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匿名资助的女孩终于毕业,她发誓要找到我,然后向我借钱买房
发布时间:2025-08-13 07:27 浏览量:1
手机屏幕上,那张毕业照被我放大又缩小,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照片上的女孩,林晚晚,穿着学士服,笑得像清晨带露的花。
她身边没有家人,孤零零一个人,却又像是拥有了全世界。
我在照片底下那行她自己配的文字上,停留了很久。
“四年大学,终于毕业。感谢那位从未谋面、匿名资助我的先生/女士。我发誓,一定会找到您。然后……”
然后什么?
我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太妙的预感,像夏天雷雨前沉闷的黑云,慢慢压了过来。
我关掉手机,揉了揉太阳穴。
资助林晚晚,是我四年前一个心血来潮的决定。
那天我刚谈成一笔大单,公司初创期的所有窟窿,一夜之间被填平,甚至还有大笔盈余。
我一个人开车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转悠,半夜十二点,看见一个女孩蹲在便利店门口,一边啃着干面包,一边借着店里的灯光看书。
那个瞬间,我好像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
那个为了省两块钱公交车费,宁愿在冬天的寒风里走一个小时回出租屋的自己。
那个躲在被子里,一边哭一边告诉自己不能放弃的自己。
恻隐之心,就那么毫无征兆地泛滥了。
我没有下车,只是拍了张照片,然后让助理去查。
助理小李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把资料放在了我桌上。
女孩叫林晚晚,品学兼优,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大学,但家里是真正的家徒四壁,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学费和生活费都毫无着落。
我当即决定,通过一个靠谱的基金会,匿名资助她大学四年的全部费用。
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我的信息。
我不想被感谢,更不想被“打扰”。
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件力所能及、用以抚慰当年那个自己的小事。
我甚至都快忘了这件事。
如果不是基金会每年都会发来一份林晚晚的成绩单和简单的生活近况报告的话。
每次我都是扫一眼,看到“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就直接归档。
现在,她毕业了。
还要来找我。
我心里那点微妙的、被一个陌生人惦记的别扭感,挥之不去。
我希望她只是单纯地想说声谢谢。
但女人的直觉告诉我,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看到她那句“然后……”之后。
一个星期后的下午,我正在开会,手机在会议桌上嗡嗡震动。
是个陌生号码。
我按掉,对方又锲而不舍地打了过来。
我皱了皱眉,跟高管们说了声“抱歉”,拿着手机走出了会议室。
“哪位?”我的语气不太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小心翼翼的、带着点怯生生的女声:“请问……是林……林女士吗?”
她居然知道我的姓。
我心里一沉:“你打错了。”
说完我就想挂。
“别!别挂!”电话那头的声音瞬间急切起来,“林女士,我是林晚晚!我找了您好久!”
林晚晚。
这三个字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心里那片刚刚试图平静的湖面上,又激起了一圈涟漪。
我沉默了几秒钟,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
“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
“我……”她似乎有些犹豫,“我毕业后在基金会做了一个月志愿者,帮忙整理旧档案……然后……然后就不小心看到了您的联系方式。对不起,林女士,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太想找到您了!”
这套说辞,听起来天衣无缝。
但我这种在商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对“不小心”和“无意中”这类词,早就有了免疫力。
天下没有那么多巧合。
但我没点破。
“找我有什么事?”我问,声音听不出情绪。
“我想当面感谢您!没有您,我根本不可能读完大学。您是我的再造恩人!”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听起来真诚又激动。
我叹了口气。
罢了,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姑娘,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或许真的是我多心了。
“心意我领了,感谢就不必了。好好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我试图用一种官方且疏离的口吻,结束这次通话。
“不!”她立刻反驳,“我一定要见到您!不然我这辈子都会良心不安的!林女士,求求您了,就给我一个小时,不,半个小时就行!我只想亲口对您说声谢谢!”
她的坚持,让我有些无奈。
甚至有一丝丝被道德绑架的感觉。
就好像如果我拒绝,就成了一个不近人情的、冷冰冰的施恩者。
“好吧。”我最终还是松了口,“明天下午三点,市中心那家‘遇见’咖啡馆,你知道吗?”
