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罕见留影:1956年,钱学森参加国宴,毛主席破例让他坐在身边

发布时间:2025-08-12 20:57  浏览量:1

1956年2月1日晚上,钱学森受邀出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国宴。

1956年2月1日,毛主席和物理学家钱学森在宴会上。

照片中,钱学森坐在毛主席的右侧,两人正亲切交谈,笑容满面。这张照片公开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被毛主席对科学家的尊重所打动,眼中含泪。毕竟,这样的安排无疑是最高规格的待遇。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专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尤其对大名鼎鼎的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毛主席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三钱”这个别号最初就是由毛主席喊出的。

钱学森是“三钱”中名气最大的一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曾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1956年2月1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钱学森拿着一张大红请柬走到自己所在的第三十七桌。然而,第三十七桌并没有他的名字。正在纳闷之际,一位会议工作人员上前拦住了他,并把他引领到了宴会最前方正中的第一桌,只见钱学森的名牌赫然放置在国家最高领导人毛主席的右边。钱学森开始有点疑惑,但随即感到无上光荣。

此时,毛主席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走到了第一桌,他热情地招呼钱学森: “学森同志,请坐这里。”钱学森坐在毛主席身边,成为宴会厅里最瞩目的人物。事后钱学森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审看宴会来宾名单时,亲笔把他的名字从第三十七桌勾到了第一桌。

席间,毛主席高兴地对钱学森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五个师呢!我看呀,对我们来说,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交谈中,毛主席说得最多的,是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希望他多多培养年轻人。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他还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享受兵团级待遇。1958年春,他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1960年2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9月,我国首次使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第一枚苏制近地导弹;11月,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之后短短几年时间,新中国的各类导弹研究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毛主席多次接见钱学森。

1964年2月6日下午,毛主席把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请到中南海他的住所里畅谈。几位科学家坐在他的床边,和他畅谈天文、地质及尖端科学,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毛主席在谈话中还同钱学森探讨了导弹防御武器问题,在得到已具备可行性的答复后,他再次强调:有矛就有盾,我们要专门研究这个问题,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总之一定要搞出来。

196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一向反对做生日的毛主席,让工作人员为他列了一个宴请名单,钱学森也列入其中。毛主席要用自己的稿费摆上三桌庆贺一下。宴会上,毛主席把自己安排在钱学森等一桌。

宴会中,毛主席笑着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老了,也许不久就要去见马克思,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吃顿饭。一不是请客,二不是祝寿,而是把大家请来一块谈谈。”毛主席平时很少喝酒,那晚破例喝了三杯茅台酒。他还笑着对大家说:“想上天,请找钱学森!”风趣的话语,既体现了对钱学森的高度褒奖,也是对钱学森的深切期盼。席间,毛主席还对钱学森不要稿费和私事不坐公车的行为称赞不已。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后,钱学森又亲自主持“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致力形成有实战价值的导弹核武器。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搭载核弹头的东风二号甲导弹,标志着中国的核威慑能力取得了突破,彻底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威胁。

1965年1月,钱学森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月1日,钱学森与参加卫星工程研制的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74年12月,在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夕,周恩来抱病从北京飞到湖南长沙,向病中的毛主席请示工作。在谈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时,毛主席说:“不看了。但是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钱学森,一个是侯宝林,请你查查人大代表里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把他们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