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女大学生景区遇害身亡!作案人才23岁有精神病史 警方通报回应

发布时间:2025-08-13 23:02  浏览量:2

那天下午,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拱桥边,穿汉服的女孩轻轻摇了摇头。

谁也没想到,这个再寻常不过的拒绝动作,会成为她生命最后的剪影。

对此,外交学院遇害女生同学发声:“我们考进来都要600多分,她本应有美好的前程,大家都很难过。”这场发生在景区的悲剧令人痛心!

2025年8月,南昌青云谱区的一则警情通报,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8月10日下午1点40分左右,八大山人梅湖景区附近,一个23岁、有精神疾病诊疗史的男子,拿着剪刀冲向两个年轻女孩。

其中一个女大学生没救过来,永远走了;另一个虽说脱离了危险,但这场噩梦怕是一辈子都忘不掉。

这事儿,扎得每个人心里都疼,也让大家不得不琢磨:精神病人该怎么管?公共场所的安全到底能不能靠得住?

家属哭得直不起腰,换谁都扛不住啊——那个花一样的女大学生,人生还没真正展开,就被这么硬生生掐断了。

同学说她在学校可活跃了,社团里总少不了她,对未来有好多想法,可现在,啥都没了。

出事那天,她穿着汉服,跟朋友在景区拱桥上拍照,多美的画面。

哪想到,一个看着像三十多岁的黑衣男(后来知道就是那23岁的嫌犯)骑电动车过来搭话,她不愿意搭理,就这么个再正常不过的拒绝,竟招来了杀身之祸。

那男的一下子就凶起来,掏出剪刀就刺。她朋友肺被扎了,还好路人帮忙,捡回条命。

可她呢,脖子上的大动脉被刺破了,血把汉服都染红了。

旁边人赶紧用她的汉服按住伤口,可血止不住,人就这么没了。

家属说“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痛,是剜心的。

官方说嫌犯有精神疾病诊疗史,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炸开了锅。

不少网友表示,精神不好不能成伤人的“挡箭牌”啊!可现实是,这类人的监管,一直是个难题。

他发病的时候会不会伤人?谁来判断?家里人、医院、社区,按理说这三方该拧成一股绳管好,可实际上呢,常常是各管一段,沟通不畅。

结果就是,有些可能伤人的患者,就这么没人管着流到社会上,成了不定时炸弹。这悲剧,就真的躲不过去吗?

还有部分网友问:精神病人的自由和大伙的安全,这线该怎么划?不能说因为有病,伤了人就没事,那对受害者太不公平了。

也不能让这些可能有危险的人,在人群里晃来晃去,让人提心吊胆。所以,赶紧把精神病人的动态管理机制建起来、完善好,真的不能再拖了。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以前是南昌的骄傲,多少人去那玩、留影。可这事儿一出,它的形象一下子就塌了,甚至成了悲剧的“帮凶”。

据知情人透露细节,出事前就有游客因为景区监控有死角,手机丢了找不着,可景区根本没当回事,没想着补全。

出事的时候,景区门口连安检都没有,剪刀这种能伤人的东西,就这么轻轻松松带进去了。园子里也没保安巡逻,眼睁睁看着人被捅,没人上前拦一下。

出事后更让人寒心,景区没第一时间把现场围起来,也没让游客赶紧走,还有不知情的人往里进。这么慢吞吞的,不是让危险更大了吗?

不过以上内容仅仅是知情网友一面之词,具体情况还得官方调查清楚情况为主!

但是景区是公共场所,保证游客安全是最基本的本分。要是监控不全、不安检、出事了反应慢,这些问题就像藏着的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

要是连这些最基本的安全关都守不住,谁还敢去玩?还谈什么“诗和远方”?

个人看法

管精神病人,家人、医院、社区得合力:预判危险、紧盯病情、必要时强制干预,这不是困住他们,而是双向保护,堵住监管漏洞才能少悲剧。

南昌案中,通报显示席某某有精神疾病诊疗史,太多网友关注其是否担责。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张晓彬律师解释,刑法明确:完全不能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经鉴定不负刑责,但需家属看管或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病人精神正常时犯罪,或未完全丧失能力者犯罪,都要担责,后者可从轻。

所以,“精神病”不是护身符。当前席某某已被抓,案件待查,大家盼官方给交代。更希望社会警醒:景区抓实安全,升级精神病人监管,切实保护女性安全。

逝去的女大学生应是警钟,时刻提醒安全弦不能松。愿每个说“不”的女孩平安,每个场所让人放心,悲剧不再重演,安全成生活底色。

信息参考来源:0.79 复制打开抖音,看看【九派新闻的作品】8月12日,# 警方通报19岁女大学生景区内遇害 ... https://v.douyin.com/HfiUeA8rDy0/ Q@X.zG 09/15 D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