“知道知道!谢谢您!谢谢林女士!”她激动得声音都破了。
挂了电话,我捏着手机,心里那股别扭的感觉,又浓了几分。
第二天下午,我提前十分钟到了咖啡馆。
挑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
三点整,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推门走了进来。
她四处张望着,眼神清澈,带着一丝迷茫和期待。
跟照片上一样,干净,漂亮。
我朝她招了招手。
她看到我,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走了过来,在我面前站定,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女士,谢谢您。”
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带着微微的颤抖。
我被她这郑重其事的样子搞得有点不自在。
“坐吧。”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她小心翼翼地坐下,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等待老师训话的小学生。
“想喝点什么?”我问。
“不不不,我不用,您千万别为我花钱了。”她连忙摆手。
我没理会她的客气,直接招手让服务员过来,给她点了一杯果汁。
“林女士,您比我想象中……年轻好多。”她捧着果汁,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却一直在我身上打量。
我笑了笑:“是吗?在你想象中,我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以为……会是一位很慈祥的阿姨,或者是一位很严肃的爷爷。”她不好意思地笑了,露出一对可爱的小梨涡。
看起来,确实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我心里的防备,不知不觉卸下了一些。
“为什么会觉得,资助你的人,就一定是老人呢?”我饶有兴致地问。
“因为……只有经历过很多事情、很有阅历和爱心的人,才会这么善良吧。”她的眼神里,满是崇拜。
这种眼神,我见过很多。
下属的,合作伙伴的,甚至是我对手的。
但从一个我资助了四年的女孩眼中看到,感觉很奇妙。
有点飘飘然,又有点不真实。
我们聊了她大学四年的生活,聊了她的专业,她的兴趣爱好。
她很健谈,也很会说话。
总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她的感激,又不会显得过分谄媚。
比如,她会说:“我每次拿到奖学金,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下林女士该放心了,她的钱没有白花。”
或者说:“我拼命学习,就是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将来有一天能有资格站在您面前,对您说声谢谢。”
这些话,听得我心里很熨帖。
我开始觉得,自己当初那个心血来潮的决定,是做对了。
这个女孩,值得。
眼看一个小时快过去了,她似乎也察觉到了。
她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神情变得有些严肃和……紧张。
来了。
我心想。
正戏要开场了。
“林女士,”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其实,我今天来,除了感谢您,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我端起咖啡杯,轻轻抿了一口,没说话,等着她的下文。
“我毕业了,也找到了工作,在一家设计公司做助理。”她顿了顿,似乎在观察我的反应。
“挺好的,专业对口,是个不错的开始。”我点了点头,表示鼓励。
“嗯!”她重重地点头,“公司很好,同事也很好,就是……就是通勤时间太长了。我租的房子在郊区,每天来回要四个小时。”
“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是这么熬过来的。”我淡淡地说。
这是实话。
我当年住的地方,比郊区还郊区,是个没有窗户的地下室。
“我知道,我也不怕吃苦。”她立刻说,“但是,我男朋友……他很心疼我。”
男朋友。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
“他觉得,我们应该在公司附近买个房子,这样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而且,我们感情很稳定,也到了谈婚论ě嫁的年纪,有个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个家。”
我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向后靠,靠在柔软的沙发背上。
我看着她,眼神平静。
“所以呢?”
她被我看得有些不自在,眼神闪躲了一下,但很快又鼓起勇气,直视着我。
“我们看好了一个楼盘,就在我公司不远,是个小户型,总价不算太高。我们自己也攒了一点钱,我男朋友家里也能支持一部分,但是……还差五十万的首付。”
五十万。
我差点没被嘴里的咖啡呛到。
我以为她最多是想借个三万五万,应应急,周转一下。
没想到一开口,就是五十万。
我看着她那张写满了“紧张”和“期待”的脸,忽然觉得有点可笑。
我气得都想笑了。
这算什么?
把我的资助,当成了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吗?
“林晚晚,”我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她,“你觉得,我凭什么要借给你这五十万?”
我的声音很冷。
她似乎没料到我会是这个反应,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煞白。
“我……我……”她结结巴巴地说,“我不是白借的!我会给您打欠条,我会算利息的!我跟我男朋友工资都不低,我们保证,十年之内,一定连本带息还给您!”
“十年?”我冷笑一声,“你知道这五十万,如果我放在银行理财,十年能有多少收益吗?你知道如果我用这五十万去做投资,又能撬动多大的项目吗?”
