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为什么比同时期语言活得更久?有这一特性,又怎会过时?

发布时间:2025-08-12 18:29  浏览量:2

上世纪90年代,编程还是个高深莫测的活,写软件得敲一大堆代码,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直到VB横空出世,带着“拖控件”这个新鲜玩意,一下子把软件开发的门槛砸得粉碎。

那会只要会用鼠标拖拖拽拽,非专业人士也能攒出个像模像样的软件。有不少人靠着VB开发小工具、小系统,居然还赚了不少钱。这事在当时挺颠覆的——原来写程序不用非得是科班出身,普通人也能在软件行业分杯羹。

微软这公司确实会做生意,对VB一直是小步快跑式的升级。用户之前写的代码,升级后基本还能用,开发者也就愿意一直跟着用。反观当时的竞争对手,要么一下子改得面目全非,要么干脆放弃更新,慢慢就没人用了。这对比下来,就知道微软多懂开发者的心了。

有意思的是,都2023年了,不少地方还在使劲用VB。工厂里的老机床控制系统、医院的挂号系统、银行的一些内部管理软件,好多都是VB写的。不是不想换,实在是换不起。这些系统跟业务绑得太深,一换就可能出乱子,维护成本反而比换新系统便宜,就这么成了刚需。

微软早就不怎么管VB了,但民间的大神们没闲着。有人改了编译器,让VB能在新系统上跑;还有人靠给老系统做维护赚差价,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甚至还有人搞起了怀旧教程,教年轻人学VB,也算蹭上了怀旧经济的热度。

其实VB的成功逻辑很简单:让开发变得像搭积木一样容易。现在的低代码平台,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以云表平台为例,它就是个低/无代码开发工具,完全不用写代码。想做个进销存系统?就在平台上画表格,像Excel那样设置公式、关联数据,拖几个按钮、表单组件,一套系统就搭起来了。不管是ERP、MES还是OA,都能用这办法搞定。

最方便的是,系统能跟着业务变。公司扩招了,就在权限设置里多加几个人;业务流程改了,直接拖动流程图调整步骤就行。它还能跟公司里的其他系统打通,数据不用来回导,省了不少事。

现在虽然新工具一大堆,但真要替代VB在那些老系统里的位置,还真不容易。新工具要么太复杂,要么跟老数据对接不上。这也说明,不管技术怎么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才有生命力。

小结

回头看VB这几十年的路,能给我们不少启发。首先,把门槛降下来,才能让更多人用上技术;其次,别总想着推翻重来,兼容老东西往往更重要;最后,所谓的“技术债”,只要用得好,也能变成宝贝。

现在的低代码平台,就是在这些经验上发展起来的。它们不光继承了VB那种简单易用的优点,还加入了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能力,算是把平民化开发的理念又往前推了一步。对企业来说,这可能就是数字化转型最实在的助力——不用请高薪程序员,自己人就能搞定系统开发,省钱又灵活。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评论区见。

文|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