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传奇故事04
发布时间:2025-06-16 16:07 浏览量:1
上集说到起义军想冲出黄龙峡,被清军乱箭射回。这时清军又从两面冲杀过来,义军又饥又寒,疲惫不堪,阵脚已乱。海山心知危在旦夕,不禁仰天长叹。
突然,清兵阵上不战自乱。海山定睛望去,对面崖上黄龙洞口,两个道姑正不断向下投掷巨石,清兵死伤无数。海山见时机已到,急令杀出重围。
清军此时正慌乱一团,哪里抵挡得住,起义军杀开一条血路,向朝天宫奔去。义军此时十停人马已折损九停,还失去了石英、江河两位头领。
张之洞见追不上,便下令放箭。王三盛看见秦海山走在队伍后面,便射去一箭。这一箭正中秦海山左膀,他翻身落马,栽向神道旁的万丈深渊。
义军将士猛吃一惊,都以为海山必死无疑。谁料想火焰驹猛一扭头,一口咬住海山的腰带,把他提了上来,轻轻放到神道之上。
义军将士无不惊奇,立即跪下,叩谢火焰驹救命大恩。天梁、天柱赶忙跑过来,给海山拔箭裹伤,扶他上马。
义军进了朝圣门,驻扎在太和宫。几天之后,海山的箭伤渐愈,便和熊忠霸来到签房求签,商量军机。他们决定凭险固守,叫清兵不战而退。
军中缺乏箭支,海山想出用稻草人借箭的办法,乘黑夜把系着的一个个草人放下山崖。远看黑乎乎一排人,活像是到三天门劫营的农民起义军。
谁知清军早有防备,虽有锣响角鸣,却不放箭。后来,连那些放下去的草人也全被抢去。
海山十分恼怒,又听到清兵在山下高喊: “谢谢二哥,给我们战马送来草料!”这说明义军内部出了内奸,海山更加恼恨。
熊忠霸也很烦恼,他回到屋里,来回踱步。这时,他新近收用的侍卫邵金魁闪进门来,给他端来一杯热茶。
熊忠霸忽然想到一个计策,便带着邵金魁去找海山。
忠霸提议马上派人去偷袭,海山凝思片刻,同意让他率五百人去劫营夺寨。忠霸大喜,叫邵金魁去把忠云唤来。
忠霸他们一摸进敌营,便中了埋伏。危急之际,邵金魁除下一只袖子,露出一只右胳膊,领着熊氏兄弟向前冲去。
说来也怪,清兵见他杀来,都纷纷后退。忠霸、忠云紧跟着他,终于逃出重围,但那五百弟兄却无一生还。
三人逃了一程,突然被王三盛拦住了去路。王三盛哈哈大笑,命清兵齐喊:“送二哥!”忠霸顾不上答话,只低头快跑出去。
熊忠霸三人回营,跪倒在海山脚下。起义军一夜之间连连失利,直气得秦海山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忠霸一想到折损五百弟兄,自己罪责难逃,他浑身瘫软,抖成一堆,被弟兄们扶回卧室之后,就病倒了。
熊忠霸躺在床上,忆起以前风流快活的日子,想到今天餐风露宿,性命难保,不禁悔恨起来。这时,邵金魁又闪进来,见忠云不在,便走到床前。
邵金魁对忠霸说,哨棚谎报军情,昨夜两次失利,大哥已认定他是奸细,难逃一死,不如投降清兵。说完,邵金魁从怀里摸出王三盛的劝降信,交给了他。
忠霸看信上写着:“重修旧好,还兄之爱”,不禁大喜。他细想一阵,觉得归顺朝廷,不仅免死,还可做官,终于决定投降,便与邵金魁低声地计议起来。
第二天,熊忠霸去见秦海山。海山安慰了他一番,嘱咐他加紧防守,特别注意看好粮食。忠霸连连点头,一定同心合力擒住内奸,杀退清兵。
两人正说着,突然门被撞开,邵金魁一头闯进来,喘着大气跪下禀报:“大,大,大事不好!粮,粮,粮仓失火!”
