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掌管少林寺38年,私下生活到底有多壕,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
发布时间:2025-08-14 20:06 浏览量:3
你在寺庙所许之愿,全被大师达成了!
踏入释永信方丈执掌38年的嵩山少林寺,充斥着商业气息浓厚的景象。
恢弘的山门,整齐一致的武僧团,还有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早就与人们传统印象中青灯古佛、晨钟暮鼓的禅宗祖庭相去甚远。
而围绕释永信个人生活的争议与质疑,如同挥之不去的迷雾,其中最刺眼的标签莫过于一个“壕”字。
眼前这个自称六根清净、无欲无求的得道高僧,私下生活到底有多壕,那简直就是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的!
早在2015年,释永信就曾被实名举报“侵占少林资产、索要财物700余万元、包养并育有私生女”等种种罪行,还拥有双重户籍、多辆豪车。
这举报信一出,谁能相信啊?毕竟当时的释永可是曾公开表示“自己的月薪只有700块,工资几乎全部用来购买了法器”!
且不说这混乱的男女关系,就这拥有多辆豪车就是假的,他用啥买?用自己的700块钱工资吗?
再加上当时释永信得道高僧、吃斋念佛的人设,很多人对此都嗤之以鼻。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少林寺官方迅速回应,称举报内容完全不实,并指举报者是怀恨在心所以故意造谣的。
官方辟谣稳定了人心,让大家觉得高僧果然是高僧,是不会干出这样毫无底线的事情。
然而就在十年后,一则消息石破天惊。
7月27日,多部门联合调查确定:释永信涉嫌存在挪用项目资金、侵占寺院资产等刑事犯罪行为,并违反佛教戒律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或许是天道好轮回,十年前的回旋镖击中了释永信,还正中了靶心,这位人人敬仰的方丈彻底跌下了“神坛”。
随着释永信的商业帝国逐渐浮出水面,不断有人的爆料,大家才猛然发现他的“壕”早就体现在他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先说释永信身上的袈裟佛衣,虽然表面上看是和其他普通僧人的别无二致,实际上里面可大有门道。
就拿释永信在重大场合穿的那身“云锦袈裟”来讲,那可是专门定制的款式。冰蚕丝打底,缀着珍珠、玛瑙等七种佛门珍宝,光听用的材料就知道市场价不便宜。
当他穿着出席活动的时候,镜头怼在那些闪耀的宝石上,比佛前供灯还晃眼,活生生的把佛门当成了自己“走秀的T台”。
再说他手握的那串佛珠,看着就比普通佛珠有质感。
那是因为他的佛珠用的都是稀有材料,比如金丝楠木、黄花梨、血珀、小叶紫檀等,有钱都求不来东西。而他作为方丈却能轻而易举获得,可见一般。
既然穿的舒服了,吃食更是不能亏待自己。
虽然这位前方丈自称一日三餐都是简单的馒头稀饭,炒素菜,还冠冕堂皇的说寺庙里最反对的就是铺张浪费。
但单看他面相,把自己养的油光满面的,就知道他这话假了不少,指不定私底下是怎么“奖励”自己。
而据一位长期在寺庙里当义工的人透露,释永信壶里常喝的茶是名前雀舌茶,是香气极独特浓郁,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茶,价格足足有几万一斤。
单从这笔支出粗略一算最起码就得几十万起步。
闲暇之余,坐在自己的禅房当中,品一壶好茶,那和尚的生活简直美滋滋,更是和清贫沾不了一点边。
既然衣食都是极好的,那在住宿方面更是不能亏待自己。
义工说,释永信的屋子里有一张木床,用的是那种价值好几百万的老木料。还有屋内看似平平无奇的摆件,其实件件都价格不菲。
不但如此,自己睡的舒服了,也没忘记“提携”老家里的亲戚。
在释永信的老家里,有一个很大的宅院。他的母亲和哥哥弟弟住在那里,还都是本地村惹不起的存在。
而且他还想在老家复刻少林寺的荣耀。提出一户三万元的价格,想要买下同村村民的地皮和房屋建寺庙。
虽然最后无功而返,但足以能窥得他在钱财上是如何的豪横。
不但如此,说起住行,还得提提他的那些不得不说的风流故事。
没想到就算是和尚也逃不过一个“色”字。
释永信真的有不少的情人,甚至那些僧人们在私底下直接管他的那些人叫师娘。
而据一个知名记者透露,释永信就是个花和尚,曾经在郑州有两套小公寓,还养着两个女大学生。
虽然这件事情在2012年就被披露出来,但当时并未掀起波澜,因为围绕着释永信的花边新闻简直太多了!
直至今日释永信倒台,这条沉寂十四年的指控终于获得现实回响。
最后到了出行上,那更是有的讲头了。
释永信名下的豪车足足要有十多辆,百万级别的更是比比皆是。
十年前的举报中,释永信解释称是为了寺院僧人出行方便。但到了如今再回过头看,真是毫无说服力!
除此之外,释永信在少林寺的日常出行中,还会有一大群人在他身边服侍。
估计是袈裟用材太珍贵了,那珠宝压得他走不动路,所以身边还得有俩小僧人替他提着僧袍。甚至连老僧人见到他都得跪拜。
对此,释永信显得异常淡定,仿佛对别人的双膝跪地早已见怪不怪了。
衣食住行都堪比古时候尊贵的皇帝,甚至还更加的奢靡!
到这里大家才明白,原来释永信说的月薪700元只是他的底薪啊,害怕过得太苦,给自己的高额“提成”那就是常人难以想象到的。
但一个僧人过得如此奢靡,他的钱财又是从何得来呢?
其实细看他所一手创造的商业帝国就完全不会疑惑了,不得不说,释永信当真算得上是商业奇才。
当时的他主张的理念就是寺庙商业化。
释永信在看到《少林寺》的红利之后,主动出击组建了专业出演的武僧团,迅速捞到了第一桶金。
随后的他更是肆意的扩充商业版图,主导注册了足足795个商标,成立18家关联公司,成功打造了独属自己的“门票+演出+文创”商业帝国,光是年营收都得在几个亿。
不但如此,少林寺也充斥着商业气息,到处都有功德箱,甚至还进阶成电子版的,真是与时俱进,生怕少捞香客一笔钱。
而且分级消费的项目更是比比皆是。从300元的平安香再到1988元的VIP定制香,信仰套餐明码标价,就好像花的少,信仰也得低人一等。
这些钱财都源源不断流入给释永信,让他牢牢地攥进手中,以至于被心中的欲念蒙了双眼,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有人说他渡了少林,有人说少林渡了他。
或许两者皆有,当古老的信仰驶进了现代的湍流,掌舵者该如何在普度众生的使命中,守住那叶名为“初心”的扁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