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掏空家底供弟弟留学,五年后我带新老板回家,妈:他是你哥?
发布时间:2025-08-10 21:16 浏览量:3
我妈决定卖掉家里唯一的老房子时,我刚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是红色的,烫金的校徽在灯下闪着光,像我遥不可及的梦。
我妈看都没看一眼,随手把它扔在茶几上,挨着一堆瓜子壳。
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我弟林凯身上。
“凯凯,你看这个学校怎么样?常春藤,听着就气派。”
林凯,我那刚过本科线的弟弟,正懒洋洋地划着手机,头也不抬:“学费太贵了。”
“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爸在一旁敲着烟斗,斩钉截铁,“砸锅卖铁也供你。”
我的心,在那一刻,跟着烟斗里敲出的烟灰一起,凉了。
我叫林薇,旁边那个被视若珍宝的,是我龙凤胎的弟弟,林凯。
仅仅因为晚出生十分钟,我成了姐姐,从此被冠上了“理应谦让”的枷锁。
家里的鸡蛋永远是他的,新衣服永远是他的,唯一的卧室也是他的。
我从小睡在客厅的沙发床上,习惯了在家人入睡后,才敢打开一盏小灯,看书学习。
考上重点大学那年,爸妈只摆了一桌酒席,亲戚们说我出息了。
可我妈叹着气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早晚是别人家的人,浪费钱。”
现在,他们为了“别人家的人”,准备卖掉这个家。
我忍不住开口:“妈,爸,我也考上研究生了,本校的,学费可以申贷款。”
我妈终于正眼看我了,眼神里满是不耐烦:“你读什么研?一个女孩子家,早点工作赚钱才是正事。”
她拿起那份被她嫌弃的通知书:“再说了,家里哪还有钱供你?你弟弟出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你当姐姐的,能不能懂点事?”
“懂事”,这个词像紧箍咒,从小念到大。
我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围着留学中介的宣传册,热烈地讨论着我弟未来的宏伟蓝图,仿佛我只是一个透明的局外人。
照片上,弟弟笑得灿烂,爸妈满眼骄傲,而我,被挤在画面的最边缘,表情模糊。
那个瞬间,我放弃了争辩。
我默默地收起我的录取通知书,连同我那不值一提的梦想,一起锁进了抽屉最深处。
房子很快就卖了。
拿到钱那天,我妈喜笑颜开,立刻给林凯交了昂贵的学费和中介费。
剩下的钱,给他在国外租了最好的公寓,买了最新的电子产品。
她说:“儿子,出门在外,不能让人看扁了。”
而我们一家,则搬进了市郊一套月租两千的破旧两居室。
送林凯去机场那天,我妈哭得撕心裂肺,仿佛生离死别。
我爸也红了眼眶,不停地往他口袋里塞美金。
林凯意气风发地挥手告别,承诺一定混出个样来,把我们都接过去享福。
我站在人群外,冷漠地看着这场亲情大戏。
从那天起,我开始了疯狂工作的日子。
我放弃了专业对口但薪水平平的文职,进了一家销售公司,从最底层的销售员做起。
我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不仅是为了在这个城市立足,更是因为我那远在重洋的弟弟。
林凯出国后,花钱如流水。
今天说要参加学术交流,明天说要和教授搞好关系。
爸妈的养老金早就被掏空了,只能把压力都转移到我身上。
“薇薇啊,你弟不容易,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你多帮衬着点。”
“薇薇,发工资没?给你弟转点生活费,他最近手头紧。”
我的工资卡,成了我们全家的取款机。
五年时间,我从销售员做到了销售总监,手下管着一个几十人的团队。
我拼了命地拿项目,签单子,熬夜做方案是家常便饭。
同事们都说我是拼命三娘,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敢停下来。
我用这五年的青春,换来了业界小有名气的地位和一份还算可观的薪水。
可我依旧住在公司附近租的单间里,衣柜里除了职业装,再无其他。
我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跨国电汇单上的一串数字,飞向了林凯的账户。
而林凯,成了我们全家的骄傲。
他在朋友圈里晒着和外国同学的派对照片,背景是豪华游艇和跑车。
他说他拿了全额奖学金,进了华尔街的顶级投行实习。
我妈逢人就夸:“我家凯凯,出息了,在华尔街当精英呢!”
