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七昼夜 见证“呼吸自由”的瞬间

发布时间:2025-08-13 16:37  浏览量:2

8月1日下午,南阳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的抢救铃急促响起,一名 “嗜睡 7 天” 的患者被紧急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彼时患者神志模糊,胸闷气促症状极为明显,血氧饱和度最低跌至 70% 左右,血气分析结果更是触目惊心,PH 值仅 7.13,二氧化碳分压高达 149.5mmHg,远超危急值标准。

郑大炜主任凭借丰富的重症救治经验,在查看患者体征与检查报告的瞬间作出精准判断,“患者为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急性加重”生命已进入倒计时。面对家属焦灼的目光,他蹲下身轻轻拍着家属的肩膀:“我们会拼尽全力,但需要您的信任。” 简明扼要说明病情后,在获得同意的那一刻,紧急抢救流程立即启动。

在郑主任的带领下,呼吸三科重症救治团队全员上阵,气管插管操作在争分夺秒中展开,孙潺副主任手持喉镜精准定位,团队成员默契配合递送导管、连接呼吸机,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当呼吸机参数稳定显示的那一刻,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开始缓慢回升,患者急促的呼吸逐渐平稳,生命体征终于得到初步控制。

抢救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治疗同样考验团队的专业水准,郑主任带领呼吸三科重症救治团队每天查房,密切关注着这位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了一套详尽周全的治疗方案,后续予以呼吸机机械通气,抗感染,扩张气管药物,护胃,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定期床旁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等一系列治疗,随着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患者CO2逐渐下降平稳。

8月7日成为这段救治旅程的重要节点。当医疗团队轻柔地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深吸第一口顺畅的空气时,眼里泛起的光亮让在场所有人动容,那束光里有重获呼吸的喜悦,更有对生命的珍视。郑大炜主任说道:“看着他自主呼吸的样子,比任何完美的指标都让人踏实。”

从插管时的紧急抢救,到这些天呼吸机参数一点点下调、肌力慢慢恢复,每一步都是医患共同的坚持。如今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已降至 55mmHg,目前患者已经神志完全清醒,8月9日顺利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普通病房。

拔管不是终点,但一定是康复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南阳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综合了RICU与普通病房,为呼吸重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服务,此次救治的成功,不仅彰显了医院RICU 团队的专业实力,更是医护与患者共同谱写的一曲关于生命与守护的赞歌。

南阳市中心医院东院区RICU团队专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守护呼吸,拯救生命,我们时刻准备着!

南阳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5号楼3楼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重症监护病房(RICU):5号楼4楼

主任 : 郑大炜 13613996601 孙潺 13938993932

通讯员 陈贞冉 李玮璞

编辑:辛灵飒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