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0万家庭数据揭示:父亲孕前肥胖,宝宝风险飙升
发布时间:2025-08-13 19:07 浏览量:1
转自:医学界
备孕绝非女性的“独角戏”,这项基于中国近900万家庭数据的研究显示,父亲的体重同样是决定后代健康的关键因素。
撰文 | 大林
在生殖医学与围产保健的临床实践中,一个场景再熟悉不过:当一对夫妇前来咨询,几乎所有的目光和建议都聚焦于准妈妈。从饮食营养到体重控制,母亲似乎承担了孕育健康宝宝的全部责任。然而,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准爸爸,是否在无形中“隐身”了?
父亲的孕前健康,特别是体重,对孩子的未来究竟有多大影响?近期,一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马旭、杨英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巍、刘步云团队合作完成的重磅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这项发表于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杂志,基于中国近900万家庭数据的研究清晰地指出:备孕,绝非女性的“独角戏”,父亲的体重同样是决定子代健康的关键变量(图1)。
1:文献首页
近900万家庭“大数据”: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浮出水面
这项研究的规模堪称“航母级”。它依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NFPCP)”,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追踪了8,787,096个中国家庭的亲子健康数据。研究人员精准记录了父母双方在孕前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并系统分析了其与自然流产、早产、出生缺陷、大于/小于胎龄儿(LGA/SGA)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深层联系。其目的,就是为了回答那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父亲的体重,到底有多重要?
“J”型风险曲线:过胖或过瘦,为何都是“双刃剑”?
研究首先证实了一个重要模型——“J型风险曲线”。这意味着,当父母的BMI处于健康范围(18.5-23.9kg/m²)时,子代不良结局的风险最低,如同曲线的安稳谷底。然而,一旦体重向两端偏移,无论是过轻还是过重,风险指针都会迅速上扬。
数据显示,即使只考虑单方因素,影响也已十分显著(图2):
当体重超标时:母亲孕前肥胖,会使“巨大儿”(LGA)风险增加40%;而父亲孕前肥胖,同样会使该风险增加22%。
当体重过轻时:母亲或父亲孕前低体重,则分别使“低体重儿”(SGA)风险增加36%和18%。
2:基于逻辑回归的父母孕前体重指数与不良出生结局风险之间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
这一发现如同一柄“双刃剑”,它提醒我们,在体重管理上,盲目追求“瘦”并不可取。无论是超重还是过瘦,都偏离了健康的中心点,可能为新生命的起点埋下隐患。
当风险“1+1>2”:父母体重异常的“协同效应”有多大?
如果说单方体重异常已经值得警惕,那么当父母双方的体重都“亮起红灯”时,风险便不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呈现出“1+1>2”的放大效应。
这种“协同效应”在新生儿体重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肥胖叠加:当父母双方均为肥胖时,后代发生LGA的风险激增70%(RR 1.70),远超单方肥胖的影响。
低体重叠加:当父母双方均为低体重时,后代发生SGA的风险则显著增加57%(RR 1.57)。
对于围产儿死亡这类最严重的结局,风险同样在叠加。当父母双方均为肥胖或均为低体重时,子代围产儿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7%和12%。这些数据雄辩地证明,在生命孕育的起点,父母双方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健康共同体。
从“母亲的责任”到“夫妻的功课”:孕前管理新视角
这项研究为临床实践和公众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推动备孕理念从“以母为本”向“夫妻共管”转变。临床工作中,应主动将准爸爸纳入备孕咨询与体重管理的核心范畴,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健康对子代未来的直接影响。相应的,干预措施也应“双管齐下”,为备孕夫妇提供共同的、个体化的饮食与运动指导方案,将备孕升级为夫妻双方共同参与、互相鼓励的“健康功课”。
总而言之,这项大规模研究为父亲在孕前健康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告诉我们,一个新生命的健康,始于父母双方共同的健康基石。在孕育的蓝图上,父亲的角色绝不应被忽视。
参考文献:
[1] Liu B, Zhao C, Yang Y, et al. Parental preconception BMI and risk of adverse birth outcomes in 8 million parent-child triad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China.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 Published online July 9, 2025. 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5)00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