“我……”她被我问得哑口无言,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林女士,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她带着哭腔说,“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了。房价一天一个价,我们再不买,就真的买不起了。您那么善良,资助了我四年,您也不希望看到我毕业了,还为了住的地方发愁,对不对?”
这番话,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观。
什么叫“斗争逻辑”?这就是。
她不是在求我,她是在用一种道德绑架的方式,逼我就范。
她把我对她的“善良”,当成了她可以予取予求的资本。
“林晚晚,我资助你,是希望你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属于你的未来。而不是让你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依靠别人的善良,去解决你人生中的每一个难题。”
我的话说得很重。
她愣住了,像一尊木雕。
眼泪顺着她的脸颊,一颗一颗地往下掉。
“我不是那个意思……”她哽咽着,“我只是觉得……我们关系不一样。您对我来说,就像亲人一样。”
“亲人?”我挑了挑眉,“我可没有一个一见面就管我借五十万买房的亲人。”
我的耐心,已经被消磨殆尽。
“我资-助你,是情分。我不借钱给你,是本分。你不能把我的情分,当成你的理所当然。”
我站起身,从钱包里拿出几张钞票,压在咖啡杯下。
“今天这顿,我请了。以后,我们不要再联系了。”
说完,我转身就走,没有再看她一眼。
走出咖啡馆,外面的阳光刺得我眼睛发酸。
我深吸一口气,心里说不出是愤怒,还是失望。
我以为我资助的是一个上进、感恩的女孩。
没想到,我养出了一只“白眼狼”。
不,用“白眼狼”来形容她,或许都太抬举她了。
她不是不懂感恩,她太懂了。
她懂得如何利用别人的善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她每一步都算计得清清楚楚。
从毕业后去基金会做志愿者,拿到我的联系方式。
到今天见面,先用一个小时的感恩戴德来麻痹我,铺垫情绪。
最后,再图穷匕见,提出她真正的目的。
好一招“薅羊毛”。
而且是逮着我这一只羊,往死里薅。
回到公司,我一整天都心烦意乱。
助理小李看出了我的不对劲,小心翼翼地问我:“林总,您没事吧?”
我把下午的事情跟她简单说了一遍。
小李听完,气得脸都涨红了。
“太过分了!这种人怎么好意思开得了口的?她以为她是谁啊?”
“她以为她是我‘钦点’的人,是特殊的,是不一样的。”我自嘲地笑了笑。
“那您拒绝她,真是太对了!这种人,就不能惯着!”小李义愤填膺。
我没说话。
拒绝是拒绝了。
但心里那股憋屈的感觉,却怎么也散不去。
就像吃了一只苍蝇,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晚上,我收到了林晚晚发来的一条长长的短信。
内容无非是道歉,说她今天太冲动了,不应该提那么过分的要求。
然后又开始回忆她大学四年,我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她说她把我当成了世界上最亲的人,所以才会在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我。
字里行间,委屈又心酸。
仿佛我下午的拒绝,是对她一片真心的无情践踏。
我看着那条短信,只觉得讽刺。
我没有回复。
我以为这件事,到此就该结束了。
我高估了她的脸皮厚度。
也低估了她那个“心疼她”的男朋友。
两天后,我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前台打电话上来,说有一位姓陈的先生找我,自称是林晚晚的男朋友。
我捏着电话,闭了闭眼。
还真是没完没了了。
“让他上来吧。”我说。
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想唱哪一出。
很快,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年轻男人,被带进了我的办公室。
他叫陈阳。
一进来,就先给我递上了一张名片。
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
“林女士,您好。冒昧来访,还请见谅。”他说话倒是客客气气,不卑不亢。
“有事说事。”我没跟他客套。
他也不尴尬,推了推眼镜,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我是为晚晚的事情来的。”他说,“那天她回去后,哭了一整晚,眼睛都肿了。她说她惹您生气了,非常自责。”
我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陈先生,如果你是来替她说情的,那就不必了。我的态度很明确。”
“不不不。”他连忙摆手,“我不是来求您借钱的。我是来跟您……谈一笔投资的。”
投资?
