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母亲跪求儿子回家过年,儿子话一出口,全家人都沉默了
发布时间:2025-08-12 12:48 浏览量:2
"砰!"
84岁的陈老太太双膝重重跪在客厅地板上。
这一跪,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儿子,妈求你了,就回来过一个年吧..."老人颤抖的声音从手机听筒里传出,眼泪顺着满是皱纹的脸颊滚落。。
二儿子陈建民想要搀扶母亲,被老人坚决推开。三女儿陈丽华捂着嘴,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电话那头,大儿子陈建国沉默了。
整个客厅死一般安静,只有老人的抽泣声在空气中回荡。五年了,整整五年没回家过年的大儿子,面对母亲的跪求,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没人想到,接下来这句话,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石化...
01
腊月二十八,陈家老宅的客厅里火药味十足。
刚刚还在包饺子的一家人,此刻正为了一个老话题争得面红耳赤。年货散落一地,刚擀好的饺子皮被人一脚踩扁。
"你凭什么替大哥做决定?他连续五年都不回来过年!"二儿子陈建民的怒吼声震得窗户都在颤抖。
他指着墙上那张全家福,照片里年轻的陈建国西装革履,正搂着刚考上大学时的陈建民。那是二十多年前的照片了,如今物是人非。
"妈都84了,您就不能劝劝大哥吗?"三女儿陈丽华哭着喊道,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刚和好的饺子馅上。
86岁的陈老爷子重重拍桌:"够了!都给我闭嘴!"茶杯被震得跳起来,热水溅了一桌。老人的手因为愤怒而颤抖,青筋暴露。
角落里,84岁的陈老太太默默地捡起地上散落的饺子皮。她的动作很慢,弯腰时能听到关节发出的咔嚓声。这些年来,每到春节前夕,这样的争吵总是会上演。
陈家是这个小县城里人人羡慕的家庭。大儿子陈建国在省城做建材生意,据说资产上千万,开着奔驰,住着别墅。二儿子陈建民是本地公务员,虽然收入一般,但工作稳定,在父母身边尽孝。三女儿陈丽华在县城开服装店,生意红火,每周都会回来看望父母。
但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却有一个让所有人都头疼的问题——大儿子陈建国已经连续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陈建国60岁了,按理说事业已经稳定,应该有时间陪伴父母。但每年春节前,他总是有各种理由推脱。今年也不例外,昨天晚上陈老太太给他打电话询问回家的事情,得到的依然是"公司有重要客户要接待,实在脱不开身"的回复。
"妈,您别总是护着大哥了。"陈建民擦了擦额头的汗,刚才的争吵让他情绪激动,"我和丽华在家里尽心尽力照顾您和爸,大哥倒好,一年到头见不着人影,您还处处为他考虑。"
陈老太太慢慢直起腰,手里捏着几个皱巴巴的饺子皮。她看着二儿子涨红的脸,心里五味杂陈。建民说得没错,这些年来确实是他在承担主要的赡养责任,每个月的医药费、生活费都是他在承担。
"建民,你大哥他...他是真的忙。"陈老太太的声音很轻,像是在为儿子辩护,又像是在说服自己,"做生意的人,春节是最忙的时候,要应酬客户,要安排工作,不比你们上班族。"
"忙?"陈建民冷笑一声,"妈,他忙得连个电话都没时间打?去年除夕夜我们给他打电话拜年,他接都没接!"
