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春秋——试读党延春琴师
发布时间:2025-08-13 11:20 浏览量:3
十多年前,一个梅花灿放的冬日,在市音协一位同事的反复邀约下,我答应和他一起去观赏一场古琴演奏。
那天的太阳很好,暖洋洋地照着,仿佛已是和煦之春。没有一丝风,天地一派清澈明净,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愫莫名涌动,人世与时光沉浸于一个幽深的梦,又传达至每一束光的表面。
走进演奏现场,同事指着一位约三十多岁的琴师向我介绍:她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党延春老师。好像我们并未握手,也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客气话,只是彼此微笑着点了点头。望着温婉大气、端丽明慧、清雅静美的她,我眼前蓦然浮现出五彩缤纷接天连地正在盛放的牡丹花,而此刻对欧阳修的“天下真花独牡丹”,这种“唯一性”的哲学表达更感意蕴深深。
同事递给我一张制作精美的节目单,我未及看完,演奏便开始了:《流水》《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良宵引》《琵琶语》《忆故人》《平沙落雁》《渔樵问答》……之前,从未这么集中听过古琴弹奏的我,顿时惊呆了,整个人被如此高古旷远、婉转悠扬、非同凡响的琴声深深震撼!这时我才注意到,整场演奏几乎成了党老师的专场,从她指尖流淌出来的分明是汩汩清泉,叮咚有声,淅淅沥沥,幽幽咽咽;又似一条小溪,银亮如练,潺潺淙淙,涓涓溅溅;更若一条大河,河流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奔腾,时而迂回,时而惊涛拍岸,时而静水流深,时而九曲跌宕,时而一泻千里……清幽、激越、宁静、沉郁、热烈、轻逸、奔放、柔美,杨柳在风中摆动,月光安谧地临照,花朵连片盛开,雁阵长空惊鸣,少女翩然起舞,黑夜慢慢合上,小鸟从这棵树飞向那棵,最想念的人来到身旁,万物在时间里碰上空间,在空间里碰到时间,苍穹用深沉静默安抚众生,闪电将雷声托上山巅,风过木叶,波涛翻涌,疏桐寒星,鸟语花香,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这乐曲是她弹奏出来的,却又仿佛发自我们每个人的胸腔,我被她携带并深深沉醉在她的音乐世界,她的整个身心早已和音乐融为一体,抵达一种忘我的至境,俨然她就是音乐的一个音符,抑或音乐就是她自己。琴声强烈感染摇撼着我,是那样令人心驰神往,目光追随着她跳动的手指,尽情享受这心灵的盛宴,如此精妙优美的演奏,深深吸附裹挟着我,骤然扩展了我感知的边界。
春花开谢,秋草荣枯。之后近十年,我们各忙各的,再无相见,亦无任何联系。整天困陷在穷忙繁杂中的我,虽铭记着她的琴声,却没能记住她那么好的名字,只在柳梢梅萼渐分明的早春,或万籁俱寂的深夜,会突然被她那飞向心空的琴声温暖抚慰,阴郁的心立时明亮起来,忽觉俗尘顿消,心境虚静,哪怕是多么深度的忧伤和孤绝,也能在这纯净明快、豪放旷达、沉郁柔美的乐声中得以治愈,我暗下无数次感谢她的琴声,却无一次想到真正应该感谢的是她。
春秋代序的某个冬日,在一处禅茶诗琴的清雅场所,我和她竟不期相遇了,当主人向我介绍她时,我脑海一片空白,一脸茫然地望着她,仿若似曾相识却又恍惚迷离,但当目光抚过她面前的琴弦,听她指下珠落玉盘清音袅袅时,先前不时跳荡在心头的悠扬琴声,一下子给呼唤出来……又是梅花盛开之季,我有些讶异地望了下窗外,这时的天空万里蔚蓝,洁净明亮得令人几似走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目光认真打量仔细审看,深觉真诚、亲切、热情、优雅的她,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太多,仿佛时间对她特别惠顾,在她面前拐了个弯儿就走开了。此后我们自然而然将心打开,开启了心与心的相通、相知、相契、相印。
德艺双馨的她,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听的是宫商角徵羽,看的是琴瑟笙箫筝,她父亲曾为某县剧团团长,不仅曲胡拉得娴熟高超,且二胡、笙、单簧样样技艺精湛;姑姑是当地有名的“生角”演员,颇受观众喜爱追捧;伯父对曲胡、笙、古筝的吹拉弹奏,亦是极好,深得众人称赞;每逢雨雪天或农闲时节,方圆左邻很多人,都去她家唱大调曲。她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家族音乐影响与滋养,对音乐的感知和领悟自是非同寻常。父亲对她寄予厚望,本想让她在二胡上有所作为,也算是“女承父业”,可她却对古筝情有独钟,一心跟随伯父学弹奏,伯父夸她天赋高,悟性好,是可造之才。父亲见她如此坚执笃定,义无反顾选择古筝,也只好任她而行。