亲戚们羡慕不已,纷纷夸我爸妈有远见,当年的投资太值了。
没人记得,这份“远见”的代价,是我的研究生梦想和一个女儿五年的血汗。
我偶尔也会在深夜里感到不甘。
凭什么?
但很快,无尽的疲惫就会淹没这点情绪,我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
直到那天,公司空降了一位新的执行总裁。
他叫陈屹。
第一次在全员大会上见到他,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站在台上,气场强大得让人无法忽视。
他很年轻,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眼神却异常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
他 konuşma 简洁有力,直指公司积弊,听得一众老油条冷汗直流。
我当时就觉得,这人不好惹。
事实证明,我的预感没错。
陈屹上任第一天,就要求所有部门总监提交一份深度业务复盘和未来规划。
我的部门,是第一个被他约谈的。
我带着厚厚一沓PPT走进他办公室,心里有些忐忑。
他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示意我开始。
我讲了不到五分钟,就被他打断了。
“林总监,”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目光审视,“你的数据很漂亮,但你的逻辑很危险。”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方案里为了追求短期业绩而存在的隐患。
我有些狼狈,那些是我为了快速拿到提成,好给我弟打钱,而刻意选择的捷径。
“我需要的是能为公司带来长期价值的策略,而不是杀鸡取卵。”他的声音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那一次,我的方案被全盘推翻,重做。
那段时间,我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
陈屹也陪着我一起加班,我们常常为一个小细节争论到深夜。
他逻辑缜密,眼光毒辣,却又会在我陷入瓶颈时,恰到好处地提点一句,让我茅塞顿开。
一天深夜,我改方案改到头昏脑胀,他走过来,递给我一杯热咖啡。
“林总监,”他看着我布满血丝的眼睛,“你似乎很缺钱。”
这不是疑问句,是陈述句。
我愣住了,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僵。
“你的能力,配得上更好的薪水,但你的打法太急了,”他淡淡地说,“急于求成的背后,通常只有一个原因。”
我低下头,没有回答。
那晚的办公室很安静,落地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属于我的。
“一份值得长期持有的事业,和一支快速变现的股票,是两种逻辑。”他留下这句话,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这是第一次,有人看穿了我的急功近利,也看穿了我盔甲下的窘迫。
在他的指导下,我最终拿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方案。
项目成功后,公司给我发了一笔丰厚的奖金。
庆功宴上,陈屹破天荒地对我举起了酒杯:“林总监,你是个优秀的将才。”
我笑了笑,一饮而尽。
那天我妈又打电话来,说我弟要参加一个精英社交派对,需要一笔置装费。
我看着银行卡里刚收到的奖金,第一次产生了迟疑。
我想起了陈屹的话。
或许,我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长期持有”的投资。
我给自己报了一个搁置已久的在职MBA课程。
剩下的钱,我只给妈转了一半。
电话那头,我妈的语气立刻变了:“怎么这么点?你弟那边等着用钱呢!你是不是翅膀硬了,不管我们了?”
我疲惫地捏了捏眉心:“妈,我也需要生活。”
“你一个女孩子家,有什么需要花大钱的地方?别是学着人家乱花钱了吧!”
我挂了电话,心里一片冰冷。
与陈屹共事久了,我发现他并非只有工作时那副不近人情的模样。
他会在我胃病犯了的时候,默默让助理送来温热的小米粥。
也会在我因为一个难缠的客户而焦头烂额时,轻描淡写地动用自己的人脉,帮我扫清障碍。
我们之间的关系,渐渐多了一些工作之外的默契。
那个周五,项目收尾,陈屹难得准时下班。
他看我还在整理文件,问道:“有事?”