陈丽华抹了抹眼泪,走到母亲身边扶住她:"妈,您坐下歇歇。建民哥,您别这么大声,吓着妈了。"
陈老太太摇摇头,固执地站着:"你们不懂建国的难处。他在外面打拼不容易,我们做家人的,要理解他,支持他。"
"理解?支持?"陈建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妈,我们理解支持了他五年!五年啊!您知道邻居们是怎么说咱家的吗?都说陈家大儿子发达了就不认爹妈了!"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陈老太太心上。她最害怕听到这样的话,每次邻居李大妈"关心"地询问"建国今年回来吗"的时候,她都要硬着头皮说"忙着做生意呢,赚钱养家"。
陈老爷子看着老伴脸上的痛苦表情,心里也不好受。他清了清嗓子:"行了,都别吵了。建国不回来就不回来,咱们自己过年照样热热闹闹。"
但陈老太太听到这话,眼圈更红了。她缓缓地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摆放的陈建国的照片。那是去年春节时他发来的照片,穿着名牌西装,站在一辆崭新的奔驰车前,笑容满面。
"不行。"陈老太太突然开口,声音虽然不大,但异常坚定,"今年我一定要让建国回来过年。"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陈建民和陈丽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母亲这个表情,他们太熟悉了。每当陈老太太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
"妈,您想干什么?"陈丽华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老太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慢慢起身,走向卧室。过了一会儿,她拿着一个小布包出来,布包里装的是她这些年攒下的私房钱。
"我要去省城找建国。"陈老太太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轩然大波。
"什么?"三个人几乎同时喊出声。
"妈,您疯了吗?"陈建民急忙站起来,"您都84了,身体又不好,怎么能一个人去省城?"
"路上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陈丽华也急了,"妈,您这想法太危险了。"
陈老爷子敲了敲拐杖:"老太婆,你这是胡闹!"
但陈老太太的表情没有丝毫动摇。她把布包紧紧抱在怀里,眼神中闪着倔强的光芒:"我都84了,还能活几年?如果我死了,连最后一次和建国一起过年的机会都没有,我死不瞑目。"
这话说得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确实,陈老太太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冬天她得了一场重病,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医生私下里告诉陈建民,老人的心脏不太好,情绪不能太激动,要注意休养。
陈建民的语气软了下来:"妈,您这样想我理解,但去省城真的太危险了。要不这样,我给大哥打个电话,好好和他谈谈?"
"谈什么?"陈老太太苦笑,"这五年来,我们没少给他打电话,哪次不是被他三言两语就搪塞过去了?"
陈丽华在一旁劝道:"妈,要不我们一起去?我开车送您。"
"不行!"陈老爷子坚决反对,"大过年的,路上车多人多,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再说了,建国要是真想回来,早就回来了。你们去了也是自讨没趣。"
客厅里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重。每个人都知道,这个话题没有标准答案。陈建国不回家,可能确实是因为工作忙碌,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对于84岁的陈老太太来说,都是巨大的痛苦。
陈老太太看着墙上的全家福,眼中蓄满了泪水。照片里的陈建国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那时候他还会在春节时陪着母亲包饺子,会和父亲一起贴春联,会和弟弟妹妹嬉笑打闹。
什么时候开始,家变成了这个样子?
02
腊月二十九的早晨,陈老太太比往常起得更早。
天还没亮,她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砧板上摆着陈建国最爱吃的腊肉,她要亲手做一道红烧肉,这是陈建国小时候的最爱。
尽管昨天晚上家人都反对她去省城的计划,但陈老太太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她穿着那件最好的深蓝色棉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这件棉袄是三年前陈丽华给她买的,她一直舍不得穿,只在重要场合才会拿出来。今天,她觉得就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陈建民起床后发现母亲已经做好了一桌子菜,心里咯噔一下。他太了解母亲了,这种反常的举动背后一定有什么计划。
"妈,您这是干什么?"陈建民边刷牙边问道。
"给建国做点他爱吃的,一会儿给他打个电话。"陈老太太的语气很平静,但陈建民听出了其中的坚决。
陈丽华也赶了过来,看到母亲的打扮,知道事情不简单:"妈,您今天要出门?"
"我要给建国打电话,让他回来过年。"陈老太太放下锅铲,转身看着儿子女儿,"如果他还是不回来,我就去省城找他。"
"妈!"陈建民急了,"昨天不是说了吗,去省城太危险了!"
陈老太太摆摆手:"我意已决。你们要是不放心,就跟着我一起去。要是不愿意,我自己坐长途车去。"
陈建民和陈丽华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母亲的性格他们太了解了,一旦下定决心,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年陈建国要去外地上大学,陈老太太舍不得,哭了整整一个星期。但最后还是咬着牙把陈建国送到了车站,因为她知道这是为了儿子好。
现在,她又要为了儿子做一件"傻事"。
"那...那您先给大哥打个电话试试。"陈丽华只能妥协,"如果他答应回来,您就不用去省城了。"
陈老太太点点头,这正是她的想法。
上午九点,陈老太太换好衣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她要求陈建民、陈丽华,还有陈老爷子都在场,说是要让大家一起听听陈建国的态度。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喂,妈?"陈建国的声音传来,听起来有些匆忙,背景音中有车流声和喇叭声,应该是在路上。
"建国啊,妈想你了。"陈老太太的声音突然变得温柔,像是在哄小孩,"今年过年,你能回来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妈,我这边真的忙,公司有几个大客户要接待..."