还在上小学时,只要学校放假,她就跟着父亲去县剧团“混场子”,那种熏染、渗入和浸润是无声、绵密、深厚而独有的。后来她考入音乐学校,在校其间便开始轻松做家教,她教的古筝,深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毕业后,她到分配的单位上班没多久,工作虽挺顺心如意,可令她大感苦恼的却是时间太不够用,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她,总想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但这样一来势必就没有时间练筝,这种苦恼与无奈每每将她折磨撕扯得寝食难安!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愈来愈强大:绝不能让心爱的古筝荒芜下去!她响应了自己心灵的召唤,做出那个年代好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惊人决定:她要辞职,要丢掉“铁饭碗”,走自己的路,一门心思弹古筝!父母家人和亲朋好友都惊异不已,他们处于关爱、担心和忧虑无不纷纷劝导她,放着体制内的工作不要,却要自己办班教筝育人,此事非同小可,是关乎她一生的大事情,一定要三思而行。亲人们和大家的好意她很理解且全都领了,但主意已定的她,没有丝毫犹豫动摇,音乐是她毕生的事业追求,无论前方等待着她的是什么,她都无怨无悔全然接受。
她是怎样一路走到今天,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风雨和艰难困苦,不是这篇小文所可承载的!我只想说,在她身心交瘁最无助最沮丧无望的那个中秋黄昏,独自默默站在窗前的她,凝望着空中的一镜圆月,任奔泻的泪水打湿了衣襟,她想发火,却不知道该向谁发;她想仰天长吼,却吼不出来;她已几近崩溃,深觉快要撑不下去了……月移花影,苍穹高深广袤神秘,繁星点点在夜空中闪跳,宛如灵动的音符,谱写着宇宙的乐章。正是这乐章将她从突遭不测的伤痛中唤醒过来,她骤然想起宋代诗人石曼卿“月如无恨月常圆”的诗句,原来, 光华普照大地的明月也有憾恨?而月的了不起正在于不为一己之憾恨所困,且无论圆缺都将皎洁的辉光洒向人间。面对这枚亘古之月,她那颗僵硬麻木冷凉的心,瞬间柔软温润灼热,在心里她狠狠骂自己:就你这点儿出息,能干成什么!这时月亮好像很意会地抖动了一下,吴刚永无休止砍伐桂树酿酒的清影,蓦地让她如醍醐灌顶,她听见自己的心在说:连神仙都那么不容易,何况凡夫俗子草木之人?泪水淹没了月里的桂树,涤去凡俗蛛网尘埃,她霎时明白,顶峰的光固然耀眼,但时间不会忽略攀登者每一步的努力,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一切发生,允许遗憾,允许付出没有回报,允许失败!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唯有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才最接近峰巅。她被自己的痛骂给激活了,再苦再难她含泪也要向着心中梦里那座山峰不懈攀登……
一直以来她都倾心致力于古筝的教学与研究,古筝俨然已成为她生活的重要内容,那纯熟的指法,清亮的音色,灌注着她生命气韵的弹奏,已是这一方公认的“顶流”,她完全可以用自己那令许多同行不可企及的已有,光耀自在轻松快意地享受人生,可她却拒绝平庸与停滞,崇尚是生命就应该累着,她要抗击安逸,挑战自我,全力以赴向着古琴这一新域重新出发。
你古筝已弹到这份上,完全可以松闲下来坐享其成,为什么不让自己安适一点儿呢?关心她的乐界老师和同行都这样劝她,可她却笑而不语,脑海中一一走过李白、白居易、王维、苏轼、王安石、严复、刘长卿等名家大师各个妙不可言的琴声……铁了心要弹古琴的她,逼着自己永无止境地向前走,把喜欢钟爱的事情做到最好。经过无数个时日的潜心苦练,她指尖上终于长出美丽的羽翅,飞翔出浸肌润骨美妙动听的古琴之音:或清如溅玉,临水风荷;或颤若龙吟,意蕴深远;或风过竹林,飒飒有语;或夜月山巅,静待人归……天地空寂,万物和鸣,渺渺远影,羽化生风,人琴合一,物我两忘……
