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梳理

发布时间:2025-08-07 16:17  浏览量:1

最近,人形机器人再度吸引投资者的眼球,特别是最近事件发酵比较多:上海:2027年,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孵化器,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利好人形机器人。

8月8日-12日北京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13日至15日上海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15至1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利好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正处于爆发前夜,而中国人形机器人将引领全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位美国机器人公司创始人最近在网上直接开喷,直言不讳的说,再这么下去,美国的机器人产业就要被一家叫宇树科技公司给“一锅端”了。

宇树科技最近风光无限,不仅IPO,而且最新的人形机器人接二连三的发布,技术不断革新,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低,最近发布的一款机器人售价只要3.99万人民币,而在美国售价5900美元,这个价格直接将美国同行给秒了。宇树科技机器人价格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宇树科技是“垂直整合”从芯片、电机到机器人组装一条龙全干了。

2·核心零件全部都是自研,成本直接打骨折,比国外采购便宜80%。

3·国内有着强大的供应链,什么零部件都能找到,即便宜还好;而美国60%的核心零件都依赖中国,绕一圈价格早就翻番了。

4·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在全球已经杀疯了,市占率超60%,产量上去了在规模效应下,价格自然就被压下来。

反观美国,他们自己都吐槽,说硅谷这帮精英们,很多人连工厂都没有进过,只有烧投资者的钱在实验室搞软件,训练一些虚头巴脑的AI模型;硬件要么用中国的机器人做改装,要么就是闭门造车。结果造出来的东西是又贵又不实用;一句话概括:PPT机器人。

更重要的是咱们这种优势是无法改变的,美国不仅用工成本高,而且产业已经空心化;特别是中国在智能汽车领域已经全球领先,而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是共通的,只不过是将四个轮子改为两条腿。

在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以及高效运转和消费能力下,中国未来人形机器人中国必将全球领先,甚至是遥遥领先;那么,中国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必然会大爆发。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A股上市公司哪些全球领先,并具备投资价值发,结合行业趋势、技术壁垒和市场前景综合评估:

一、核心产业链环节及A股上市公司

1. 减速器:核心壁垒环节

谐波减速器

绿的谐波: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市占率超20%,技术达国际水平,特斯拉供应链潜在标的。

中大力德:布局谐波/RV减速器,与伯克利大学合作开发机器人关节模组。

RV减速器:

双环传动:RV减速器国产化主力,特斯拉供应链企业,产能加速扩张。

秦川机床:旗下"秦川机器人"RV减速器量产,背靠陕西国资委资源。

2. 伺服系统:动力核心

汇川技术:国内伺服系统市占率第一(约20%),人形机器人多关节协同控制技术领先。

禾川科技:伺服系统新锐企业,性价比优势突出,切入光伏/锂电机器人市场。

埃斯顿:全产业链布局(伺服+控制器+本体),收购德国Clos专利加速人形关节技术落地。

3. 控制器:运动控制大脑

华中数控:高端数控系统技术迁移至机器人控制,与科大讯飞合作AI算法。

新时达 :自研机器人控制系统,特斯拉工厂工控设备供应商。

4. 传感器:环境感知

汉威科技:气体传感器龙头,柔性压力传感技术适配机器人皮肤。

奥比中光:3D视觉传感器供应商,为优必选Walker机器人提供视觉方案。

5. 执行器:关节模组集成

三花智控:特斯拉热管理供应商,拓展至机电执行器,单车价值量提升10倍。

拓普集团::线性执行器技术成熟,已通过特斯拉验证。

6. 本体制造:系统集成

博实股份:哈工大系技术转化平台,高温作业机器人已落地。

埃夫特:奇瑞汽车背景,布局教育/工业人形机器人。

二、投资价值分析框架,核心逻辑:

短期看供应链卡位,中期看技术迭代速度,长期看场景落地规模。

1. 成长性驱动因素:

政策红利:中国《"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人形机器人为战略方向,地方补贴力度加大(如上海补贴30%研发费用)。

成本下降 :特斯拉Optimus目标价降至2万美元(约14万人民币),规模化生产将带动零部件需求爆发。

技术拐点:2023年大模型突破推动AI+机器人融合,运动控制能力跃升(如Figure 01对话演示)。

2·国际竞争:日本哈默纳科(减速器)、瑞士ABB(伺服系统)仍垄断高端市场。

投资策略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梳理:

1·高壁垒龙头,技术护城河深,直接供货的巨具备长期价值投资价值。

2·高弹性替代,国产替代空间>50%,价格优势的符合成长赛道投资者

3· 场景应用端:绑定特定场景(工业/医疗)等时候主题事件驱动投资者

另外,通过关键数据透视(2024年动态),未来更具备爆发潜力,例如:占人形机器人业务占比35%+,并且给特斯拉供货,而且技术储备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等。

结论:重点关注方向

1. 减速器国产替代受益于技术突破+产能爬坡的龙头企业。

2.执行器增量市场,凭借车规级制造能力横向扩张的龙头股。

3. 传感器升级需求,适配具身智能趋势的龙头企业。

4. 本体场景突破:关注博实股份(工业)、傅利叶智能(康复,未上市)。

以上内容仅供举例,不具备投资依据,如有交易风险自担!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