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书香文化润疆!一千平方米石榴籽书屋“校园版”在巩留暨阳中学启用
发布时间:2025-08-13 12:25 浏览量:3
石榴花开书香浓。8月11日,在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巩留暨阳中学内,巩留县第104座石榴籽书屋启用。这座投资300万元、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书屋,是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精心打造的首个校园示范性石榴籽书屋。现场,“石榴籽书屋·苏州书房”同步揭牌,双方进行了赠书交接仪式,同时“文化润心苏巩情”系列行动正式启动。巩留校园内的这一抹油墨书香,意义非凡,是跨越五千公里的情缘,也是文化润疆、教育援疆的生动注脚。
从长江之畔到伊犁河谷,张家港教育来到天山脚下
苏州张家港与伊犁巩留相隔5000公里,对口援疆让两地因缘际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自2010年起,张家港市与巩留县建立对口援建关系。截至目前,张家港市已累计派出5批援疆干部人才,通过人才支援、项目援建等方式,帮扶巩留产业、教育、医疗及文化发展。
巩留暨阳中学是重点援疆项目之一,学校占地面积92.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其中援疆资金7000万元。学校可容纳40个教学班2000名学生。教室里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多媒体教学设备、智能交互系统等为教学提供了便利。学校管理团队则由巩留县教育局和张家港市教育局共同选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据介绍,学校取名为“暨阳”源于张家港市在晋朝时曾称暨阳,2024年10月,伴随着巩留暨阳中学正式投用,“暨阳”这个承载着张家港城市深厚底蕴的名字,在天山脚下深深扎根。
巩留暨阳中学党支部书记马荣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这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张家港社区各界关心关爱及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的助力。马荣华介绍,因学校刚刚启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提升教学质量,工作组专门从张家港柔性引进丁新忠、王群峰、何立新、施建东这4名教育专家、名校长,担任该校管理岗,全面托管学校。业务工作上,张家港市6名援疆老师分别担任该校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各教研组组长,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年的高考中,我们第一届高三本一录取率接近40%,本科录取率达96%。”为了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实现人才“造血”,学校还建立了“新秀—骨干—名师”三级培养体系,助推当地教师快速成长。今年4月,8名来自张家港的援疆教师又与该校青年教师结成师徒,通过“传帮带”机制,共同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巩留县暨阳中学副校长叶心如表示,援疆老师不仅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学经验都带到了巩留,而且协助完善了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助力巩留暨阳中学的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教学成绩在伊犁州同类学校中稳步提升。
此外,学校自建成以来,民盟张家港市委会张高支部、张家港地区爱心企业苏州润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先后各捐赠了1000余册图书,为全校师生送来了精神食粮与爱心关怀。
而就在今年,为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同时彰显地域文化与援疆特色,工作组经调研后,决定实施石榴籽书屋进校园工程,依托学校现有校舍进行升级,打造成集阅读、交流、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文化综合体——巩留暨阳中学石榴籽书屋。
让天山脚下飘满书香,104座石榴籽书屋遍布全县各处
巩留县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3个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地区的代表。走进巩留暨阳中学石榴籽书屋,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明亮而温暖,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元素与苏式文化细节巧妙融合。精心规划的阅读区、沙龙区、阶梯座椅区、电子阅览室、馆藏区及走廊展示区五大功能空间,构建起集阅读、交流、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文化综合体。
“书屋在造型上融入江南园林花窗和红色石榴籽元素,营造出一个共享的文化阅读空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深化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苏州古吴轩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英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屋内,除了中学图书馆内常见的世界名著、学习工具书摆满了书架,现代快报记者还看到了《苏州全书》《影像苏州》《口述非遗》《六十个有影响的苏州人》《苏州丝绸志》《苏州老桥志》《太仓双凤民歌》等与苏州密切相关的书籍。该校高三哈萨克族学生阿娅阔孜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苏州诗咏一千首》,脸上洋溢着惊喜:“这有这么多我没见过的书,还有宽敞的阅读环境!”
据悉,石榴籽书屋是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着力培育的文化润疆新品牌。2020年,工作组以总书记重要讲话“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进行创意设计,引进张家港在全国首创,通过科技手段,实现24小时开放、自助服务的自助图书馆模式,在巩留县蝶湖建成开放全国首家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石榴籽书屋。
书屋建成后,得到巩留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日均借书阅读量近百人次。2021年,以此为模板,在该县团结湖畔再次建设了第二座石榴籽书屋,将“阅读促进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品牌擦得更亮。蝶湖和团结湖的石榴籽书屋均以“石榴”为造型,象征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寓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巩留县已建成104座石榴籽书屋,覆盖城乡。这些书屋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乡村农家书屋为分馆,构建起统一采编、统一检索、统一流转、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的总分馆体系。工作组还指导巩留县文旅局出台石榴籽书屋统一建设标准,在全县推广以便民阅读服务点和图书流动服务为补充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眼下,各个书屋成为了巩留各族群众和广大游客的学习乐园和网红打卡地,石榴籽书屋也已成为巩留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乃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靓丽的文化品牌。2023年,巩留县石榴籽书屋典型案例入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从蝶湖边的第一座,到暨阳中学内的第104座,文化与文明在这里春风化雨,浇灌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之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高达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