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主流:改革英国党的崛起与英国政治的裂变

发布时间:2025-08-14 14:04  浏览量:2

5月27日,英国伦敦,改革英国党举行新闻发布会,奈杰尔·法拉奇发言。视觉中国供图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13日上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与欧洲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举行会谈之前,先会见了改革英国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

万斯与法拉奇共进早餐,后者称这次会面“很高兴能和老朋友叙叙旧”。

据英国《卫报》报道,法拉奇最近发起了为期6周的名为“英国无法无天”的活动,在活动中他暗示小偷小摸犯罪的增多与移民人数众多有关。他还呼吁英国废除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称该法案是“反乌托邦式的”。

另据美国彭博社8月13日报道,在现代史上,欧洲三大经济体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民调首次同时显示极右翼和民粹主义政党领先。其中,法拉奇领导的改革英国党自今年4月以来一直在多数民调中位居榜首。

2024年7月4日,英国举行脱欧后首次大选,工党时隔19年重夺政权,保守党则遭遇建党以来最惨重的选举失利。与此同时,激进右翼政党“改革英国党”异军突起,赢得14.3%的选票和5个议席,得票率跃居第三,较其前身脱欧党在2019年大选中的表现大幅增长12.3%,并首次进入议会。这一势头凸显极端右翼势力在英国政坛的持续渗透,也暴露出主流政党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依然未解。

改革英国党的议题选择

20世纪末以来,欧洲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转型,主流政党难以有效回应多元诉求,政党竞争愈发以议题为核心。边缘政党为突破资源劣势,往往聚焦被忽视的议题,以反建制立场提升其政治可见度,推动议题进入主流议程。这类“议题性政党”迅速兴起,冲击了英国工党与保守党主导的传统格局,绿党、英国独立党及改革英国党等相继涌现,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年来,议题性政党发展路径各异。绿党因内部分裂长期难有突破;英国独立党在实现脱欧目标后失去动员动力,迅速衰落。而2018年成立的脱欧党则成功转型——在英国完成脱欧后,于2021年更名为“改革英国党”(改革党),将核心议题转向严格限制移民。

如今,改革党已成为英国政坛上升势头最猛的议题性政党。它高调宣称要将2024年大选变为“移民选举”,提出冻结“非必要合法移民”、实现“零非法移民定居”等主张,包括强化边境管控、加快处理非法入境者、立即驱逐外籍罪犯等具体政策。尽管部分承诺缺乏可行性,但强硬立场有效激发了部分选民对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关切,展现出强大的议题动员能力。改革党借此成功提升政治影响力,成为继工党、保守党之后得票率第三的政党,凸显议题所有权在当代选举政治中的关键作用。

奈杰尔·法拉奇与改革英国党的政党形象

政治学者乔万尼·萨托利指出,政党形象是选民通过议题选择政党的关键中介。除政策取向外,具有“克里斯马”特质的领导人也深刻塑造政党形象。他们通过议题设定、宣传策略和个人品牌建设,将自身与特定议题绑定,吸引支持者。更进一步,部分选民的政治认同逐渐从政党转向领袖个人,形成“领袖符号化”现象。这一趋势在欧洲激进右翼政党中尤为明显,如勒庞之于法国国民联盟、海德尔之于奥地利自由党,以及奈杰尔·法拉奇之于英国独立党与改革英国党。

法拉奇是英国最具标志性的激进右翼人物之一,长期以反全球化、反欧盟和反移民立场活跃政坛。他于1993年参与创立英国独立党,凭借鲜明的疑欧言论迅速凝聚支持。2014年,他宣称“我希望欧盟结束”,助力独立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跃居英国第一大党。2016年脱欧公投成功后,法拉奇一度退居幕后,但于2019年组建脱欧党,2021年该党转型为改革英国党,他再度出任党魁。

无论在独立党还是改革党时期,法拉奇均采用民粹主义策略,将自己塑造为引领国家变革的“政治强人”。其个人魅力已成为政党核心符号,大量选民因认同他本人而支持其政党。2024年大选前,法拉奇重返前台,一周内推动党员人数激增50%至4.5万,使改革党民调支持率一度逼近保守党。他在竞选中强调“文化衰退”与移民问题的关联,主张强力限制移民,并在英国广公司7党辩论中赢得25%现场观众支持,成为最大赢家。

凭借法拉奇的影响力,改革英国党持续巩固其激进右翼形象,在反移民议题上牢牢掌握话语权。政党命运与其领袖深度绑定,凸显个人魅力在当代议题性政党崛起中的关键作用。

政党代表性危机与改革英国党的民粹策略

在西方代议制政体中,政党本应作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整合与表达多元利益。然而,随着政治日益精英化与程序化,主流政党趋向“政党国家化”——即被体制吸纳,脱离社会诉求。为争取中间选民,主流政党政策趋同,忽视边缘群体的经济困境与文化焦虑,导致代表性萎缩,引发深刻的政治信任危机,为民粹主义及激进政党崛起创造空间。

民粹主义政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获得政治机会。它们主张恢复民众主体地位,挑战精英政治话语,其支持者投票往往并非期待其执政变革,而是以抗议方式迫使主流政党回应其关切。

改革英国党在2024年大选中展现出鲜明的右翼民粹色彩。其竞选策略聚焦反移民议题:一是推出“英国已破碎,需要改革”的宣传视频,强化改革者形象;二是候选人持续释放强硬立场,制造舆论焦点,巩固议题主导权;三是精准锁定阿什菲尔德、克拉克顿等反移民情绪强烈的选区,集中投放资源,提升选举效率。

YouGov民调显示,改革党支持者以56岁左右、年收入3万至3.5万英镑的白人男性为主,67.2%未获大学学位,多数为未退休劳动者,且大量来自支持脱欧的保守党传统选民。这一群体在全球化与产业转型中处境不利,对移民冲击就业与社会资源深感焦虑,对主流政党的政策回应长期失望。

因此,对改革党的投票本质上是一种“抗议性选择”——选民借其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倒逼主流政党重视其诉求。改革党正是在保守党与工党的代表性断裂中,抓住移民议题与关键选民,实现了从边缘到主流的突破,成为英国政治版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21世纪以来,欧洲政党体系日趋碎片化,传统大党影响力下降,众多小型议题性政党借助民粹策略迅速崛起。它们常将反建制议题与魅力型领导人结合,通过大众动员扩大影响。2024年英国大选中,改革英国党及其领袖法拉奇正是凭借这一模式取得突破,得票率跃居第三,成为议会新兴力量。其成功为观察欧洲议题政治、民粹主义与政党变迁的深层互动提供了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