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丨烟火气+ 潮流范儿 河头老街,文旅消费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5-08-13 15:31 浏览量:2
■阅读提示
7月1日,位于唐山市丰南区的河头老街人头攒动。夏日炎炎,阻挡不了八方游客奔赴而来的热情。唐津运河两岸,雨后的阳光轻柔地洒在黛瓦青砖上。成串连排的唐风宫灯气韵不凡,乐曲声中唐装舞者身姿蹁跹,水上市集和众多店铺里人气满满,好一番大唐盛世繁华景象。
河头老街,因位于煤河、唐津运河两条人工运河的河头而得名。史料记载,百年前“老河头”千帆辐辏、商旅如云。为让盛景重现,当地文旅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原有商业街区基础上打造了河头老街。
2024年河头老街常态化运营后,首年接待游客678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43万人次,单日最高12万人次。当下,河头老街已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和建设成就的名片,也成为联结“美好生活”和“诗与远方”的新场域。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制图/褚 林
老街焕新
解锁“逆生长”密码
“满街灯火亮起来的刹那,太恍惚了,好像走进了电影里。”7月1日晚,河头老街千米运河之上,近百个巨型“唐”字灯柱亮了,缓缓而行的唐王东征主题花船上鼓声昂扬,似从时空隧道穿越来的唐朝女子在水面搭建的亭台中翩翩起舞,恰好在怀远桥上游玩的游客李子琼,拍下了这令人震撼的一幕。
“我来给大家讲讲老街的唐风宫灯吧。”见怀远桥上聚集的游客越来越多,河头老街景区讲解员田嘉尧开始了她的精彩导览,“大家看,运河两岸每一根灯柱的造型,看上去都像一个‘唐’字。最大的灯笼高约7米,上面的侍女、官员等形象,都取自唐朝壁画中的人物,于细微之处呈现唐朝文化。”
穿梭在河头老街的条条小巷里,唐风唐韵无处不在。来到东征文化广场,唐王李世民和众将领群像前,全是拍照打卡的游客。还有景区知名IP、憨态可掬的真人“唐小主”,热情地和大家打着招呼。
“原来这里可没有这么多好玩、好看的,虽然也是商业街,有品牌餐饮、购物休闲和旅游观光,但一直不温不火。”唐山市丰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岳介绍,河头老街的前身是运河唐人街,在对其进行提升改造时,摆在运营团队面前的是“停摆”了十几年的运河,还有几十幢闲置的仿古建筑。更为棘手的是,项目没有其他知名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流量基础。
怎么办?首先得让景区“活”起来。为此,运营团队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并研究各地引流密码,最后决定先打造一处有特色的夜经济场景。几个月紧张施工,超千米的钢结构双层观光连廊,唐风宫灯以及各种微演艺舞台装置打造完成。
“运河唐人街华丽变身河头老街后,团队锁定2023年春节试运营,真没想到一个春节假期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张岳说,此后河头老街又经过两次总投资5亿元的大规模升级,建成河头文化广场、东征文化广场、祈福广场、望震广场、唐山话广场、杂技广场等六大主题文化广场和呔商宴、水上集市。2024年常态化运营后,河头老街首年接待游客678万人次,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
“河头老街能火起来,不光是因为硬件提升,新建标志性建筑和打卡点,更重要的是大量文化元素的植入,尤其是唐文化IP的集中打造,行走其中的沉浸感让游客流连忘返。”河头老街景区负责人徐小文介绍,老街的景观、景点均以唐山特色文化为主线,以最具盛世气象的盛唐风格为基底,分别按照开埠、庙会等不同形式进行场景式包装,融合“食、游、购、娱、体、展、演”多元业态,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沉浸式文旅街区。
近日,游客在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观看大型实景演出。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
专属记忆
激活文化“超链接”