她说,琴之为物,清幽淡远,琴瑟难敲,却可润泽一生;她说,琴是有灵性的,它像一位知己用非常美妙的心语和你说话,你钟情挚爱它,它同样报你以钟情挚爱;她说,古琴不仅能使灵犀相通、用来表达情感的一种审美体验,更能引发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知与领悟,古琴承载着几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她说,宁静安谧色彩斑斓的琴声,是一种独特有效的治愈……正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使她一直以来以古琴为生命,以生命为古琴,她那灵巧而富有节奏如鸟儿跳跃飞动的指尖,时常穿越时空,让新旧时光在同一张琴弦上相遇,使其在同一时刻合力鸣奏出优美的乐曲。如今,她已将自己弹成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省古琴研究会理事、市古琴研究会会长,弹成为人称道的“天花板”级的高手,荣获各级奖项数十次!然而,始终充满奋斗意识的她,却从不满足,永远跋涉在音乐之途,她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蹚过一条河又一条河,走过一道岭又一道岭,向着远方,前行不辍。她不断给自己定标施压,不仅弹奏高难度的《离骚》《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秋赛吟》《春风》《古舞》《潇湘水云》等,还线上线下孜孜不倦发奋研读《论语》《诗经》《乐记》《孝经》《尚书》《大学》《中庸》《史记》……深知根深才能叶茂的她,就是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来孕生、培植、浇灌、滋养和润泽独特的“这一个”琴声,让学生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琴课!
每每和她在一起,凝视着善良、宽厚、明慧、豪爽、清雅的她,听她畅谈品读经典名著的体会和领悟,啜饮着她亲手冲泡的茶汤,看桌上那根细香燃放出好闻的气味,我眼前会陡然叠现出一幅幅奇妙的图景:水天一色空明宁馨,微风轻轻拂过大地,羊儿安静地吃草,小鹿溪边漫步,果实幸福地生长,万花争相涌向天际……而早已随波逐流不求进取的我,面对她是那样惶恐不安,自愧弗如,我知道,我们的落差将越来越大……
作为老师,她最想看到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希望她的学生个个都超越自己。她之所以潜心苦读,锐意进取,每晚练琴到深夜,就是想让更好的自己,给学生们讲解最优质的课程。功不唐捐,辛勤耕耘必有收获,这些年她教出的学生,有考上中国音乐学院、郑大、河大、川大、海南大学、华东交大、南昌师范学院等重点音乐学院的,更有考上首都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常州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一贯谦逊低调的她,琴馆里从不悬挂学生们敬送的锦旗,而是将其一面面全都卷起来放置。为了让更多的人爱琴弹琴,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她还自买古琴,专设琴室,十多年来,她给大家上公益课近百场,其中她还与市内两所高校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外地名家亲来指导,再让古琴进校园,使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古琴,了解古琴,鉴赏名曲,传承古琴千年的韵律之美……
实物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文字到不了的地方,音乐可以;音乐是全世界的语言。音乐是心与心靠近并相互取暖的通行证,是疗救抚慰人类灵肉创伤的最好良药,
不仅能使一颗孤悬的灵魂安放下来,更让生命在音符中绽放色彩和意义!一个拒绝音乐的人,不可能走在无穷的路上,更不可能在伤口之上建立故乡。
岁月迢递,云程万里,党老师已走出了足够的历程,但她仍在风雨无阻地向前走着,她将继续用自己优美隽永的琴声,引商刻羽,弦上春秋流转,永远奋然前行,前方天地祥和,阳光灿烂,春风作序,胜景日新……(廖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