"儿子,妈求你了。"陈老太太的声音开始颤抖,"妈今年84了,不知道还能陪你过几个年。"
"妈,您别这么说。身体不好就去医院检查,该花钱就花钱,我给建民转钱。"陈建国的语气有些不耐烦,"过年不过年的不重要,一家人身体健康最重要。"
陈建民在一旁听得直皱眉头。大哥这话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但就是不肯回家。
"建国,妈不要你的钱。"陈老太太的眼泪开始往下掉,"妈就想见见你,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
"妈,我真的走不开。您看这样行不行,过完年我找时间回去看您,给您和爸买点好东西。"
陈老太太握着电话的手开始颤抖:"建国,你老实告诉妈,是不是嫌弃家里穷,不愿意回来?"
"妈!您这说的什么话?"陈建国的声音提高了,"我怎么可能嫌弃家里?我只是真的忙,您要理解。"
"那你什么时候不忙?"陈老太太的情绪开始激动,"五年了,建国,整整五年了!妈一次都没见过你!"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客厅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陈建民和陈丽华都紧张地看着母亲。
过了一会儿,陈建国的声音再次传来:"妈,您别激动。这样吧,年后我一定找时间回去,我保证。"
"年后?又是年后?"陈老太太突然站起来,"建国,你每年都说年后,可是年后你又有别的借口!"
"妈,我没有借口,我是真的..."
"你听妈说完!"陈老太太打断了儿子的话,声音颤抖得厉害,"建国,妈这辈子没求过你什么,今天妈求你一次,就这一次,回来过年好不好?"
电话那头的陈建国似乎被母亲的情绪感染了,声音也变得沉重:"妈..."
"如果你不回来,妈就去省城找你。"陈老太太的话如同重锤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妈虽然老了,但腿脚还行,大不了坐长途车去找你。"
"妈,您别胡闹!"陈建国的声音中带着急躁,"您这么大年纪了,路上要是出了意外怎么办?"
"那你回来!"陈老太太几乎是喊出来的,"你回来妈就不去找你!"
客厅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位84岁老人心中的绝望和执著。
陈建国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长时间,长到陈老太太以为他挂了电话。
"妈,您先别激动,我...我考虑考虑。"最后,陈建国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考虑?"陈老太太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建国,妈不要你考虑,妈要你一个准话!回来还是不回来?"
"妈..."
"回来还是不回来?"陈老太太的声音几乎是在咆哮。
电话那头传来陈建国深深的叹息声:"妈,我...我真的走不开。"
这句话如同判决书一样,让陈老太太瞬间泄了气。她缓缓地坐回沙发上,手里的电话差点掉在地上。
"好,好..."陈老太太点着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妈知道了,妈这就去省城找你。"
"妈!您别冲动!"电话里传来陈建国焦急的声音,"您要是出了意外,我怎么办?"
但陈老太太已经没有再说话的力气了。她把电话递给陈建民,转身走向卧室。
03
陈老太太关上卧室门的那一刻,客厅里爆发了更激烈的争吵。
陈建民接过电话,对着听筒就是一通咆哮:"陈建国!你还是不是人?妈都这样求你了,你连回来过个年都不肯?"
"建民,你别激动,听我解释..."陈建国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解释什么?解释你这五年是怎么忘记自己还有个家的?"陈建民的眼睛都红了,"大哥,我知道你在外面发达了,但你能不能有点良心?"
"我没有忘记家,我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觉得家里丢你的脸?"陈丽华从陈建民手里抢过电话,"大哥,妈为了你哭了多少次,你知道吗?每次邻居问起你,妈都要硬着头皮说你忙。你让她多没面子?"
