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玩火,菲外交部提中菲50年前约定救场,不料被自己人揭短
发布时间:2025-08-13 20:33 浏览量:3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祸从口出,不到24小时,菲律宾外交部紧急灭火,还搬出50年前中菲的一个约定。显然,黄岩岛碰瓷失败、美军基地暗桩浮动、中美关税战突然休兵,三股力量交织成南海局势的微妙转折点。
观察者网日前报道称,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访印时高调宣称,“若台海冲突爆发,菲律宾将不可避免卷入”,甚至抛出"撤侨防卫论",这不仅违背了菲律宾长期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更触碰了中国的红线。
中方第一时间提出严正交涉,直指菲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玩火”,并明确指出“地理相邻”和“侨民众多”不能成为干涉内政的借口,直接戳穿了菲方试图为介入台海问题找借口的逻辑。
此外,菲律宾国内也并不买账。最新民调显示,高达72%的民众反对政府卷入台海冲突,民众更关心经济民生而非地缘冒险。
面对中方的强硬表态和国内舆论压力,菲律宾外交部不得不赶紧出来“灭火”,重申1975年建交公报中的约定——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显然,菲律宾的“撤回”动作并非单纯的外交纠偏,而是对现实利益的权衡。
近日,在黄岩岛与解放军交锋惨败后,马尼拉突然发现其倚仗的两张底牌同时失效:美军印太司令部对事件保持沉默,而中国海警新型舰艇已实现对黄岩岛24小时立体监控。
更致命的是,华盛顿突然宣布关税问题上与中国再度休战90天,这个信号直接动摇了菲律宾"挟美制华"的战略基础。
其实,深挖小马科斯团队的表态时间轴,会发现其涉台言论与美军动向存在诡异同步。
在美军宣布扩建吕宋岛军事基地后一周,菲律宾国防部长突然声称"台海局势攸关地区安全";而此次总统发言前夕,美军刚完成在巴拉望岛的"海上战士"联合演习。
这种军事外交的"二重唱"揭示了一个危险趋势:菲律宾正试图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向台海方向延伸。
但马尼拉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反制决心,在仁爱礁"坐滩"军舰补给被切断、黄岩岛执法权彻底丧失后,其所谓"前沿部署"已沦为地理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马科斯的做法,菲律宾又出了个说真话的人,直接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马科斯政府荒唐举动的本质。
近日,菲律宾前总统发言人蒂格劳在《马尼拉时报》上发表了一篇火药味十足的文章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现任总统马科斯,痛批他在台湾问题上的无知和冒险行为。
蒂格劳毫不客气地指出,马科斯对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几乎为零,甚至不如一个小学生理解得透彻,而这种鲁莽的外交政策极有可能把菲律宾拖入一场“灾难性的冲突”。
蒂格劳一针见血地指出,马科斯之所以觉得菲律宾躲不过台海冲突,根本原因在于他把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附庸和傀儡”。
小马科斯上台后积极向美国靠拢,允许美军新增4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其中3个基地的位置,摆明了就是为美国“协防台湾”准备的。
蒂格劳警告说,如果台海局势恶化,中国极有可能在收复台湾前先发制人,对这些美军基地实施打击。
他建议马科斯好好学学他父亲老马科斯的外交智慧——1975年菲律宾与中国签署的协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尊重“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蒂格劳认为,马科斯的外交政策不仅愚蠢,还让菲律宾在亚洲乃至国际社会沦为笑柄。菲律宾海军和海岸警卫队时不时在黄岩岛搞点小动作,试图刷存在感,但国际社会根本没人当回事。
他甚至发出严厉警告:“如果中国哪天彻底失去耐心,强行驱逐菲律宾船只,我们的水手和政府雇员很可能会葬身大海。”
纵观全局,小马科斯此次“祸从口出”更像是一次试探性气球,而中方的强硬反应和菲方的紧急澄清,则再次验证了一个事实:台湾问题是绝对不可逾越的红线。
对菲律宾而言,与其在台海问题上投机取巧,不如将精力放在改善民生和区域合作上,这才是符合其根本利益的明智之选。
其实,蒂格劳的文章像一面照妖镜,揭穿了马科斯政府的短视与无能。菲律宾国内并非没有明白人,只是像蒂格劳这样的理性声音太少,大多数人仍沉浸在马科斯编织的“美国保护伞”美梦中。
接下来将是考验马尼拉战略定力的关键期。随着中国海警法修订案赋予更强执法权,驱逐舰开始常态化巡航南海相关海域,菲律宾的冒险空间正被急剧压缩。
小马科斯政府既想继承杜特尔特时期的对华经济红利,又渴望获得美国的安全承诺,这种"骑墙战略"在台海、南海议题的高压测试下已现裂痕。
中国外交部那句"以台制华注定失败"的回应,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预言——当解放军战机常态化穿越巴士海峡时,菲律宾才会真正明白,地理邻近从来不是干涉他国内政的理由,而是谨言慎行的警示牌。
换句话说,台海和南海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绝无妥协余地。蒂格劳的警告已经足够清晰——如果马科斯继续玩火,烧掉的将是菲律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