秦海山听了,脑袋“轰”地一炸,险些昏倒!他一拍椅背,跳了起来,大喊一声:“天梁!敲钟报警,找人救火!”
天梁飞身而去。海山挂上宝剑,朝外就走。邵金魁本想乘机杀死海山,但见天柱紧跟背后,难以下手,只好老老实实尾随熊忠霸出来。
仓库是太和宫西边的三层,木板楼房,此时烈焰熊熊,火光冲天,救火的人围了一圈,就是拢不了身。大家眼睁睁地看着粮草燃烧,好不心疼!
突然,有位青年义军,提起一桶水往自己头上一浇,闪身冲进火海抢救粮食。人们认出他是秦天梁,当时就有不少人跟着浇湿衣服,冲入火海。
秦海山赶到火场,看着健儿闯火海,心中十分激动。突然,他看见门口一条火梁断裂,眼看砸将下来,就要大火封门,切断火海健儿的出路!他赶紧冲过去,伸手把火梁拖住。
火中健儿听到海山的呼喊,急忙闪身冲了出来。秦海山这才扔掉火梁,跳出火海。眼看全军大部分粮草化为灰烬,秦海山知道义军的前途险恶,不由热血攻心,“哇!”地一口鲜血吐到地上。
小天柱赶忙上前扶住。秦海山擦擦嘴,定定神,便吩咐:“快传朱老幺,追查奸细!”喊了半天也不见朱老幺的人影,到后来,人们才见他从茅厕里颠出来。
原来他刚喝了邵金魁送来的两杯酒,一下子就醉倒了,是人们的吆喝声把他惊醒;一睁眼见红了半边天,吓得他赶忙出来。
秦海山见朱老幺醉成这个样子,气得浑身打战,两眼冒火,一把抓住他领口,咬牙切齿地骂起来。
熊忠霸趁势一步跨上去,喝令把朱老幺捆起来。忠霸对海山说:“大哥,您身子不爽,由我来审吧!”海山苦着脸点点头,脚步踉跄而去。
熊忠霸把朱老幺带回驻地,马上秘密开审。
熊忠霸指责朱老幺私通清军,放火烧粮,吓得他瘫软在地,全身 冒冷汗:“我,做梦也没想到做奸细,我倒疑心…………”他斜眼瞅了瞅邵金魁。
熊忠霸一拍惊堂木,喝令用刑。邵金魁跪下替朱老幺求情:“二哥,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呢!念他辛苦操劳,就让他招个喝酒渎职吧!”
熊忠霸心知其意,便答应了。朱老幺本来认定邵金魁在酒里下了蒙汗药,等他喝醉背进茅厕,然后放火烧仓,现在见他为自己求情,竟消除了疑心,答应招供。
把写好的供词递给熊忠霸过目。熊忠霸看了,心中暗喜,便扔给朱老幺画押。
朱老幺不识字,要邵金魁把供词念一遍。当他听到供词上有“不慎违反军法,饮酒至醉,蜡烛倒地起火”等句,才放心握笔在供词上画了押。
熊忠霸正要宣布结案,邵金魁忽然又跪下说道:“这案大哥肯定会复审,就怕老幺熬不住酷刑,招了充当内奸,连累二哥。”忠霸一听,不免心慌,忙问如何是好。
邵金魁说,只要老幺肯借舌头,就能保住原供不变。朱老幺想到人家如此讲义气,自己应该让人家放心,便说:“我借!”说罢,他用力咬断舌头,把它吐在地上。
第二天,农民起义军全体将士集合,判决奸细。熊忠霸当众宣读供词:“罪犯虽然追随大哥起义,但心怀二意,给清军透漏了借箭、劫营的风声,放火烧毁粮草··”
朱老幺听了,真像当头劈下一个炸雷,把他震懵了。他愣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中了奸计!但他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只好低头忍受这奇耻大辱!
供词念完,秦海山十分气愤,便下令拉下去斩首。
朱老幺痛苦地向秦海山望了一眼,两行热泪“刷”地溅出眼眶!他又扭头怒视熊忠霸。突然,他一跺脚,眼睛猛一瞪,“嚓”眼眶瞪裂,滴出血来!