我被他这个新奇的说法,勾起了一丝好奇心。
“说来听听。”
“林女士,我知道您是做投资的,眼光独到。”他开始给我戴高帽,“您资助晚晚,本身就是一笔非常成功的‘天使投资’,不是吗?您投资了她的未来。”
“现在,我希望您能继续这笔投资,完成一个‘A轮融资’。”
我差点笑出声。
把借钱买房,说成是“A轮融资”。
这小伙子,不去讲P-PT,真是屈才了。
“你继续说。”我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他看我似乎有兴趣,顿时来了精神。
“您看,晚晚现在刚毕业,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定的环境,让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拼事业。房子,就是这个稳定的基础。”
“如果我们买了房,她就不用每天浪费四个小时在通勤上,可以把这些时间用来学习、提升自己。不出三年,她在设计界的成就,绝对会让您的这笔‘投资’,获得超值的回报。”
“而且,”他加重了语气,“我们不是让您白白出钱。这五十万,我们可以算成是您在我们房子里的‘股份’。等将来房价涨了,我们卖掉房子,您可以按照出资比例,获得增值部分的分红。这可比您放在银行的利息,高多了吧?”
他说得慷慨激昂,仿佛在描绘一个稳赚不赔的商业蓝图。
我听完,沉默了很久。
我是在思考,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而且还是一对。
“说完了?”我问。
“说完了。”他自信满满地看着我,似乎在等我拍板。
“陈先生,”我缓缓开口,“你的这套‘商业逻辑’,听起来很动人。但是,你好像搞错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什么问题?”
“我,为什么要投资你们?”
他愣住了。
“我跟你们,非亲非故。我资助林晚晚,是出于一份善心,不是为了什么投资回报。现在,她的学业已经完成,我的‘资助’合同,也已经履行完毕。”
“至于你说的,买房能让她更好地发展事业,将来回报我……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空头支票。”
“我凭什么要为了一个不确定的、虚无缥缈的未来回报,压上五十万的真金白银?”
我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把他那套华丽的“投资理论”,剖得体无完肤。
他的脸色,一点点变得难看起来。
“林女士,话不能这么说。晚晚她……”
“林晚晚她什么?”我打断他,“她是个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缺钱,就去赚。嫌通勤时间长,就换个近点的房子租,或者,换个郊区的工作。”
“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想着找‘投资人’兜底。”
“我这里不是许愿池,更不是慈善机构。”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陈阳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他大概没想到,我这个看起来温和的“投资人”,会这么不留情面。
“林女士,我知道您有钱,五十万对您来说,可能就是九牛一毛。”他开始转变策略,试图用激将法,“您帮我们一把,就是积德行善。您这样的大人物,不会这么……为富不仁吧?”
为富不仁。
这个词,从他嘴里说出来,真是充满了讽刺。
我笑了。
是那种被气到极致的笑。
“陈先生,我有没有钱,跟我要不要借给你钱,是两码事。我的钱,是我自己一分一分挣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我有权利决定,我的钱,要花在什么地方。”
“我可以捐给山区的孩子,让他们有书读。我也可以捐给得重病的家庭,让他们有钱治病。因为那是救命。”
“但是,我没有义务,去为一个刚毕业、四肢健全、有手有脚的年轻人,支付她用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房子首付。”
“那不叫善良,那叫‘冤大头’。”
我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名片我收下了。门在那边,不送。”
陈阳的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
他大概这辈子,都没受过这种羞辱。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因为他的动作,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声。
“好,好!林女士,我记住你了!”他指着我,手指都在发抖,“你别后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我的办公室。
我看着他气急败坏的背影,只觉得一阵疲惫。
跟这种人纠缠,真是浪费生命。
我以为,被我这样当面羞辱一番,他们总该死心了。
我又一次,天真了。
第二天,我的微信里,收到了一个好友申请。
是林晚晚的奶奶。
我看着那个慈祥的老人头像,犹豫了很久,还是通过了。
一通过,对方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
我接通。
屏幕上出现一张布满皱纹、神情憔悴的脸。
老人看起来病得很重,躺在床上,背景是简陋的乡下房子。
“是……是林女士吗?”老人的声音很微弱。
“奶奶,您好。”我放缓了声音。
“好孩子……我听晚晚说了……你是个大好人啊……”老人说着,就开始咳嗽,咳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心里一紧:“奶奶,您别激动,慢慢说。”
等她缓过来,她抓着手机,老泪纵横。
“林女士,我求求你,你帮帮晚晚吧……这孩子命苦啊……从小没爹没妈,跟着我这个老婆子,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现在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想有个自己的家,我们……我们实在是拿不出钱啊……”
“奶奶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是,晚晚说,您就像她的亲妈妈一样……妈妈哪有不疼自己孩子的呢?”
