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繁东育”推动肉牛产业“犇”赴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13 12:01 浏览量:2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聚焦聚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谋定畜牧业转型升级路径,提出肉牛“西繁东育”模式,制定《呼伦贝尔市肉牛“西繁东育”试点实施方案》,并将其纳入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1+N+M”工作体系。
清晨,阿荣旗恒奥畜牧交易市场内人来人往,来自阿荣旗及周边省市的养殖户和客商们涌入交易区,他们或牵着精心饲养的牲畜洽谈价格,或寻找心仪的优质畜种进行采购,各种交易活动如火如荼。市场内,“哞哞”声此起彼伏,一头头健壮的牛只悠闲地站立,它们不仅是农户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更是市场繁荣的生动写照。
“我来了10多天了,牲畜质量很好,打算选购200头牛。”吉林省榆树市养殖户崔霆已在这个交易市场考察多日,以便为自己即将购入的牲畜做好计划。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胡大姐一早便拉来10头牛,刚到市场就迎来“开门红”。胡大姐笑着说:“从甘南来这里很方便,这里市场环境也好,我带来的牛很快就卖出去了,完美收官!”
阿荣旗恒奥畜牧交易市场位于新发朝鲜族乡章塔尔村、向阳峪镇太平山村交界处,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有效辐射周边区域。市场配备600平方米交易大厅及30栋共1500个交易棚圈,停车场达1.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万头牛交易,完善的硬件设施为规模化交易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呼伦贝尔市规模最大的牲畜交易平台,阿荣旗恒奥畜牧交易市场不仅破解了本地及周边牲畜流通难题,让养殖户和客商卖得安心买得放心;还提供规模养殖、长期寄养、短期托养、金融服务等业务,打通“交易+服务”全链条,有效降低流通成本,让养殖户实实在在受益。阿荣旗养殖户宋福仁是恒奥畜牧交易市场的“老客”,除了在市场交易牲畜,他还在恒奥托养寄养基地寄养了380头牛。“恒奥牧交易市场的牛质量好,价格也合理,到这基本上都能交易成功,买牛也没有额外的费用。这里还有半价的饲草料,牲畜育肥后返场销售,一头牛纯利润能达到1000—2000元。”宋福仁说。
呼伦贝尔恒奥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胜利告诉记者,“我们提供‘三免一半’的政策,免交易费、免水费、免场地费,饲草半价。”他介绍说,自2024年9月份开市以来,市场累计交易牲畜约40万头,今年上半年成交量达23万头,成交总额约4亿元。
恒奥畜牧交易市场的成功不仅是阿荣旗畜牧业发展的突破,也是我市实施肉牛“西繁东育”模式,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示范。通过实施肉牛“西繁东育”,我市肉牛产业加快发展,突破岭东岭西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方面的限制,达到岭东岭西地区天然草原、闲置圈舍、秸秆饲料、生产加工等各项资源互补与高效利用的目的,打破岭东岭西地区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有效解决我市肉牛育肥环节的突出短板,实现全市肉牛产业一盘棋发展。
立秋已至,丰收的旋律即将在呼伦贝尔大地奏响。未来,呼伦贝尔市将不断强化延长肉牛“西繁东育”全产业链条,实现肉牛养殖标准化、智慧化新突破,推动肉牛产业“犇”赴新未来,在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中真正实现转型与致富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