这两眼秦海山看得一清二楚,他稍微冷静下来,细细一想,蓦然感到此案有冤枉,慌忙仰头向太和宫山门外大喊:“刀、下、留、人!”
但是已经迟了。随着喊声,邵金魁和熊忠云已捧着朱老幺的人头来复令。秦海山一见,犹如万箭穿心,痛昏过去。
秦海山被亲兵救醒,见着场面猛吃一惊!他明白情势危急,便一跃而起,喝令大家收起兵刃。秦海山回到住处,想起乡邻好友被怨杀,内疚难忍,不禁伏案大哭。
秦海山和赵雄商议,眼下粮草已绝,牲口已杀光,此处已无法在守,只有突围这一条路了。
但是熊忠霸坚决反对突围。秦海山无法,只好让他把手下一百多人留下,自己带领八百多弟兄冲出去。
秦海山望着一杆红旗飘扬,八百义军挺立,威武雄壮,不由信心倍增,便吩咐准备献血为盟。
不一会儿,几位义军从伙房抬出一坛烧酒,几筐瓷碗。秦海山带头将剑插臂滴血入碗,然后端着一碗血酒,对天盟誓。
秦海山忽觉肚内饥饿难忍,想到义军挨饥受寒,心中很不好受。这时传来一声马嘶,他心中一喜,便朝马棚走去。
就在这时,张签师一闪向灵官殿溜去。此人原是张之洞的暗探,义军几次受挫,都是他捣的鬼。
邵金魁早已在灵官殿等着,一见他来,便交给他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突围,走三观。”这邵金魁就是古一彪,夺了哨棚,又扮成难民,做了熊忠霸的侍卫。
张签师等到天黑,便打开金殿大门,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拿了一叠黄纸,在迎门处将蜡烛一遮一放,给清军打起灯语来。
灯语传到了三天门清兵营里,张之洞当即派王三盛、吴嗣昌领兵增援三观,汤掷剑分兵两路扼守黄龙峡、百步梯和苍龙岭,已期一举歼灭义军。
秦海山来到马棚,便下令将火焰驹杀掉。义军听了,声泪俱下,都跪下为它求情。弟兄们情深难却,宝驹大恩难忘,海山长叹一声,出了马棚。
秦海山回到住处,想起兄弟们无以为食,心中十分难受,便又摇晃着疲乏的身子,来到赵雄的房门口。
只见赵雄正坐在床边,一只手端碗水,一手团着什么往嘴里塞。秦海山以为他找着吃的了,心中暗喜,便一步跨进门,问他吃什么。
赵雄猛一惊,慌忙把手中的东西丢进嘴里,硬挺着脖子吞下去,然后喘口气笑着说:“没吃啥!”秦海山再三追问,赵雄就是不说。秦海山有点生疑,便告辞转身走了。
赵雄见大哥走了,这才又倒一碗水。向怀里掏出一样东西往嘴里送,只见灯影一闪,秦海山飞身进来,抓住了他的手腕。
秦海山一看呆住了:师弟手中抓住的竟是一团棉絮。
这时,有位亲兵捧着一大团棉絮进来,笑着说这是弟兄们省下来叫他送来的。赵雄知道瞒不过海山,便笑着说:“好,待突围成功,老子非吃他三天大肉筵席不可!”
