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⑤ | 市应急管理局发布13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8-12 23:29  浏览量: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上海切实把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作为新时代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性、改革性举措,持续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市安委会办公室对今年8月各区、各有关单位征集、报送的企业员工主动发现、报告事故隐患的案例进行了汇总、筛选,现发布相关典型案例,供全市各单位学习参考。

案例一

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商业经济开发公司员工薛某在梅川路某牛肉汤面店(店面产权属于西部集团)就餐时,发现该餐饮店的吊顶内设置冰柜、热水器等电器,吊顶内散热极差,冰柜压缩机热量累积易点燃电线绝缘层,冰柜和热水器产生的冷凝水也易产生短路电弧,薛某随即向集团安委办反馈该情况。经现场检查,情况属实,当即要求该店拆除吊顶内电器。同时,根据《西部集团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给予薛某相应奖励实物。

案例二

上海特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某员工在日常巡查工作区域时,发现厂房内一处关键生产设备附近的电气线路存在外露现象,且线路敷设明显违背相关安全技术标准。鉴于该隐患可能引发电气火灾、导致员工触电等严重后果,员工立即依据公司既定的事故隐患报告流程,向车间主管进行了详尽汇报。公司收到报告后,迅速启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机制。依据既定奖励制度,公司向及时发现并报告隐患的员工给予500元现金奖励,并在公司内部发布通告予以表扬。

案例三

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某员工接受企业内部消防安全培训后,在日常巡检时发现有一台电动液压车未在指定区域充电,存在火灾隐患,该员工通过微信渠道提交现场隐患照片,公司收到隐患报告后快速响应,成立改善小组及时整改,按规范对涉及电动液压车的充电插头进行更换(改成专用航空插头),从源头消除了此类隐患。根据公司内部规定,对该员工及改善小组给予500元奖励。

案例四

马肯依玛士(上海)标识科技有限公司的SUB车间的员工张某某,在进行日常现场巡查的时候发现SUB车间东边门口消防压力表指针指示在红色区域,是一种超压的状态,于是该员工立马在隐患汇报系统-道安系统汇报了该隐患,并同时汇报了主管。随后,主管通知到相关对接部门同事将该压力表及时调整和校正到正常范围。张某某在日常现场巡查工作中发现隐患并及时上报隐患的行为,在班组长会议和运营部门晨会上受到认可和表扬。根据公司的安全奖励管理制度,对张某某的隐患发现记录相应的积分,员工可根据积分总数折算相应的实物奖励。

案例五

格科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厂务工程师王某某在日常巡检过程中评估发现液态氢氟酸管路内套管颜色异常,可能存在老化及泄漏风险,他迅速上报部门及EHS,启动应急预案处置,暂停设备运行并配合完成换管作业,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公司授予其月度芯耀奖(1000元)并评选其为“月度之星”。

案例六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有限)产促中心二部员工邵某在台风“竹节草”登陆期间,发现下属中以创新园入驻租户的展板(展板有铁制支架)在园区内部道路路口未固定被大风吹倒,存在展板被台风吹飞伤人或碰撞幕墙等设施造成园区财产损失,有发生次生灾害的安全风险。该员工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并附有照片等说明,安全管理部确认后立即落实整改,由物业安排专人立即对被大风吹倒的展板收入室内存放,避免了一起可能由台风造成次生灾害的安全事件。事后,依据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经安全部和工会联合评定,在公司内部通报表彰,并对该名员工发放100元物品奖励。

案例七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云赛智联下属某企业信息科技行政部某员工在日常办公时,突然闻到一股轻微的焦糊味。他迅速对办公室用电设备展开排查,最终发现工位旁的一个移动电源表面出现明显的变色、变形,插孔处还残留着细微的黑色痕迹,存在绝缘层严重老化现象。该员立即通过公司工作群上传了移动电源老化的照片和位置信息,并详细描述了隐患情况。安全管理部门接到隐患报告后,立即联系专业电工抵达现场。经电工进一步检测,确认该移动电源因使用年限过长,内部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存在短路起火风险。安全管理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电工切断相关电源,将老化移动电源进行更换,并对办公室其他用电设备和线路展开全面排查,共发现并整改类似隐患3处。事后,公司对员工给予了相应奖励。

