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人越来越多?多名院士劝告:天热宁可每天打牌,也别做8事

发布时间:2025-08-12 16:25  浏览量:1

天气一热,医院急诊室的门槛都要被踩塌了。

从中科院的钟南山院士,到协和医院的王辰院士,再到北大人民医院的王贵强教授,多位重量级专家在不同场合发出同样的警告:高温天千万别硬撑,宁肯窝在家里打麻将,也别逞“健康英雄”,尤其是8件日常小事,做错了分分钟可能引发猝死

不是吓唬你,真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早上还活蹦乱跳,中午就猝倒在单位厕所,晚上可能永远躺在了沙发上,连句“我不舒服”都来不及说。

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挺健康?没毛病,平时也不怎么累。可为什么有些人,平时看着精气神十足,反而突然倒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重大疾病?5个方面可入手,快来看看吧!

不信你看看身边,是不是总有人一热起来就“来劲”:顶着太阳跑步、暴汗桑拿、夜宵撸串、拼命加班、空腹喝冰水,觉得自己年轻无敌,殊不知命悬一线。

你也许不爱听劝,但身体可不会陪你胡闹。高温+高压+高负荷,是夏天的三把镰刀,收割的不是别人,正是你我身边这群“自以为没事”的人。

尤其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肩挑责任的中年人,最容易在忽视中走向悲剧。先别急着关掉,咱慢慢说。“我年纪不大、身体也不错,为啥要担心猝死?”这是最多人问的问题。

可你知道吗?猝死从来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它盯上的,是长期透支、缺乏休息、忽视信号的那一类人。它不会提前预约,也没有任何预兆。

有时候只是胸口一闷、手脚一凉,下一秒就阴阳两隔。心源性猝死,约占全部猝死的80%,其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都是大幕后黑手。你可能没病,但你有危险因素。比如:

长期熬夜、饮食油腻、情绪波动大、运动过猛、空调温差大、体检年年拖……

这是不是说的你?现在就告诉你,院士们口中的“8件不能做的事”,到底是哪8件——不是玄学,是命门。

一是剧烈运动

尤其是清晨或午后高温时段。这时候体表温度高,血管收缩,心脏负担重,突然运动会引发心肌缺血甚至心跳骤停。别再早上五点跑步了,天没亮湿度大、气压低,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二是空腹饮酒

喝的是酒,伤的是命。空腹状态下,酒精吸收更快,容易导致低血糖、心律紊乱,甚至直接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住院,重则命悬一线。

三是情绪过激

有人一生气,脸就红脖子就粗,结果脑子一热,血压飙升,脑出血说来就来。情绪起伏大,是心脑血管猝死的高危诱因。别看你骂完人好像没事,身体早已在默默报警。

四是猛吹空调

从火炉般的户外,冲进18度的空调房,一身汗被冷风一吹,血管骤缩,心脏受不了。尤其老年人、心脏基础不好的人,易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梗。空调不是不能开,是不能“猛”。

五是暴饮暴食

夏天食欲不好,白天不吃,晚上猛吃烧烤、冰啤酒、麻辣小龙虾,一顿下来,肠胃爆炸。消化系统风险上升心血管负担加重饭后猝死的真实案例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六是不规律作息

熬夜追剧、打游戏、上夜班,长期打乱生物钟,直接影响心率调节血压稳定别拿年轻当借口,真正的中招者,往往就是“自以为还能撑”的人。

七是过量饮水

热得口干舌燥,一口气灌下两升冰水,看着爽,身体却受伤。血钠浓度骤降,可能引发脑水肿、心脏骤停,尤其是剧烈运动后更危险。

八是忽视身体信号

很多人不是没预兆,而是太能忍。头晕、心慌、胸闷、出冷汗……这些都是猝死前的“求救信号”。别等到倒下再后悔。

这8件事,听起来是不是都很日常?但哪一件出事了,都是大事。现在的问题是:你能不能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身体给你的提醒?说到底,猝死不是一个瞬间的决定,而是日积月累的恶果

你以为的“无事”,其实是在透支未来。那么,普通人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自己“猝不及防”?答案其实也不难。

第一,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同一时间睡觉起床,哪怕是周末也别太随意。生物节律一旦乱了,就像钟表走偏,迟早出故障。

第二,适度运动但不过量不追求高强度,选择散步、太极、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4次,每次30分钟最为理想。

第三,控制饮食节奏和种类三餐定时定量,少油少盐,多吃蔬果。夏天特别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油炸、辛辣、冰冷食物过量摄入。

第四,学会情绪管理别把压力全憋在心里,找人聊、写日记、听音乐、冥想都可以。情绪释放是身体最好的“排毒”。

第五,定期体检不可少尤其40岁以后,血压、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脑血流检查必须列入常规。早查早管,才不会临阵慌乱。你不是不健康,而是没意识到健康是需要日常经营的。

“天热打牌总比出门锻炼强”,听上去像调侃,其实背后是智慧。夏天的运动方式,本就该“以静制动”,保护心脑为主,别追求大汗淋漓的爽感

打打麻将、下下棋、聊聊天,这些看似“懒”的行为,反而更长寿。最后,别再拿工作忙、家人多、责任大当借口。你倒下了,谁来照顾你最在乎的人?

真正的担当,是好好活着,健康地活着。不图你一天变成养生达人,只求你在每一个选择面前,多想半秒:这事儿,对我的身体,是不是种伤害?

长命百岁,不靠运气,靠你每一个清醒的决定。你今天有没有做了“那8件事”里的一件?欢迎你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高温下的健康小习惯”,也许能救人一命。

参考文献:

[1] 王贵强.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6): 441-445.

[2] 钟南山, 王辰. 高温环境下的健康风险与预防建议[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4, 44(9): 721-72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