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百企行⑬|无影灯下镌刻湾区创新印记!龙岗手术机器人出海向全球
发布时间:2025-08-13 10:43 浏览量:1
无影灯下的微创机械手、不损伤气道的智能支气管镜……在AI时代,一个个运转精密的机器人在生命的“微血管”中,承载着从病灶定位到器械介入,从药物精准配制到创口缝合,从辐射隔离舱到远程手术台,人类的生命密码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中国首个同时攻克多孔、单孔、经自然腔道三大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创新高地,在深圳龙岗的产业半径内,以精锋医疗为代表的多家医疗赛道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在铺就一条从技术追赶到全球领跑的重塑之路,将中国手术室的智慧方案铸成高端医疗的新坐标。
破局!
昔奋力追赶 今领跑争先
手术台上,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灵活转动机械腕关节,在葡萄皮上模拟直径0.3毫米血管缝合训练。就在今年3月,这款手术机器人系统正式通过欧盟CE认证,拿到进入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的“黄金通行证”。
这一领域长期被国外设备垄断,而精锋医疗填补了多项国产空白。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主原研技术。目前,我们已独立掌握手术机器人所涉及的结构设计、系统控制、运动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等多项核心技术,建立了完整的自有知识产权体系,在国内外累计申请和授权专利超800项。” 精锋医疗的相关负责人铿锵有力地说。
这家2017年在龙岗成立的医疗企业,从技术突破到全面领先,在短短数年内即完成了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发设计和产品上市,目前这些突破性产品已在全国多家医院落地生根,并走出国门。
这些精密的手术机器人不仅为大医院添翼,更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成为医疗普惠的生命之桥。2024年11月28日,一场跨越成都到拉萨、距离2000多公里的远程机器人手术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的“联手”下成功完成。华西二院妇产科主任郑莹教授远程操控国产精锋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借助精锋云远程手术系统,为身处拉萨的妇科患者顺利实施了单臂单孔机器人下全子宫全切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据公开信息,这是全球首例单臂单孔机器人远程手术,不仅是我国在前沿微创技术应用的又一重大突破,更是华西二院援藏医疗事业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为西藏妇幼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据悉,目前精锋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8000多例人体临床手术,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也突破了1000例,远程系统完成了超过300例。联合医院开展的相关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超过50篇的研究论文,临床数据和研究支撑并验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出海!
以中国精度 立全球坐标
今年6月意大利佛罗伦萨高朋满座,第21届欧洲腹腔镜与机器人挑战大会(CILR-AI2025)上,以一场跨时空高难度手术直播演示,精锋机器人凭借自身的精准与灵活性,开展的腔静脉癌栓切开取栓联合根治性左肾切除术,让全场目光聚焦中国原研创新力量,彰显了“中国智造”手术机器人在高难度复杂术式应用中的卓越性能。
而就在今年3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2025年第40届欧洲泌尿协会年会(EAU25)上,精锋医疗与泌尿外科医疗器械全球领导者Dornier MedTech以及波兰老牌医疗集团Meden-Inmed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欧洲市场,这标志着精锋又在海外市场迈出一大步。
精锋医疗全球化布局在2024年开始起步,快速斩获5台订单后,随即完成了覆盖五大洲(亚洲、欧洲、南美洲、澳洲、非洲)的海外团队组建,锚定30多个重点进入海外国家和地区,推进本地化销售、培训与技术支持,全力加速海外市场的深度布局。面对欧洲医疗体系对技术安全和临床实效的严苛要求,精锋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因全科室适配性和临床安全性,通过了欧盟CE认证,目前成为出海主力。
打通全球出海的畅行之路绝非易事,精锋医疗让临床成果先行,通过与国外医院合作开展临床手术树立口碑。2024年8月,精锋医疗就携手印度尼西亚医疗团队,成功开展该国首次远程机器人人体手术。近日又完成了在格鲁吉亚顶级医疗机构Mardaleishvili Medical Center(以下简称“MMC医院”)的商业化装机,并实现首周完成5例高难度手术(包括妇科和胃肠外科)。2025年以来,精锋医疗国际化引擎全速启动,海外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仅用7个月时间,在近20个国家斩获25台商业化订单,累计突破30台!这一成绩标志着精锋医疗全球化进程已从“海外试水”迈入“规模化出海”新阶段,创造了国产手术机器人出海的新速度。
与本地机构合作落地也十分有必要,精锋医疗与海外医疗机构及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去年11月,就借助国际会议平台,与埃及医疗保健管理局达成战略合作。
在波兰华沙,精锋医疗欧洲首家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已投入使用,几位来自波兰和中东的医生正在这里接受标准化、系统化的机器人手术操作培训。这将极大加速精锋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欧洲医疗体系中的落地应用,也造福当地患者。这正是精锋在出海过程中与当地生态共建的成果。
在精锋深圳总部的世界地图上,出海动脉已经贯通,无影灯下的中国手术机器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品质。
培土!
搭创新场景 结产业硕果
今年1月,精锋支气管镜机器人CP1000取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突破传统支气管镜操作精度不足、术者学习曲线长的痛点,受到业内的极大关注。这一款款产品上市的背后,是政府与企业一次又一次的携手。
近年来,龙岗持续推动向企业开放真实场景作为“试炼场”,让新产品直面实战淬炼、积累数据、快速成熟。 早在2023年,精锋医疗打造的国内第一家智能扩容式移动手术平台就在龙岗中心医院启航。“精锋号”上配置了精锋多孔及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全套系统及设备,在全国进行了“精锋机器人华夏行”巡回宣传和推广,通过现场体验、举办讲座、技术展示等方式,让更多医疗工作者和患者了解手术机器人技术,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助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2024年,龙岗中心医院实现了精锋机器人的商业化装机,目前已在泌尿外科、普外科等多科室累计完成机器人辅助手术近200例。同年,精锋医疗还分别在深圳市肿瘤医院启动了深圳市首次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和深圳首次妇科单孔机器人手术临床试验,成为医疗机构与本土医院及医疗团队深化合作应用示范。
“未来不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企业背后产业链和城市的竞争。”在2024年龙岗区发布的培土倍增五年行动计划中,相关部门领导做上述表示。
这一点,精锋医疗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精锋医疗在龙岗区‘我帮企业搭场景’专项行动中,与龙岗中心医院、深圳肿瘤医院等区域内医疗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龙岗的营商环境非常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创业,保护合法权益,在龙岗办企业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份尊重和信任。”
在医疗器械极速驶入AI时代的历史时刻,龙岗正全力为中国品质的崛起构筑坚实舞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优渥的生长土壤,助力一家又一家像精锋医疗一样的企业从“追赶者”成为真正的“破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