案例八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南一片区01-05地块、07-02地块新建项目的项目部施工员发现6号楼进行人货梯安装,将外脚手架拆除后未及时将层间防护门安装到位。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对现场隐患进行复核,并责令分包单位派人将层间防护门设置到位。项目部对陆某给予50元奖励。

案例九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市政集团公司员工李某、陈某在梅川路真北路DG2井隧道车架巡视过程中对隧道内的车架及盾构机头两处位置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发现隧道内车架段及部分盾构操作室段的二氧化碳指数达到17,根据“有限空间作业指导手册”标准即将超过规定值标准,继续排查中发现隧道车架中间段通风管存在未及时完成接入状态,两名员工立即上报相关隐患。项目部接报后立即停止施工,撤出隧道内班组施工的人员,项目部开会部署讨论对空气质量制定可行性措施,隧道内持续性通风,安排专人戴好防毒面具完成车架段的通风管安装,在通风三小时后安排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分包安全部门对隧道内空气进行检测,发现隧道空气恢复正常数值,并安排项目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专人对隧道空气质量进行复测,在后续的48小时内未发现指数异常等情况。项目部依据项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细则》对两名报告人奖励500元,并在项目例会中进行表扬,将该事件张贴于公告栏,供全体员工学习借鉴。

案例十

上海海洋石油局有限公司所属某钻井大位移井作业项目,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实习泵工吴某发现2号泥浆泵高压分流管与2号排水冷缸法兰螺栓断裂,同时有轻微泥浆外渗。泥浆泵是海洋钻井作业的心脏,泥浆泵故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井内泥浆比重下降,严重可能导致井控事件。他立刻汇报司钻,停泵隔离,告知机械师快速到达现场排查。机械师发现是疲劳震动断裂,更换2号泥浆泵2号冷缸法兰螺栓,对其它2台泥浆泵进行隐患排查。勘探八号平台对该员工进行价值约200元的物质奖励,将该案例报送上海钻井分公司,上海钻井分公司HSE委员会经过讨论,为鼓励员工积极上报安全隐患,对该员工进行500元物质奖励,并将该案例报送至上海海洋石油局有限公司,公司HSE委员会将此案例列为公司级优秀案例,并再次对其进行1000元物质奖励,予以表扬宣传。

案例十一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士林华苑二期项目结构变更拆改施工过程中,破除班组带班朱某敏锐发现:因别墅区体量大、结构复杂,现有外脚手架上的上下通道存在不连贯问题,部分屋面甚至需攀爬脚手架方能抵达,存在显著安全隐患。朱某立即将现场情况及施工需求详细反馈至项目安全条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增设通道的建议点位。项目部经实地勘查,确认增设通道确有必要,迅速采纳其建议,在合理位置加设了上下爬梯。为确保通道长效安全,朱某主动承担起新增通道的日常维护及关联区域的巡检职责。鉴于朱某在及时发现隐患、提出有效建议及主动承担后续管理方面展现的突出安全责任意识与行动力,项目部依据《安全工时奖励机制》相关规定,对其予以公开表彰,并奖励现金400元及高温防暑用品。

案例十二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5号线列车司机柴某在值乘过程中,发现前方线路触网上有黑色塑料袋缠绕,立即停车,报告调度,并按调令处置。按照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实施办法,对司机柴某奖励200元。

案例十三

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有限公司保洁员蒋某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经常有儿童在室外景观叠水区戏水,可能造成滑倒受伤。其立即上报保安员杨某某和郑某某,共同劝阻游客,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公司收到隐患报告后快速响应,迅速在现场增设警示标识,启用喇叭报提醒,加强安保员巡查频次,同时结合监控轮巡,密切关注现场状况,确保发现违规行为第一时间予以劝阻制止。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在安全例会上对三名员工给予公开表扬。

▌来源:普陀区应急局、青浦区应急局、奉贤区应急局、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就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