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墙“听民意” 华兴社区小改造撬动居民共治理
发布时间:2025-08-13 16:19 浏览量:3
“走,去休闲空间坐会儿,散下凉!”立秋后,空气少了些许闷热,华兴社区512小区居民吴阿姨又邀约起邻里,一起到小区内休闲走廊聊天纳凉。这个受居民青睐的休闲处得以落地,正是华兴社区创新运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构建“广纳民意-精准施策-多元共治”闭环体系,将群众关切转化为民生实事,积极探索社区治理转型新路径结出的“硕果”。
“光秃”墙面变休闲空间 群众愿景照进现实
走进512小区,一处以沉稳的灰色与生机勃勃的绿色为主调的休闲空间在楼宇间格外亮眼。空间顶部覆盖了遮阳棚,阳光透过遮阳棚洒下,整个空间显得生机盎然,为居民提供了遮风挡雨的活动场所。多个坚固舒适的休闲椅有序并排,三五居民围坐在此聊着家长里短。原本“光秃”的墙面化身充满巧思的宣传阵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漫画墙上,“保密和减肥一样,第一步就要管住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等标语既诙谐又深刻,将反诈、保密标语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居民休憩时抬眼可见,既受教育又添文化韵味。
512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过去公共休憩空间较少,居民只能把家里闲置的沙发、椅子放在楼栋旁凑合休息。后来,居民们将“想要打造公共休闲空间”的意愿写成建议,投进“华兴邻声汇”的征集箱内,这份愿景很快就照进了现实。居民们感慨:“没想到建议能成真!不仅有休闲的地方,小区环境也变美了,太巴适了!”
这份“惊喜”源于华兴社区今年创新推出的人民建议征集项目。“今年年初,社区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征集意见箱、线上征集二维码以及征集意见卡,方便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反映诉求,再进行分级处理,多渠道听民意民声。”华兴社区党委副书记周亚指着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华兴邻声汇”公示栏介绍,在收到居民“增设休闲椅”的意见后,社区拿出发展治理激励金,并联合物业共同出资打造了这条休闲走廊。
更难得的是,从选址、款式到后续维护管理,社区全程采纳居民建议,还邀请热心居民参与其中。“让大家深度参与,才能激发‘主人翁’意识,实现共建共治。”周亚说。除了休闲空间,社区还根据居民建议,在每栋楼单元楼下装了长椅,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歇歇脚。
织密“民意网络” 让每一份声音都有回应
征集只是起点,关键在于精准响应与高效转化。华兴社区以人民意见建立了建立了“征集—梳理—研判—交办—反馈”的标准化流程,确保杜绝“一阵风”式的形式主义,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我们每天会对收集到的建议进行分类、甄别与优先级排序。对于像打造休憩空间这类影响面广且具备实施条件的‘关键小事’,就会优先实施。“周亚翻看工作群记录介绍,项目推进过程中,全过程都会在公示栏公开,还邀请居民代表监督,让民生工程在阳光下运行。
社区还创新推出了红、黄、蓝“分级分类”处理机制,蓝标(简易)“马上办”,明确3日内办结标准;黄标(复杂)“协同办”,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红标(重大)“挂牌办”,实行街道领导、社区两委包案制。这一机制确保了简单建议即时处理,复杂问题多部门协同解决。
据了解,自“华兴邻声汇”品牌创立以来,社区通过开展院落坝坝会、协商议事活动、居民意见征集会等方式,聚焦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动排污网改造、小区北门开放、便民服务点改造等民生问题百余件,织就了一张感知民意的“神经末梢网”,将群众的“急难愁盼”精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开辟了社区治理转型的新路径,让每一份声音都被听见,每一份期待都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