“求求您了……就当是可怜可怜我这个快死的老婆子……我想在闭眼之前,看到我孙女有个安稳的家……”
老人一边哭,一边说。
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锥子,扎在我的心上。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老人和孩子的眼泪。
林晚晚和陈阳,真是好手段。
知道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知道跟我讲道理讲不通,就跟我打感情牌。
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
直接把病重的老奶奶,推到了我面前。
我能怎么办?
我能对着一个躺在病床上、苦苦哀求的老人,说出“我不借”那三个字吗?
我好像不能。
那一刻,我真的有了一丝动摇。
五十万,对我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如果能让一个老人安心,能让一个女孩圆梦……
是不是,也值得?
我陷入了天人交战。
电话那头,老人还在一声声地哀求着。
“林女士,你就发发善心吧……”
“晚晚说了,她一辈子给你当牛做马报答你……”
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当我再次睁开眼时,心里的那丝动摇,已经被理智压了下去。
“奶奶,”我说,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您先别激动,听我说。”
“晚晚是个好孩子,她很孝顺您,我知道。”
“但是,买房这件事,真的不能急。她和男朋友都还年轻,应该把精力放在事业上。只要他们肯努力,凭自己的能力,迟早能买上房子的。”
“至于您说的,让我帮她……奶奶,我资助她上学,是希望她能自立自强。如果我今天帮她付了首付,那明天,她是不是还要我帮她还房贷?后天,是不是还要我帮她养孩子?”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我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您比我懂。”
我尽量用最温和、最委婉的方式,表达我的拒绝。
老人听完,沉默了。
电话里,只剩下她沉重的呼吸声。
过了很久,她才幽幽地说了一句:“你……你是个好人……但是……心太狠了……”
说完,她就挂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久久没有动弹。
心太狠了。
或许吧。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心不狠一点,早就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尤其是,当你的善良,被别人当成可以随意利用的工具时。
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
我让助理小李,去把那个基金会的负责人请了过来。
我需要搞清楚,我的个人信息,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负责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王。
一进门,就点头哈腰,满脸堆笑。
我把事情的经过,冷着脸说了一遍。
王经理听完,额头上的冷汗,刷地一下就下来了。
“林女士,这……这是我们的工作失误!我向您保证,绝对没有下一次了!”他一边说,一边用纸巾擦汗。
“我不要保证。”我说,“我要一个解释。林晚晚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怎么能‘不小心’看到捐助人的核心档案的?”
王经理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在我的逼视下,说出了实话。
原来,林晚晚毕业后,确实去基金会做了志愿者。
她很聪明,嘴巴又甜,很快就跟负责档案管理的一个小姑娘混熟了。
然后,她就以“想看看自己当年的申请材料,激励一下自己”为由,让那个小姑娘,帮她调出了档案。
我的联系方式,就在那份档案里。
“那个小姑娘,已经被我开除了!”王经理立刻表态,“林女士,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这件事,给您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摆了摆手。
开除一个小姑娘,有什么用呢?
根源,在林晚晚身上。
在她那颗不安分的、充满了算计的心上。
“王经理,”我说,“从今天起,我暂停对贵基金会的一切捐助。什么时候,你们把内部管理的漏洞堵上了,什么时候,我们再谈合作。”
王经理的脸,瞬间变成了土色。
我的捐助,占了他们基金会每年善款来源的很大一部分。
如果我撤资,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林女士,别啊!您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他急得都快哭了。
“机会不是我给的,是你们自己挣的。”我下了逐客令。
送走王经理,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坐了很久。
我开始反思。
我的善良,是不是太廉价了?
是不是太没有锋芒了?
以至于,让别人觉得,可以如此轻易地践踏和利用。
就在我以为这场闹剧终于可以收场的时候,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网上,开始出现一些帖子。
标题很耸人听闻。
《惊爆!知名女企业家,承诺资助贫困生买房,事后反悔,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我把你当亲妈,你却把我当皮球:一个贫困女大学生的血泪控诉!》
帖子的内容,大同小异。
都是以林晚晚的口吻,讲述她如何被一个“伪善”的女企业家“玩弄”的故事。
故事里,我成了一个喜怒无常、以玩弄他人感情为乐的变态。
先是给了她希望,让她以为自己遇到了救世主。
然后,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又一脚把她踹开,欣赏她绝望的样子。
帖子里,还附上了她和我见面的咖啡馆照片(当然,是偷拍的,只有我的背影),以及她奶奶病重在床的照片。
图文并茂,声泪俱下。
一时间,群情激愤。
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对我口诛笔伐。
“这个女的也太恶心了吧?有钱了不起啊?耍人玩呢?”
