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致追梦人 | 刘永忠:手作“弄堂味道”飘香深圳

发布时间:2025-08-13 08:20  浏览量:2

2010年,刘永忠告别了自己在上海创立的餐厅,选择在深圳重启人生。

这位在上海长大的餐饮人,用15年时间让弄堂味道跨越黄浦江,穿越千里来到深圳湾畔。

他努力推动区域菜系的融合,又把传深圳味道视作自己新的使命。

选择深圳,或许出于偶然,但扎根于此,是他与深圳同频生长的必然。

▲刘永忠

1

落榜中医学院

转而追寻餐饮梦

1983年,立志成为医生的刘永忠落榜中医学院,转而入读虹桥宾馆服务管理职业班,在如意酒家实习时,他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晋升为领班。

1988年,扬子江新世界大酒店的餐饮部招聘督导。面对激烈竞争,刘永忠虽然觉得自己胜算渺茫,但他没有退缩,大胆毛遂自荐,机遇被他成功抓住了。

入职后,英语交流成“拦路虎”。刘永忠日夜苦练,凭借这股韧劲,他一路晋升为餐厅的总领班。但他并未满足于此,又辗转到多家高端餐厅、酒店担任要职。

1997年,为了提升自我,刘永忠赴国外进修,攻读区域经济学。

千禧之年,刘永忠创立首家“绿桂亭”餐厅,主打上海概念菜,一炮而红,分店陆续开张。至此,刘永忠步入事业坦途,创业之路似乎已经圆满。

▲刘永忠(左一)赴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考察交流。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

在白石洲出租屋里

从零开始创业

2010年,由于家庭变故,刘永忠放下了在上海的创业成果,决心在深圳从零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白石洲是百万“深漂族”的第一站,也是刘永忠深圳创业历程的第一章。

初到白石洲,刘永忠走进幽暗逼仄的巷道,头顶上是交杂错乱的电线网,油烟钻进鼻腔,噪音不绝于耳。

经过一番挑选,他租下了白石洲里一个三房两厅,租金一个月1400元。相比浦东的繁华光景,白石洲的生活相去甚远,但这是创业初期必须经历的挑战。

房间简陋,窗户破损透风,墙壁斑驳不堪,刘永忠拿来报纸细心地糊在窗户上,把精美的画刊张贴在墙壁上,用色彩与图案装点生活的粗糙。

泥泞里生花,幽暗中燃光。刘永忠和无数曾经在白石洲落脚的造梦者一样,用积极的态度笑对人生。

3

让“老上海”吃到正宗弄堂小菜

上海菜在深圳不是主流菜系,但在刘永忠看来这就是机遇,他选择做最熟悉的弄堂味道。

作为移民城市,深圳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吸纳人才,不少上海人选择在这片热土安家落户,但也始终不忘家乡味道。刘永忠和8位一同来深的同事在白石洲的京基百纳广场开了第一家“上海老栈”,做最传统的弄堂小菜——生煎包、小笼包、糖醋排骨、烤麸……

刘永忠东拼西凑借来33000元,购置了一辆二手车用于采购食材。开业首月,他担心生意不好,难以支付员工工资,不得不将二手车又给卖了。这是刘永忠始终坚守的原则,“从2000年在上海的第一家餐厅开始,我没有晚发一天工资。”

开业第一天,餐厅的生意很不错。一位“老上海”携家带口前来,品尝过餐品后眼眶湿润,走到刘永忠面前,拉着他的手说:“这就是正宗上海菜的味道。”

随后,刘永忠在深圳各大商场开设“上海老栈”分店;先后创立“苏棠晓月”“嗨闺蜜”“大申利生煎包”“绿桂亭”等品牌;同时又做起鸡蛋、大闸蟹等产品的供应链。2013年,他在龙岗南湾设立了集运营、仓储、初加工与配送为一体的公司总部。

与此同时,曾托起刘永忠创业梦想的白石洲也迎来了新篇章——它被列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这片见证刘永忠“从无到有”奋斗足迹的土地,未来也将与他共同成长。

▲刘永忠在布里斯托酒店管理学院传播中华美食文化。

4

促进区域菜系融合

参与圳品项目评审

在拓展事业版图的同时,刘永忠不忘对深圳的感恩与回馈。“是深圳这片土地让我重启人生,我要为我爱的人服务,也为爱我的人服务”,这是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2016年,刘永忠加入深圳市烹饪协会任副会长,为深圳餐饮事业发展献一份力,也越来越关注这座城市的底蕴与文化。随后几年,他陆续担任常务副会长、会长等职务。

刘永忠积极促进区域菜系融合,推动餐饮业不同业态间的交流,他协助或主导成立潮州菜等多个专业委员会,为协会注入新鲜血液。“深圳有很多潮汕人,但购物中心里却很少有潮州菜餐厅”,了解这一情况,他带队前往汕头、潮州交流学习,推动潮汕菜进入主流餐饮市场。

作为“圳品官”和深圳供深食品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刘永忠带领协会协助制订供深食品标准、参与圳品项目评审;促进“圳品”在餐饮业的应用,并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纳入“圳品”体系。

刘永忠还大力倡导反浪费实践,主导“小份菜”研发,并协助福田实施“M餐”行动和“食物银行”计划,动员企业捐赠余量餐食。他还定期与海外、港澳餐饮界交流合作,为行业提供市场信息,推动内地中餐品牌出海。

面向未来,刘永忠表示,要推动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用文化赋能行业发展,通过榜单评选、赛事活动等打造“湾区味道”。

“从浦西到浦东,我都能站稳脚跟,既然在上海可以做好,我同样能在深圳闯出名堂”。对初入深圳时立下的壮志,刘永忠记忆犹新。刘永忠直言:“深圳是座包容的城市,只要够勤奋,就能闯出一片天。”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倩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