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小世界杯的意甲联赛,为什么没落了?

发布时间:2025-08-13 19:04  浏览量:1

意甲七姐妹时期,曾有三支球队遭遇破产。

自从2002年11月母公司奇里奥破产后,拉齐奥便开始变卖所有值钱的球星以求苟活;帕尔马则是帕玛拉特,2003年年底宣布破产,然后球队不得已要甩卖球队的诸多球星来维持生计。

其实在没彻底宣告破产以前,这两支球队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已提前甩卖队内的一些球星,等到正式破产时,早已奄奄一息,苟活生存而已。

还有佛罗伦萨,2002年遭遇危机宣告破产,球队也是彻底滑落深渊。

造成这样的原因,与俱乐部的经营不善有很大关系。

这三支球队为了能在意甲赛场上有竞争力,是拼了命地购买球员,转会费非常高,且球员工资也是不断地往上涨。

那个年代,与现在相比融资环境是差不少。现在英超能够大肆烧钱,起码还有转、广告等一系列的商业合作推广,吸金的渠道较多,能使得俱乐部在频繁花钱的情况下还能够买人。

联赛转播费用、欧冠的奖金都非常丰厚,豪门整年的收入达到几亿元以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加上还有各大财团的涌入,背后有殷实的家底在那里撑着,这使得英超各支球队抗风险的能力是要强大许多。

而在那个年代,意甲还远没有说能够达到富裕的地步。经济环境不景气,融资渠道有限,要是大规模烧钱,这是不具备现实基础的。

球队要想规范发展,最好的模式还是量入为出,靠青训、合理的运营、控制薪资结构等方式来保证球队长盛不衰。

遗憾的是当年意甲诸多球队是太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了,单纯是为了烧钱,总想着买球星就能提升球队的战斗力。

殊不知那个年代,欧冠、联盟杯等赛事还没有现在这么兴盛,奖金也远不如现在这么多,不计成本地瞎搞,罔顾现实环境,到最后也只能没落。

无独有偶,电话门、受贿案等事件频发,也让意甲快速衰亡。

1997年,意甲就爆发过受贿案,恩波利队为了赢得比赛,准备贿赂光头裁判科里纳。科里纳刚正不阿,并没有答应,并且把这件事告知了裁判委员会,这事情发生以后,恩波利是众叛亲离,大家都知道他们干了这些事,足协、其它球队都对他们抱有意见。

最后球队发展也是越来越差,最终降级。

后来,意甲还接连爆发诸多问题。电话门之前,还发生过AC米兰、国际米兰的假账案,以及热那亚的假球案。

特别是热那亚的假球案,这事情当年闹得很大。当年他们是在意乙,为了能够赢球,是故意行贿威尼斯的人员,试图干预比赛。

被发现以后,热那亚被剥夺了晋级意甲的资格,还被罚降入丙级,这也是迭戈·米利托为什么会离开热那亚,后面加盟西甲萨拉戈萨的原因。

为了能让自己在高水平舞台上踢球,米利托也不得不离开热那亚转投别的球队。

直到电话门爆发,最后一根导火线彻底引燃,彻底让意大利足球走向了低谷。

短短不到十年时间,意甲急速没落,让人唏嘘不已。2006年意大利世界杯夺冠,如今看来也是回光返照,他们鼎盛时期最后的余晖。

回顾这段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国家足球联赛的衰亡它不是没有征兆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事情很早就已经暴露,只是那时候情况还不太恶劣,大家没有注意。

等到危机真正到来,想要再去弥补,就已经太迟了。病入膏肓,任何灵丹妙药都没办法再让意大利足球回归盛世。

在我看来,意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做好“风险评估”,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来规范这些俱乐部的发展。

像德甲那边有50+1的政策,它就挺好的,能够约束、规范许多俱乐部要良好经营,不能够大肆烧钱来让球队快速发展。

虽然这么做是有点慢,受限于50+1的政策,德甲很多球队都没办法通过财团引入、融资等方式让球队快速崛起,但是他们的基本盘是在的,会比较健康,相对比意甲要健康一些。

意甲这边就缺乏规范性,发展良好的时候疏忽了对于风险的把控。

这点也是前车之鉴,可以给当下的英超提供宝贵的经验。看着利物浦、阿森纳、曼城、曼联花巨资购买球星,大家也会担心英超以后会不会像意甲那样没落。

不过我觉得各位球迷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正如之前我已经讲过的那样,环境已今非昔比。现在这年代已跟那时候不同,融资、吸金的能力要比之前好很多。

赚的钱多,自然买球星也就不用太担心破产的风险,足球俱乐部已经走向了规范化。

像阿森纳这些年能够花钱买球星,也是得益于温格时代积累下来的良性资产。修建球场、小本经营数年之后,慢慢恢复元气,才有阿尔特塔现在豪迈的出手资本。

比起当年意甲,英超各支豪门目前还是挺稳的,利物浦、曼城、阿森纳等球队经营还算健康,并没有让财政陷入崩溃。

要想恢复元气,意甲这边不妨可以学一下英超,看看他们是如何发展。意识到自己问题,把曾经存在的缺陷改过来,相信意甲未来还能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