电话那头的陈建国沉默了。
陈老爷子拄着拐杖走过来,颤抖着手接过电话:"建国,你爸爸和你说句话。"
"爸..."陈建国的声音明显软了下来。
"建国,爸不求你什么,爸这辈子也没求过你什么。"陈老爷子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像千斤重,"但是今天,爸求你回来过个年。你妈妈身体不好,心里全是你,你就忍心让她这么难受吗?"
"爸,我真的..."
"你真的什么?"陈老爷子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你真的没时间?还是你真的不想回来?建国,你给爸爸一个实话。"
电话那头又是长时间的沉默。
最后,陈建国的声音传来,带着深深的疲惫:"爸,对不起,我真的走不开。"
陈老爷子听到这个回答,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缓缓放下电话,看了看卧室的方向,又看了看陈建民和陈丽华,最后什么也没说,拄着拐杖回了自己的房间。
客厅里只剩下陈建民和陈丽华两个人。
"完了,这下妈真的要去省城了。"陈丽华抹着眼泪说道。
陈建民坐在沙发上,头埋在手里:"我真的不明白,大哥到底在想什么?他是真的这么忙,还是..."
"还是什么?"
"还是他根本就不想回来。"陈建民抬起头,眼中满是痛苦,"丽华,你说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大哥会变成这样?"
陈丽华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以前大哥不是这样的,他很疼爱咱们,也很孝顺父母。"
两个人正说着话,卧室门突然打开了。陈老太太换了一身衣服出来,手里拎着一个小包。
"妈,您这是要干什么?"陈建民急忙站起来。
"我去省城。"陈老太太的眼睛红肿,但神情却异常坚定,"长途车下午两点有一班,我赶得上。"
"妈!您这是何苦呢?"陈丽华哭着拦住母亲,"大哥既然不想回来,您去了又能怎么样?"
"我去问他一个明白。"陈老太太推开女儿的手,"我要当面问问他,到底是什么事情比母亲还重要。"
"妈,您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去省城太危险了。"陈建民也急了,"要去咱们一起去。"
"不用。"陈老太太摇头,"这是我和建国之间的事情,我要自己解决。"
看着母亲坚决的表情,陈建民知道劝不动了。他只能妥协:"那...那我开车送您去。"
"不用,我坐长途车就行。"
"妈!"陈建民几乎是哀求了,"您就让我送您去吧,我不放心您一个人。"
陈老太太看了看儿子,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你送我到省城就回来,别跟着我。"
下午一点,陈建民开着车,载着陈老太太和陈丽华向省城出发。
车上的气氛很沉重,陈老太太一直看着窗外,不说话。陈丽华在后座抹眼泪,陈建民紧握着方向盘,心情复杂。
"妈,您到了省城打算怎么找大哥?"陈丽华问道。
"先去他公司。"陈老太太的声音很轻,"如果公司找不到,就去他家。"
"您知道他家的地址吗?"
"不知道,但我可以问。"陈老太太转过头看着女儿,"总有办法找到的。"
陈建民从后视镜里看着母亲疲惫的脸,心里五味杂陈。母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了儿子奔波,想想都让人心疼。
车开了三个小时,终于到了省城。但是到了地方之后,陈老太太却犹豫了。
她坐在车里,看着外面繁华的街道,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这么大的城市,要找到陈建国谈何容易?而且就算找到了,他会见自己吗?
"妈,要不咱们先找个宾馆住下,明天再去找大哥?"陈建民看出了母亲的犹豫。
陈老太太摇摇头:"不,今天就要找到他。"
但是事情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先去了陈建国说的那家建材公司,前台说陈建国出差了,不在公司。又打了陈建国的电话,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
折腾了一整个下午,什么收获都没有。
晚上七点,陈老太太坐在宾馆的床上,看着手机里陈建国的号码,眼泪又开始往下掉。
"妈,别难过了。"陈丽华坐在旁边安慰道,"明天我们再想办法。"
"丽华,你说建国是不是真的不想见妈了?"陈老太太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是不是嫌弃妈了?"
