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紧急施救 彰显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5-08-12 15:16  浏览量:1

“我在基层社区医院工作多年,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我是广大有爱心医护人员的一分子,只要学过医,换作是谁,遇到了,都会站出来施以援手的,真的没什么。”近日,在高铁上使用放血疗法救治急性脑梗乘客的张淑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经过了解,备受大家关注的救人视频发生在今年4月底,当时张淑英与朋友同行,乘坐由邯郸开往郑州的G3493次列车,前往外地考察学习。张淑英回忆道:“当时,我们一行三人在6号车厢,我拿着采血针,给大家介绍用途,突然听到广,8号车厢有乘客突发疾病,急需医务人员救助。”第二遍广播响起时,张淑英没有丝毫犹豫,拿起采血针快速奔向患者所在的8号车厢。当时乘务员焦急万分,车厢里也有热心乘客询问着情况,不知所措。这时,张淑英表示自己是护士,可以帮助检查一下,乘务员赶紧说可以。张淑英握住发病乘客的手,大声询问他的基本情况,同时测量他的脉搏,观察呼吸和瞳孔,并呼唤乘务员拿血压表帮助乘客测量血压。由于起病较急,该乘客情绪比较激动,说话断断续续。

她边安抚该乘客,边快速查体判断。该乘客瞳孔等大等圆、伸舌左偏、右侧胳膊不能伸举抓握且右侧腿也不能移动。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张淑英判断乘客是急性脑梗。时间就是生命,她督促乘务员赶紧联系救护车,交代注意事项,叮嘱乘客必须就近赶往有条件的医院治疗,马上做CT,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溶栓,避免严重后果。面对这样的危急状况,张淑英果断地说:“我可以用放血疗法试试!”得到乘务员和发病乘客允许后,她用采血针精准刺破患者双耳尖和耳背静脉,并用温柔的语言安抚着乘客激动的情绪,整个车厢的乘客们都屏住了呼吸,5分钟后,该乘客逐渐神态好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还有俩孩子要养,我不能瘫痪了……”张淑英长舒一口气,手脚麻利地收拾物品,再次检查乘客时,发现他右侧肢体已经能够活动,右手握力已经明显恢复。该乘客紧紧拉着张淑英的手,满脸泪流不愿意松开,嘴里不停地表示感谢。至此,车厢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整个施救过程中,张淑英胆大心细,专业沉稳,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医急救的魅力,为乘客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诠释了白衣天使的使命担当,更让旅客们见证到:当人们的生命需要守护时,永远有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为生命保驾护航。

经了解,这是张淑英第二次在高铁上参与急救。2024年下半年,她乘坐高铁时就遇到了类似情况,当时乘客由于情绪激动,天气炎热等原因,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双手痉挛抽搐等症状。张淑英听到广播也是立即前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用指甲按压乘客人中穴和针刺双耳尖放血,帮助乘客转危为安。之后她就养成了出门带针的习惯,以备应急使用。

关于用放血疗法救人的勇气,张淑英说:“当时情况紧急,没时间多想。自己平时就喜欢研究中医,也参加过由市卫健部门举办的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及培训,危急时刻,才敢出手救人。但是,中医放血疗法仅限于危急情况下的紧急措施。如果生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检查,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她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多了解中医适宜技术,通过正规渠道学习,关键时刻也能像心肺复苏技术一样救人。

据介绍,张淑英曾担任邯郸市丛台区丛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于今年6月份退休。她从事基层医疗工作三十多年,曾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家庭医生、市三八红旗手、市巾帼建功标兵、“邯郸好人”等称号。她在工作期间,创新多项社区卫生服务方式,引领所在的单位向医防康养护结合型社区医院转型,在拓展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积极推动社区卫生从“治病”向“防病”转变。

“中医博大精深,只有尊重科学,利用西医的先进诊断技术作为诊断依据,让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药食同源共同发力,融会贯通,在慢病管理中优势互补、中西合璧,才能让更多的慢性病群体摆脱重大疾病困扰。”张淑英诚恳地说,她看到媒体发表自己在高铁救人的视频,浏览量很高,引起了社会热评中医适宜技术的好处,让更多的网友知道了邯郸正能量,自己作为邯郸人,很骄傲!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