“最看不起这种伪善的人,捐了几个臭钱,就以为自己是上帝了?”
“心疼这个妹妹,抱抱你,别难过,我们支持你!”
“人肉她!把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企业家揪出来!”
舆论,像一场海啸,向我扑来。
公司的公关部门,电话都被打爆了。
小李拿着手机,气得手都在抖。
“林总,这……这简直是造谣!是诽谤!我们要报警!”
我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反而异常地冷静。
我早就该想到的。
对于林晚晚和陈阳那种人来说,当硬的、软的、感情牌都打不通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毁掉你”这一条路了。
如果我不好过,那他们也一定要拉我下水。
“报警?”我摇了摇头,“现在报警,只会让事情越闹越大。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那怎么办?就任由他们这么泼脏水吗?”小李急了。
“别急。”我安抚她,“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我让公关部门发了一份声明。
声明很简单,只有几句话:
“网传信息严重失实,已构成诽谤。我们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请广大网友理性吃瓜,切勿被不实信息误导。”
这份不痛不痒的声明,在汹涌的舆论面前,就像一滴水掉进了油锅里。
非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浪花。
“看吧看吧,急了!她急了!”
“还保留法律责任?吓唬谁呢?有本事就去告啊!”
林晚晚那边,更是乘胜追击。
她注册了一个账号,开始在网上直播。
直播间里,她哭得梨花带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个被我“玩弄”的故事。
她的男朋友陈阳,则在一旁义正辞严地“补充细节”,控诉我的“罪行”。
两人一唱一和,演技堪比影帝影后。
在线人数,一路飙升,很快就突破了十万。
打赏的,送礼物的,不计其数。
他们,甚至在直播间里,挂出了一个二维码。
“感谢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支持!我们不求别的,只希望能凑够首付,有一个自己的家。大家的一分一毫,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我看着屏幕里那张丑陋的嘴脸,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原来,这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通过卖惨,博取同情,然后,众筹买房。
而我,就是他们用来祭天的那个“恶人”。
真是好一盘大棋。
小李在旁边已经气得说不出话了。
“林总,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我们公司的股价都要被他们影响了!”
“嗯,是时候了。”我关掉直播,拿起电话。
“喂,张律师吗?是我。上次让你准备的材料,可以发了。”
半个小时后,一份由我的律师团队发布的、带着公章的正式律师函,出现在了全网各大平台。
律师函里,详细罗列了林晚晚和陈阳捏造事实、恶意诽谤、侵犯我名誉权的证据。
包括:
林晚晚是如何通过不正当手段,从基金会获取我的个人信息。附上了基金会王经理的证人证言和亲笔签名的情况说明。我与林晚晚在咖啡馆的完整对话录音。是的,我录了音。在商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这点防人之心,我还是有的。录音里,清清楚楚地记录了她是如何提出借五十万的要求,而我又是如何拒绝的。根本不存在什么“承诺后反悔”。我与陈阳在办公室的完整对话录音。他那套“A轮融资”的奇葩理论,以及最后“莫欺少年穷”的叫嚣,一字不差。我与林晚晚奶奶的通话录音。证明了我是如何苦口婆心、仁至义尽地劝说,而不是像他们口中说的那么“冷血无情”。我过去十年,向各类慈善机构、贫困地区捐款的总额和明细。总金额,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最后,律师函严正声明:
要求林晚晚和陈阳,立刻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删除所有不实言论,并在全网公开道歉,澄清事实。
否则,我们将立刻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我的名誉损失和精神损失,共计……五百万元。
不多不少,正好是他们当初想“众筹”的十倍。
这份律师函,就像一颗重磅炸弹。
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场。
前一秒还在对我口诛伐罪的网友们,全都傻眼了。
录音,是最直接、最无法辩驳的证据。
当他们听完那几段清晰的录音后,风向,瞬间逆转。
“我靠!惊天大反转啊!”
“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我昨天还给他们打赏了十块钱!”
“这两人也太不要脸了吧?把别人的善良当驴肝肺,还反咬一口?”