我摇摇头:“没事,准备回家。”
“住哪?我送你。”他说得自然而然。
我报了那个破旧小区的地址,有些不好意思。
他挑了挑眉,没说什么,启动了车子。
路上,我妈打来电话,语气兴奋。
“薇薇啊,告诉你个好消息!你弟要回来了!”
我心里一惊:“回来?他不是在实习吗?”
“他说公司给他一个长假,让他回来看看我们。还说……给我们带了个大惊喜!”
我妈的声音里充满了炫耀:“我跟你说,他这次回来,排场可大了!你今晚早点回来,我们一家人好好聚聚。”
挂了电话,我心情复杂。
惊喜?我只希望别是惊吓。
陈屹的车平稳地停在了小区楼下。
“环境不太好,”我解开安全带,自嘲地笑了笑,“让你见笑了。”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他看着我,眼神温和,“上去吧。”
我刚要下车,我妈突然从楼道里冲了出来,手里还拎着一袋垃圾。
她一眼就看到了驾驶座上的陈屹,以及他那辆价值不菲的辉腾。
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哎哟,薇薇,这是你朋友啊?快请上来坐坐!”
我有些尴尬:“妈,这是我们公司老板。”
“老板?”我妈愣了一下,随即笑得更热情了,“老板好,老板好!快,上楼喝杯茶!”
我拗不过她的热情,陈屹也礼貌地点点头,下了车。
我带着陈屹走上吱呀作响的楼梯,心里无比局促。
推开家门,一股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
我爸和我弟林凯正坐在餐桌边,桌上摆满了菜。
林凯穿着一身名牌,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正眉飞色舞地讲着什么。
他看到我,又看到我身后的陈屹,脸上的表情僵了一下。
我妈热情地招呼着:“快坐快坐,凯凯,这是你姐的老板。”
她转身,刚想跟陈屹介绍我弟,却在看清陈屹的脸时,整个人都石化了。
她的嘴巴张成了“O”型,手指着陈屹,声音都在发抖。
“你……你……”
我爸也疑惑地抬起头,当他看到陈屹时,同样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我一头雾水:“妈,爸,你们怎么了?”
我妈猛地扭过头,死死地盯着林凯,又看看陈屹,颤声问出了那句让我毕生难忘的话:
“他……他不是你天天念叨的那个……跟你关系最好的哥吗?”
空气瞬间凝固了。
我彻底懵了,什么哥?我怎么不知道我弟在国外还有个哥?
陈屹的表情,从始至终都很平静,但此刻,他的眼神里掠过一丝了然和嘲讽。
林凯的脸色,则在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妈,你胡说什么呢!”他慌乱地站起来,声音尖锐,“我不认识他!”
“不认识?”我妈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从客厅的柜子里翻出一张照片,狠狠拍在桌上。
“你自己看!这是不是你前几天发给我的照片!你说这是你在华尔街认识的大哥,叫陈……陈什么来着,对你特别好,还说要带你一起做大生意!”
我凑过去一看,那是一张打印出来的照片。
照片上,陈屹穿着休闲装,坐在一艘游艇上,笑容恣意。
这分明是……陈屹社交账号上的公开照片!
我脑子里“轰”的一声,无数个被我忽略的细节瞬间串联了起来。
林凯那些看似光鲜的朋友圈,那些所谓的学术交流、精英派对……
还有他源源不断向家里索要的钱款……
“林凯,”我死死地盯着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我……”林凯结结巴巴,眼神躲闪,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看来有必要自我介绍一下。”一直沉默的陈屹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陈屹。”
“五年前,我父母从你们手中,买下了城南的那套老房子。”
我爸妈的脸色,比我弟还难看。
“至于你,”陈屹的目光转向林凯,冷得像冰,“盗用我的照片,编造谎言欺骗家人,感觉如何?”