“咱表的是天波府有一位杨八姐,她催马到郊外去游春……”7月1日18时,河头老街水上市集室外演出区,乐亭大鼓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方春艳,正在为游客表演名段《杨八姐游春》。婉转的唱腔,灵动的板式,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乐亭大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腔一调道出人间百态,一鼓一板唱尽人间兴衰。”方春艳介绍,乐亭大鼓这门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民间艺术,数百年来早已融入乐亭人的血脉,升华成绵绵不绝的乡愁,每次在河头老街演出,看到那么多观众欣赏,她感到十分自豪。
你方唱罢我登场。乐亭大鼓表演刚结束,皮影、评剧等室外演出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丝竹悠扬婉转、唱调呔腔呔韵,现场气氛迎来一波又一波高潮。“今天真是唱嗨了!”走下舞台,青年评剧演员张梓璇感觉畅快淋漓。
“有机会一定要去河头评剧苑看看,‘小赵丽蓉’李玉梅老师担纲的评剧《花为媒》,通过创新表演形式,既保留了经典唱段,又增加了与观众互动交流,让更多人在轻松愉快中感受评剧的美和俏。”唐山凯歌儿集团文化传媒艺术团团长李维金介绍,街区众多,如何彰显其独特性和差异性,是运营的关键。就拿演艺来说,河头老街很多演艺项目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既有民俗性演出,也有赛事活动,这些都是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连接点,也是展示区域“年轻态”和“时尚态”的重要路径。
在河头老街,“在地文化”的植入是全方位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被称为“冀东文艺三枝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非遗表演,还可以在展示唐山本地文化的“最唐山”打卡墙前拍照,或是到河头文化博物馆了解唐山历史。
特色美食更是少不了的。“来且嘞,店里请……”7月1日19时至21时,挂着“燕赵老字号”牌匾的唐山大饹馇店铺前,迎来一批又一批食客,门口的服务员一句充满唐山味儿的话语,让人倍感亲切。
店主人、饹馇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艳萍热情介绍着:“饹馇又叫咯扎、搁着,是俺们唐山特色面食小吃,用绿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熬菜吃、炸着吃或者炒着吃都行。”饹馇在唐山丰南、迁西、滦州、乐亭等地都很常见,吃饹馇是唐山人的专属记忆。坊间有个说法,不吃饹馇不算到唐山。
“河头老街水上市集汇聚了100余种唐山美食,其中包含30余种非遗美食,棋子烧饼、饹馇……每道传统小吃都刻着儿时的记忆。”李维金介绍,品着美食,看着表演,深厚的文化在这里变得可亲可感可体验。
声声号角突然响起,身着铠甲的将士浩荡而来,光影交错之间,仿佛梦回大唐……大型实景演出《大唐之山·唐王东征》让观众深深着迷。不远处,一勺勺铁水泼洒而出,刹那间,千万朵金花绽放夜空,点亮沉沉暮色,引来阵阵欢呼。“马术、杂技、打铁花,这么多演出,看得可真过瘾。”北京游客张童童举着手机,记录每个精彩瞬间。她高兴地说:“得赶紧发个朋友圈,让更多亲友看看河头老街有多美。”
近日,游客在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游览。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
业态融合
拉动消费“热力值”
“你们看这些检票员,是不是和其他景区不一样?这是我们河头老街的新特色。”跟着讲解员田嘉尧走进景区南门,各种古装人物便热情地迎了上来,他们和田嘉尧一道,耐心地向游客们介绍着河头老街的网红打卡点。
“这是今年‘五一’假期刚刚推出的‘盛唐密探’沉浸式游玩项目,200多名角色扮演人员分散在景区各处,有检票员,也有讲解员,随时与游客互动。置身景区,就像在玩一个大型‘剧本杀’,游客是景区观光者,也是玩家。”徐小文说。
的确如徐小文所说。走在河头老街景区内,身着绿衣的卖花爷爷走街串巷、卖力吆喝,不时给游客送上鲜花;漂亮的不倒翁小姐姐在盛世码头驻足,向游客赠送各种小礼物。扮演侍女角色的苏一宁递给记者一张河头老街“官方银票”,记者拿着这张“银票”参加了景区的“科举殿试”活动,一系列考题做完,对唐山深厚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了解。
又潮又有范儿是河头老街的魅力所在。来到爱玲民宿图书馆,游客塔芳在书架上挑选了一本诗集,走到靠窗位置坐下,享受起美好的阅读时光。“闹中取静,真是惬意。”塔芳说。