“那个男的说的什么‘A轮融资’,我听得脚趾都抠出三室一厅了!普信男天花板啊!”
“林女士才是真的菩萨心肠啊!被这么恶心,还能那么有礼有节地跟他们讲道理。”
“支持林女士维权!告死这对狗男女!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之前骂我骂得有多难听,现在,骂林晚晚和陈阳的,就有多难听。
他们的直播间,被愤怒的网友们,用“骗子”、“滚出去”的弹幕,彻底淹没。
不到十分钟,就被平台官方,永久封禁。
他们挂出来的那个收款二维码,也被举报到失效。
据说,他们收到的所有打赏,平台都启动了退款程序。
偷鸡不成,蚀把米。
大概说的就是他们这种人。
事情发酵的第二天,我接到了陈阳的电话。
他的声音,不再有之前的嚣张和自信,充满了恐慌和哀求。
“林女士,林阿姨!我们错了!我们真的错了!求求您,高抬贵手,放我们一马吧!”
“五百万,我们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啊!您要是告我们,我们这辈子就真的毁了!”
我听着他惊慌失措的声音,心里没有一丝快感。
只有无尽的悲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现在知道怕了?”我冷冷地说,“当初在网上造谣我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后果?”
“我们……我们也是一时糊涂!被钱迷了心窍!”他急切地辩解,“林女士,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们这一次吧!我们给您道歉,给您磕头都行!”
“道歉?”我笑了,“你们的道歉,值钱吗?”
“我不需要你们的道歉。我只要一个公道。”
“法庭上见吧。”
说完,我直接挂了电话。
我不是圣母。
我的善良,很贵。
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消费的。
有些人,犯了错,就必须付出代价。
否则,他们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敬畏。
最终,林晚晚和陈阳,在开庭前,选择了庭外和解。
他们大概是咨询了律师,知道这场官司,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胜算。
和解的条件,是我提的。
他们需要以视频的形式,在全网连续一周,向我公开道歉,并澄清所有事实真相。视频不能删除,必须置顶。他们需要向我指定的慈善基金会,捐款五十万元。这笔钱,他们可以分期,但必须在五年内还清。如果逾期,我将立刻重新提起五百万的诉讼。五十万。
不多不少,正好是他们当初想从我这里“借”走的数字。
我不要他们的钱。
但我要让他们知道,想走捷径,就要付出代价。
他们想买房,可以。
用自己未来五年的收入,去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买单吧。
他们答应了。
或者说,他们别无选择。
很快,网上就出现了他们痛哭流涕的道歉视频。
视频里,他们声泪俱下地忏悔自己的行为,承认自己是如何利欲熏心,捏造事实,企图通过舆论绑架我。
那样子,比他们在直播间里卖惨时,要“真诚”多了。
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
评论区里,依旧是一片嘲讽和唾骂。
但这些,都与我无关了。
这场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生活,回归了平静。
只是偶尔,我还是会想起林晚晚。
想起那个在咖啡馆里,眼神清澈,笑起来有小梨涡的女孩。
如果,她没有提出那个过分的要求。
如果,她能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
或许,我们之间,会是一段佳话。
我会像一个真正的长辈一样,看着她成长,看着她结婚生子,为她取得的每一点成就而高兴。
可惜。
没有如果。
一步错,步步错。
是她自己,亲手毁掉了这份善缘。
几个月后,小李拿了一份新的贫困生资助名单给我。
我翻了翻,在最后一个女孩的资料上,停了下来。
女孩的照片,笑得很羞涩,但眼神很坚定。
资料上写着,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教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我拿起笔,在她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勾。
然后,我在资助要求那一栏,加了一行字。
“本资助为纯粹公益行为,不附加任何道德期待。受助人完成学业后,与资助人无任何法律及道义上的关联。请受助人专注学业,自立自强,无需寻找及感谢资助人。”
写完,我把文件递给小李。
她看了看,对我笑了。
“林总,您还是那么善良。”
我摇了摇头。
“不。”
“我只是,不想再给任何人,把我的善良,当成武器的机会。”
窗外,阳光正好。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依旧有很多美好的、值得被帮助的人。
我的善意,不会因此而枯竭。
它只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有锋芒。
它会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剔除那些腐烂的、贪婪的欲望,去温暖那些真正需要光和热的角落。
而这,或许才是我当初那个心血来潮的决定,最终教会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