秦海山看到了兄弟们的红心赤胆,可他心里更像刀剜一样难受。他一言不发,迈步出门,又朝马棚走去。
秦海山来到马棚,给火焰驹磕了三个响头,谢过救命之恩,然后站起,拔出宝剑,慢慢地举起来。众人大吃一惊,扑过来跪下,拦着不让他动手。
海山这时手一软,宝剑掉在地上。就在这时,熊忠霸来了,他快步上前,刀一扬,马头“咕咚”落地,马身栽倒。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忠霸却放声大笑。
赵雄眼见马驹血溅马棚,十分愤怒,拔出腰刀要和他拼命。秦海山喝住赵雄,却忍不住满腔悲愤,扑在宝驹身上恸哭起来。
秦海山回到屋里歇息,突然火头军头目朱景华来报:凤凰池淹死一个人,水不能食!秦海山大惊失色,一把拉住朱景华,往外跑去。
东方已露肚白,秦海山从池中把那尸体打捞上来,仔细一看,竟是金顶击磬童子太化。
秦海山正在疑惑,王道总、张签师押着太真道童过来。张签师说亲眼看见太真昨夜把师弟太化推入池内淹死,现在要把他押去架火烧死。
天柱这时站起来,指着太华的脖子说:“这里有大人的指甲印,太化是被人掐死的!”秦海山一听心中明白,拔出宝剑逼问张签师,要他把事情说清楚。
张签师吓得浑身发抖,正要供出实情,这时,熊忠霸突然跑来,低声对海山说:“大哥,军情有变!”秦海山猛吃一惊,扭头对王道总说:“道总,你秉公而断吧!”说完跟随熊忠霸进屋里去。
王道总撩起道袍,擦擦头上的汗,吩咐道人把太真放了,然后同张签师赶快溜走。
屋里,熊忠霸低声说三天门清军又增兵了,还是不突围好。秦海山正色道:“突围之事已定,休要再劝!”
熊忠霸虽然讨了没趣,但他几天来烧粮草,杀宝驹,促成义军突围,昨夜张签师又害死了太化童子,害得义军不能饮水。
天刚亮,山上八百义军人人含泪吃了点马肉,对那锅汤水一口没喝,便匆匆上路了。
刚到上观,突然一声炮响,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一员清将正是王三盛。他哈哈大笑,劝秦海山快快投降。
赵雄大怒,大叫一声舞刀扑来。王三盛见他来势凶猛,勒马闪过一边,让部将“赛关公”裴昌迎战。
两人战了几个回合,赵雄等赛关公勒马回头、扬刀砍来之际,便一闪跳开,就地一滚,举刀就照赤兔马前蹄砍去。
赛关公大吃一惊,急忙一勒缰绳,那马前蹄腾空立了起来。
赵雄一跃而起,闪电一般挥刀去砍后蹄。只听“咔嚓”一声,那马后腿两断,赛关公栽倒地上,被赵雄取了脑袋。
秦海山乘势大吼一声:“杀啊!”率领义军掩杀过去。义军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清军抵挡不住,一直败退到中观。
忽然一声梆子响,从庙里杀出一彪人马,为首清将是鄢参将的侄儿鄢铁牛,使一柄生铁棍,重一百二十斤,煞是厉害。
赵雄机智地躲闪,让过鄢铁牛几棍,然后虚砍一刀,趁他举棍来挡,又挥刀立劈下来,把他劈开两半。
清兵见主将被劈,掉头就跑。王三盛也不阻拦,领头拍马退下三观。秦海山催兵杀来,早从观中飞出清将梁魁,挡住去路。
秦海山一个箭步冲上去,劈头就是一刀。那梁魁举枪相应,战无三合,觉得难以招架,便扭头退去。
秦海山并不追赶,哪知那家伙突然转身一扬手,一把飞刀直扑海山心窝而来。秦海山确镇静自若,伸出三个手指,轻轻地接住飞刀。
秦海山一扬手把飞刀又打了出去。梁魁慌忙伸手去接,不料海山跟着飞刀扑来,梁魁接住了飞刀,却被七星剑砍为两截。
义军雄威大振,一阵猛冲猛杀,霎时夺了三观,直逼飞来峰险关。追到观前,眼看就要闯入关去,没料到关上乱箭射下,溃逃的清军全被射死,义军也死伤小半。
秦海山下令强攻,无奈三次冲锋都被乱箭射回。他看见这里一夜之间增加了这么多清兵,便断定义军里有人透漏了风声。
脑海里浮现出几天来桩桩奇事,突然心中一寒,身子发麻了:自己的拜把兄弟竟然就是清军奸细!
秦海山想,清军用计,为何自己不能将计就计?于是,他抖擞精神,率领义军回师金顶,要巧布疑阵,捉拿熊忠霸,然后再回三观,杀出重围。
五百义军呐喊着杀上金顶,来到太和宫山门外,只见朝拜殿外一对铁旗杆上,一根上面挂着清朝龙旗,另一根挂着熊忠云的人头!