"妈,您别这么想。大哥可能真的有事。"
但陈老太太知道,这只是安慰的话。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见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如果不想见你,再好的理由都能找到。
夜深了,陈老太太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陈建国小时候的样子,那个总是跟在她身后喊"妈妈"的小男孩,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
第二天一早,陈老太太做了一个决定。她要给陈建国打电话,就在这个宾馆里,当着陈建民和陈丽华的面,最后试一次。
如果他还是拒绝见面,她就回家,再也不为难他了。
04
第二天上午,陈老太太坐在宾馆房间的椅子上,手里握着手机。
她昨夜一宿没睡好,眼睛红肿,脸色憔悴。但她的神情却比昨天更加坚定。
陈建民和陈丽华坐在一旁,既担心又无奈。
"妈,您真的要打这个电话?"陈丽华小心翼翼地问道。
"打。"陈老太太点点头,"这是最后一次了。如果建国还是不愿意见妈,妈就回家,以后再也不为难他。"
陈建民看着母亲的样子,心里酸得要命。昨天一天的奔波,让这个84岁的老人更加疲惫了。她本来就有心脏病,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妈,要不算了吧。"陈建民劝道,"咱们回家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也挺好。"
陈老太太摇摇头:"不,我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要给建国一个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拨通了陈建国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久到陈老太太以为又要无人接听的时候,突然传来了陈建国的声音。
"喂,妈?"
"建国啊。"陈老太太的声音有些哽咽,"妈现在在省城。"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什么?妈,您怎么来省城了?"
"妈来找你了,儿子。"陈老太太的眼泪开始往下掉,"妈想见见你。"
"妈,您怎么能一个人来省城呢?这多危险啊!"陈建国的声音中带着焦急,"您现在在哪里?我...我这就来找您。"
听到这话,陈老太太的心里燃起了希望:"真的吗?建国,你真的愿意来见妈?"
"当然愿意,妈,您等着,我马上过去。"
陈老太太赶紧报了宾馆的地址,然后挂了电话。她转头看着陈建民和陈丽华,脸上露出了这几天来第一次真正的笑容。
"建国说他马上就来!"陈老太太激动得站起来,"他说他愿意见妈!"
陈建民和陈丽华也松了一口气。看来大哥还是有良心的,知道母亲来了省城,终于愿意见面了。
陈老太太开始收拾自己的衣服,她要穿得体面一点,不能让儿子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陈建国没有来。
陈老太太坐在椅子上,眼睛一直盯着门口,但始终没有等到儿子的身影。
"妈,要不我给大哥打个电话问问?"陈丽华看着母亲失望的表情,心疼得要命。
陈老太太摇摇头:"不用,再等等。也许他真的有急事。"
又等了一个小时,陈老太太终于忍不住,自己拨通了陈建国的电话。
"建国?你到哪里了?"
"妈,对不起,我这边临时有个紧急会议,可能要晚一点。您先休息,我忙完就过去。"陈建国的声音听起来确实很忙碌,背景音中有很多人说话的声音。
"好,妈等你。"陈老太太强忍着失望,"妈不急,你忙完工作再来。"
挂了电话,陈老太太继续等。
从上午等到下午,从下午等到晚上,陈建国始终没有出现。
晚上八点,陈老太太又打了一次电话。
"建国,你什么时候能来?"
"妈,真的对不起,今天这个会议太重要了,一直开到现在还没结束。您看这样行不行,明天我一定抽时间去看您。"
陈老太太听到这话,心里凉了半截。她太了解这个套路了,这和陈建国每年推脱回家过年的理由一模一样。
"建国,妈明天就要回去了。"陈老太太的声音变得很轻,"今天晚上,你能抽出一点时间吗?哪怕见一面也行。"
"妈,我真的..."
"建国。"陈老太太打断了儿子的话,"妈问你一句话,你老实回答妈。你是不是根本就不想见妈?"