“爱玲民宿图书馆是河头老街内首家既能住宿又能阅读的场所,整体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巧妙融合东方美学神韵与现代简约线条,凭窗俯瞰满城灯火,偏安一隅独享静谧时光。”爱玲民宿图书馆负责人李宁介绍,民宿图书馆开业10个月来,累计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文化的承载地,更是一个汇集娱乐、餐饮、社交等多样化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漫步河头老街,处处皆风景。水上集市前,凤凰飞舞,仙女下凡;情景舞台上,至尊宝、紫霞仙子且歌且舞、演绎精彩;老车“柿”集上,时尚与复古兼具的特色情景化消费空间里人流如织……与此同时,暖心服务无缝对接,河头老街九大驿站日均供应4万杯免费饮品,急救医疗、婴儿照护等30余项便民服务一应俱全。
“开街两年多,河头老街历经多次迭代升级,当下已发展成让不同年龄段游客都能找到情感共鸣的中华文化主题公园。”徐小文说,接下来,河头老街将不断探索新场景、新玩法,推动街区业态提档升级,既让游客“秀”起来、“嗨”起来,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十里运煤河,此处“最唐山”,历史悠久的运河老街,正焕发出熠熠光彩。(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韩 莉 王育民)
■记者手记
升腾老街烟火气,开拓消费新空间
行走在河头老街,好像进入一个新旧交融的世界:老车“柿”集里,各种创意手作、潮流小店、小酒吧散布其间,特色小吃、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吸引游客驻足选购。青石板步行道上,身着汉服的游客不急不缓,过廊亭、遇戏台,感受十足韵味。可逛、可玩、可购的选择如此之多,难怪河头老街人气爆棚。
这背后,体现了河头老街融合创新的探索——将美食、旅游、演出、购物等多种业态融为一体,打造沉浸式消费新空间。
河头老街的进阶之道,并未停留在实施硬件提升工程上,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消费业态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文化创意素材和演艺生产资源。在打造文化IP上,河头老街以唐山特色文化为主线,以盛唐风格为基底,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消费场景。老街内,游客可以扮作汉服秀场上的“公主”“侠客”,也可以体验空中飞人,还可以成为情景舞台剧的群众演员,消费者从看景变为了“入景”。
历史文化街区众多,如何彰显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关键。“在地文化”的赋能,让游客在河头老街能体会到其独有的韵味。被称为“冀东文艺三枝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每天都在河头老街上演;水上集市数十种非遗美食,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非遗展演、民俗体验,强调从生活情景出发,不仅是为了刺激消费,更是展示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空间里,与消费者链接的不仅有商品,还有情感共鸣与认同。
采访过程中,遇见的游客都说,在河头老街体会最多的是服务细节。穿梭在河头老街的小巷,能看到景区设置的多个爱心驿站,这里有免费的白开水、柠檬水、梨汤、餐具、医药箱、微波炉等,还有为老人和孩子准备的轮椅、童车。热情服务的真心,体现在很多细节中,这同样是河头老街出圈的重要原因。
夜幕低垂,霓虹闪亮,一边是新潮时尚的创意活动,一边是唐津运河边上的历史记忆,河头老街的日与夜,烟火气升腾,消费活力无处不在。这也启示我们,地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很多,比如塑造富有地域特色、接近真实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增强文旅消费的故事性、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让消费者融入特定的场景或故事中,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用暖心细节让客人愿来、能来、常来。(史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