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果然靠不住!看美俄谈判见曙光,立即9月赴美,会晤特朗普
发布时间:2025-08-14 00:00 浏览量:3
印度媒体13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总理莫迪9月将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或将会晤美国总统特朗普。
根据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辩论的临时发言名单,莫迪将在9月26日上午发表讲话。但印媒即称,莫迪主要目标其实是与特朗普会面,解决贸易和关税争端,并推动达成双边贸易协议。
看看吧,莫迪真是一点都靠不住,亲美的基因已经刻在骨子里了,即使被特朗普嘲笑印度是“死亡经济体”,被贝森特贬低为“在全球不处于重要地位”,也要想方设法与美国亲近,跟特朗普搭嘎上。
目前,特朗普给印度的税率是全球最高的,除了25%的基本关税外,又迭加了25%的惩罚性二级关税,达到了50%。迭加25%的二级关税的理由就是印度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俄乌冲突发生后,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切断了俄罗斯能源出口欧洲的通道。印度趁机从俄罗斯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购买原油,然后在国内精炼后转手高价卖到欧洲。在俄乌冲突这3年半,印度通过倒卖俄罗斯石油赚得盆满钵满,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
但不让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确实让莫迪有点左右为难。
按美国的要求不买俄罗斯的石油吧,本国的能源需求可能出现问题,同时每年还得损失几百亿石油转口利润,这可是一块轻轻松松就嘴的大肥肉啊。但如果不听美国的劝,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这额外的25%的关税美国是加定了,出口就会受阻,损失也不少。而且跟美国的关系可能要恶化,这多少让莫迪有点担心啊。
反正往左还是往右,印度都遭殃。不如跟中国学起来,跟美国硬气一回,顺便还可以加强一下自己的“强人”形象,。
印度外交部6日针对美国25%的二级关税发表声明,回敬美国“三个不”——不公平、不正当和不合理,声称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保护国家利益。强调说,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是为了确保印度的能源安全。这口吻好熟悉啊!
与此同时,印度还取消了防长辛格原定的近期访美计划。辛格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和美方洽谈之前的军购订单。据称,这批军购订单包括6架P-8I反潜侦察机、反坦克导弹和数量众多的装甲车等高价值武器装备。
据官方数据显示,在特朗普第一任的最后一年,印度从美国购买的武器激增,从620万美元跃升至34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印度第二大武器系统供应商。
估计特朗普也没想到,印度竟敢因为加税撕毁军火合同。
莫迪与美国贸易最大的冲突有两个,一个是禁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一个就是对美开放农产品市场。
目前,特朗普与普京将在8月15日就俄乌冲突举行面对面的会谈。如果会谈顺利的话,欧美国家有可能取消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就不应该是大问题了。美国对印度加征的25%关税随之会取消。
不过,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取消,俄罗斯就没必要低价卖给印度,转手到欧洲了。俄罗斯自己可以以市场价直接卖给欧洲,印度这笔石油转口费也就赚不着了。
但是,目前有一种说法,特朗普之所以决定与普京面对面会谈,是因为特使威特科夫误解了普京的意思,闹了一个大乌龙,把普京的“冻结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攻势”误解为“停止并退出赫尔松和扎波罗热”。
特朗普光顾高兴了,以为普京被自己的制裁吓着了,做出了重大让步,也没核实就对外公布了。后来欧洲质疑,白宫仔细一核实,发现出大问题了。
但是,特普会双方都确认了,地点也选好了,准备工作也做好了,只能将错就错,谈到哪算哪吧。这几天,特朗普的口风明显转向,已经将这次会晤定调中“试探性会晤”,试图降低外界对会谈结果的预期,避免打脸。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俄乌冲突结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印度继续购买俄油,这25%的二级关税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对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那更是莫迪的软肋。开放农产品市场,那等于封杀莫迪的政治生命。
美国的中期选举马上就要到了,特朗普想在未来的3年内顺顺利利地执政,必须赢得中期选举。而特朗普的票仓就是底层的白人农民,也就是俗称的“红脖子”。
因为中国的反制措施,将美国大豆订单全转给了巴西,导致美国豆农的大豆卖不出去,只能堆在粮仓里等着发霉变质生豆芽,已经让特朗普坐立不安,半夜三晚发文喊话中国帮忙,加增订单。
从特朗普跟其他国家达成的关税协议中也可看出,基本上都要求对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目的就是为了赢得红脖子的票仓。
但莫迪的票仓恰恰也是印度的农民。这就让莫迪非常难办。如果答应特朗普开放市场,自己就得下台,那与美国搞好关系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莫迪不是不想答应,是不能答应,也不敢答应,这是他的底线和裤叉子。
所以,莫迪即使9月访问美国,与特朗普谈判,也是生死难料的事情,除非做出重大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