电话那头沉默了。
这种沉默比任何话都要残酷。
陈老太太闭上眼睛,眼泪止不住地流:"好,妈明白了。"
她挂了电话,看着陈建民和陈丽华:"我们回家吧。"
"妈..."陈丽华想要安慰什么,但不知道说什么好。
"没事。"陈老太太擦了擦眼泪,"妈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建国既然这么忙,妈就不为难他了。"
但是陈建民看得出来,母亲的心已经死了。这次省城之行,彻底让她看清了现实。
回家的路上,陈老太太一直很安静。她靠着车窗,看着外面后退的风景,心里五味杂陈。
她想起陈建国小时候,每次她生病,他都会趴在床边守着她,问她疼不疼,需要什么。那时候的建国多懂事,多孝顺。
什么时候开始,母子之间有了这么深的隔阂?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陈老爷子坐在客厅里等着他们,看到陈老太太憔悴的样子,什么都明白了。
"建国没见你?"陈老爷子问道。
陈老太太摇摇头,什么也没说,直接回了卧室。
客厅里,陈建民、陈丽华和陈老爷子三个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一次,陈老太太是真的死心了。
05
除夕这天,陈家的年夜饭格外安静。
往年这个时候,陈老太太总是忙前忙后,一边做菜一边念叨着"要是建国在就好了"。今年,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坐在桌边。
桌上依然摆着陈建国爱吃的红烧肉,但没有人动筷子。
"妈,您吃点菜。"陈丽华给母亲夹了一块排骨。
陈老太太点点头,但没有吃,只是看着那盘红烧肉发呆。
陈建民看着母亲的样子,心里难受得要命。从省城回来之后,母亲就像变了一个人,不爱说话,也不爱笑了。
"妈,要不我给大哥打个电话?"陈建民试探性地问道,"今天除夕,让他给您拜个年?"
"不用了。"陈老太太摇摇头,"别为难他了。"
陈老爷子放下筷子:"老太婆,你别想太多。建国不回来是他的损失,咱们该吃吃,该喝喝。"
但陈老太太知道,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过不去了。
晚上八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陈老太太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但眼睛一直盯着手机。
她在等陈建国的电话,哪怕是一条拜年短信也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十点,十一点,十一点半...
手机始终没有响。
陈老太太的心一点一点地凉了。连除夕夜的一个电话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陈建国心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家,没有这个母亲。
十一点五十分,陈老太太终于忍不住了。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陈建国的号码。
这一次,她要把话说清楚。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建国吗?"陈老太太的声音很平静,但陈建民听得出来,这种平静比愤怒更可怕。
"妈?这么晚了,您还没睡?"陈建国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嘈杂,背景音中似乎有音乐声和说话声,像是在聚会。
"建国,妈想问你一句话。"陈老太太深吸一口气,"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还有没有妈这个人?"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
"妈,您这话说的...当然有啊。"陈建国的声音变得有些不自然。
"那为什么五年不回家?为什么妈去省城找你,你都不愿意见一面?"陈老太太的眼泪开始往下掉,"建国,妈哪里做错了?你告诉妈。"
"妈,我没有不想见您,我真的是太忙了..."
"忙?"陈老太太苦笑,"忙得连除夕夜都不能给妈打个电话?建国,你现在在干什么?妈听着像是在聚会。"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
陈建民、陈丽华和陈老爷子都紧张地看着陈老太太,他们知道,这次对话将决定这个家庭的未来。
"妈,我..."陈建国的声音有些支吾。
"你在陪客户应酬,对不对?"陈老太太的声音变得更加平静,"建国,在你心里,客户比妈重要,生意比家重要,是吗?"
"妈,不是这样的..."
"那你回来。"陈老太太突然提高了声音,"现在就回来,陪妈过完这个年。"
电话那头又是长时间的沉默。
陈老太太知道,这种沉默就是答案。她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建国,妈最后求你一次。"陈老太太的声音开始颤抖,"回来过年,好不好?"
还是沉默。
陈老太太看了看在场的家人,他们都紧张地看着她。她知道,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为这件事而痛苦了。
突然,陈老太太站起来,然后缓缓地跪了下去。
"妈!"陈建民、陈丽华和陈老爷子都惊呼起来,想要扶她起来。
但陈老太太摆手阻止了他们。她跪在冰冷的地板上,对着手机哭着说道:
"儿子,妈求你了,就回来过一个年吧...妈这辈子求你一件事..."
电话那头传来陈建国沉重的叹息声。
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那个可能改变一切的答案。
陈建民想要拉起母亲,手伸到一半又停住了。陈丽华捂着嘴,眼泪不停地流。陈老爷子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时间仿佛静止了。
终于,陈建国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缓缓地说道:
"妈,其实我..."
当这几个字从听筒里清晰地传出来时,原本想要扶起母亲的陈建民瞬间僵在了半空中,陈丽华的哭声戛然而止,连陈老爷子都猛地瞪大了眼睛,所有人脸上的表情在这一刻完全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