雄与那个在灶台添柴的少年身影重叠,母亲当年塞给他的不只是谋生的瓜子,更是点燃星火的火种。

当孩子们问起“航天员叔叔在天上能看到我们吗”,翟志刚总会指向夜空:“瞧见那颗‘翟志刚星’了吗?那是奶奶的眼睛,永远看着我们飞得更高。”苍穹无垠,母爱如引力永恒牵系,支撑着人类向宇宙深处跋涉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