原来,早晨秦海山率领大队杀出山门,熊忠霸就宣布投降清兵。
他的话音未落,熊忠云一纵身跳了出来,叉腰高喊:“我死不降清军!有骨气的义军兄弟,站出来!”他这一喊,震撼人心,义军里一阵骚动,不少人就要站出来。
熊忠霸怕被忠云乱了军心,他一怒之下,一撒手使出绝招“杀手飞刀”,“刺、刺、刺”向忠云飞去。熊忠云一侧身伸手接住飞刀,大喝一声:“叛贼看刀!”便挥刀向忠霸砍去。
邵金魁乘忠云的刀砍入柱子拔不出来之机,带领几个亲兵抓住了他。熊忠云宁死不屈,骂不绝口。
熊忠霸恼羞成怒,提刀上前,亲手杀了胞弟,然后强迫义军兄弟相互捆绑起来,人人背上插着树枝,跪倒拜殿里,向朝廷请罪。
秦海山站在山门外,晓得熊忠霸已经投降了清军,暗恨自己晚来一步。这时熊忠霸从墙上露出脑袋,哈哈大笑:“请大哥息怒,小弟先走一步了!”
熊忠霸劝秦海山投降清兵,秦海山气得热血攻心,“喀嘣”咬断两颗门牙,大骂他忘恩负义,寡廉鲜耻。
五百义军也义愤填膺,指斥叛贼。秦天柱躲在师父背后,搭箭开弓,一箭射去,熊忠霸听到响声,急忙低头,被射中左眼,只听“哎哟”一声,当即倒在地上。
义军将士齐声叫好,秦海山高声传令:杀进太和宫,救出自家兄弟!五百义军一声呐喊,向太和宫冲去。
无奈宫墙太高,难以攀上,海山正要下令伐木造云梯,忽然一声炮响,从豆腐沟一线杀来几千清兵。前进无门,后退无路,义军形势十分险恶。
秦海山脱掉上衣,高举血旗,领着大家向拥来的清兵杀过去。王三盛见义军气盛,生怕自己手下兵勇损失太重,便下令让出一条路,逼起义军上分金岭。
秦海山明知这是条绝路,但眼下无路可走,只好先到金仙崖再说了。来到金仙洞,义军只剩三百,而且人人带伤。
王三盛带着清兵追来,义军多次冲杀,都被乱箭射回。王三盛连伤义军,十分得意,大笑着劝秦海山赶快投降。
秦海山知道今晚如冲不出去,一线生机也没有了。于是,他又高举血旗,领弟兄们向清兵冲杀过去。
恰恰这时,下起大雨来,义军能忍饥受寒、耐受伤口疼痛,又怎挡得清兵射来的排箭!又是一批义军倒地身亡,秦海山右膀也中了一箭,只得下令撤回。
清兵追来,把洞口团团围住,轮番大叫:“秦铁匠,快投降!”秦海山此时知道突围已经无望,不由得把血旗紧紧抱住,放声大
秦海山叫天柱把扫风剑在洞里藏好,严防落入清军之手,然后他语调沉重地对大家说:“弟兄们,我们是做狗,还是做人?”百名义军齐声应道:“做人!”
秦海山抖开血旗,高高举起:“今生不能报仇,来世一定血恨!走吧,宁死不降!”说完,他和赵雄领先纵身一跳,跳下百丈金仙崖!
守洞口的天梁和藏剑的天柱,眼见百名义军全部跳崖,大叫一声:“我俩也来啦!”腾身跃起,呼啸跳下。
天梁、天柱纵身跳下,只听“嘭嘭”两声响,刚好落在崖上两丛刺梅花上。他们摸到了万寿藤,便紧抓着往下溜。
脚刚着地,就被一个黑影搂着,天梁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长毛老道!长毛老道拉着他俩,躲过巡查的清兵,爬坡越涧钻草丛,终于离开险地。
长毛老道沉痛地说:“起义军只剩你俩,你们不要忘仇恨,为天下穷苦人谋生路!”天梁、天柱噙着热泪,拜别老道人,坚定地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