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雅韵】上联:雨洗荷花珍珠泪,请师友赐下联!
发布时间:2025-08-13 09:04 浏览量:2
上联"雨洗荷花珍珠泪"七字,如清代恽寿平《出水芙蓉图》的没骨点染,将雨中荷韵凝为永恒丹青。
"雨洗"二字承《楚辞》"芙蓉始发,杂芰荷些"的香草传统,其润泽笔触中既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爱莲说》君子品格,又含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宿骆氏亭》残缺美学;"珍珠泪"最见灵思——如八大山人"墨点无多泪点多"的简约题跋,将《洛神赋》"灼若芙蕖出渌波"的惊艳意象升华为"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拟人诗学。
下联"风梳柳线翠鬟垂"与之构成完美的春景对位。"风"对"雨",用气流动态呼应液态洗涤;"梳柳"对"洗荷",以拟人手法平衡植物特性;"翠鬟垂"对"珍珠泪",使发型比喻映照珠泪意象。对仗间,"梳"字既有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柳》精巧比喻,又含温庭筠"鬓云欲度香腮雪"的《菩萨蛮》闺阁情思。当柳丝在徐熙《柳塘双鹭图》的绢本上飘拂,便重现了《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古老离情——这是比"万条垂下绿丝绦"更富女性特质的自然诗行。
这幅对联通过"荷柳"的意象组合,在十四字中构建了完整的雨景叙事。上联存有陈洪绶《荷花鸳鸯图》的工笔重彩,下联隐含马远《柳溪春色图》的边角构图,既保持"雨风"的气象关联,又以"洗梳"的动作呼应拓展意境。
两联犹如宋代团扇的双面绘景,正面"荷塘雨霁"的胭脂晕染,背面"柳岸风回"的翠色轻描。
上联:雨洗荷花珍珠泪,
下联:期待你的精彩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