“我没有!我……”林凯还在嘴硬。
“没有?”陈屹轻笑一声,拿出手机,点开一个页面,“你在国外的消费记录,账单可都是寄到我家的,因为那是你当初留的‘担保人地址’。”
“你根本没去什么华尔街,你读的社区大学,因为出勤率不够,早就被清退了。”
“你所谓的学术交流,是在赌场;精英派对,是在夜店;给你姐姐要的置装费,是用来还高利贷了吧?”
陈屹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刀,将林凯精心编织了五年的谎言,割得支离破碎。
林凯“扑通”一声,瘫坐在了地上。
我妈也站不稳了,扶着桌子,嘴唇哆嗦着:“不……不可能……我儿子是华尔街精英……”
“妈!”我终于忍不住嘶吼出来,“你醒醒吧!”
我指着地上的林凯,眼泪决堤而下:“他这五年花了我们多少钱?你算过吗?你卖房子的钱,你的养老金,我五年的工资!全都被他拿去挥霍,去骗你们了!”
“他把我们全家都当成了傻子!”
真相太过残忍,我爸捂着胸口,一口气没上来,瘫倒在椅子上。
家里顿时乱成一团。
我手忙脚乱地找药,我妈哭天抢地地捶打着林凯。
是陈屹,冷静地打了急救电话,条理清晰地报了地址和病情。
在等待救护车的间隙,他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张纸巾。
“抱歉,”他低声说,“我没想到会是这样。”
我摇摇头,泪眼模糊地看着他:“你……早就知道了?”
他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从你入职,我看到你的家庭住址和联系人时,就有了一些猜测。后来你提到你弟弟在华尔街,我就基本确定了。”
“因为那个骗子,一直用我家的地址收各种催债信。”
我只觉得荒唐又可笑。
我们全家引以为傲的希望,不过是一个寄生在我们血肉之上,还编织着弥天大谎的骗子。
我爸被送进了医院,幸好只是急火攻心,没有大碍。
病房外,我妈终于从崩溃中冷静下来,她看着我,眼神复杂。
“薇薇……”她张了张嘴,声音沙哑,“是妈对不起你。”
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听到她对我说“对不起”。
我没有回应,只是觉得无比疲惫。
迟来的道歉,在五年的伤害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林凯被闻讯赶来的债主堵在了医院,他欠下的高利贷,是个天文数字。
他跪在地上,哭着求我救他。
“姐,你最有本事了,你帮帮我!我以后一定改!”
我看着他那张和我一模一样的脸,第一次感到了生理性的厌恶。
我冷冷地看着他:“你的烂摊子,自己收拾。”
我妈在一旁拉我:“薇薇,他可是你亲弟弟啊!”
“是啊,”我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可你们什么时候,把我当成过亲女儿?”
我转身离开,没有再回头。
陈屹一直陪着我,处理完医院的事,又送我回家。
车里很安静,我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感觉像做了一场漫长的噩梦。
“想哭就哭出来吧。”他说。
我摇摇头:“不值得。”
是的,为那样的人,那样的家庭,流再多的眼泪都不值得。
第二天,我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陈屹没有挽留,只是问我:“想好以后去哪了吗?”
我说:“想先去读个书,把我五年前的遗憾补上。”
他笑了:“需要推荐信吗?我母校的MBA项目不错。”
我看着他,也笑了。
那天,我搬出了那个充满压抑回忆的出租屋,也拉黑了家里所有的联系方式。
我爸妈怎么处理林凯的债务,我不想知道,也与我无关。
我用我所有的积蓄,加上陈屹“预支”给我的一笔“未来合伙人签约金”,申请了国外那所我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学。
离开那天,陈屹来送我。
机场还是那个机场,只是这一次,我是为自己而走。
“到了给我信息。”他说。
“好。”我点点头,“谢谢你,陈屹。”
“谢什么?”他帮我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去追回属于你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