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退缩》:冰球赛场上的青春之歌

发布时间:2025-08-14 20:41  浏览量:2

我想,《不再退缩》最大的价值就在这里——用刘星榆的故事,给现实中所有平凡的女孩一份向前冲的勇气,一份不认输的斗志。

冰球赛场上,比赛进入了最后关头的角逐。一阵紧张、安静的等待过后,选手刘星榆以关键一球,为自己的球队赢得了比赛。全场爆发的欢呼声里,她昂首而立的身姿与倔强炽热的目光,点燃着赛场,亦感染着银幕外的观众……

这是8月10日全国公映的电影《不再退缩》的开场一幕。在大片云集的暑期档,电影院里恢复了曾经的喧闹,动作、战争、喜剧电影轮番上阵,而笔者却被这部现实题材的《不再退缩》打动了。影片由齐星执导并担任编剧,潘斌龙、侯佳音、左小青领衔主演,故事满含温情和梦想,有滋有味的东北风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点燃了观众心底久违的热血。

影片讲述了黑龙江一个四口之家的励志故事。因为车祸意外失去了热爱冰球的大女儿后,父亲刘中华强忍悲伤,竭尽所能,助力小女儿刘星榆走上赛场。尽管,父女俩下定决心,也拥有过人的毅力和迎接困难的准备,但是在追梦路上遇到的挫折与打击,远比预想中的更猛烈。

虽然是一部表现小人物追逐梦想的电影,可是《不再退缩》并没有像过往的同类型影片一样着力渲染胜者的荣耀,去熬制“有志者事竟成”的鸡汤,而是以厚重而又锋利的笔锋,让观众看到一位身体有缺陷的平凡女孩,在成长与追梦路上遇到的种种阻力与内心世界的波澜。

在梦想萌芽的时刻,刘星榆与家人面对的是要忍痛治疗跛足的决定——父母的心疼与不忍,女孩的坚强与笃定,都令观众揪心又感动;而当刘星榆终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训练时,寻找能够接受她的教练与球队,又成了父女俩的难题——父亲刘中华带着女儿,在寻访教练的过程中四处碰壁,饱尝傲慢、轻视、冷眼甚至是奚落、嘲讽;找到崔教练、加入他的球队之后,刘星榆面临的困境并没有结束,队友的排斥、训练的挫折,以及内心的犹疑与迷茫,都是她前行路上必须克服的挑战。

而我们看到,银幕上,从看冰球比赛时为中国队加油呐喊的小女孩,到不断克服身体和心理双重挑战的少女,刘星榆终于凭借超出常人的努力,站上职业冰球赛场,完成了成长的蜕变。刘星榆的成长路径,既体现了个体女性面对身体障碍时的勇气与韧性,也展现出体育运动赋予女性的力量感和价值认同。

在刘星榆的成长主线之外,家庭与亲子关系同样是电影叙事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通过刘星榆与父亲刘中华的新型亲子关系的描写,展现了父女两代人之间“平等尊重”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新图景。刘中华从不以传统权威式的威严父亲角色对待女儿,也没有用怜悯的视角看待女儿的残疾,而是始终相信她拥有与常人一样甚至更强的潜力。他一直把女儿当做一个有自我意志的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不仅亲自陪同女儿身体康复,更通过心理上的治愈鼓励和支持刘星榆克服“心魔”,为女儿搭建出一个毫无顾忌向前奔跑的道路。

由左小青饰演的母亲李玉蓉则代表着家庭中另一种温柔的力量。她与丈夫、与女儿有争执与摩擦,但爱与理解始终是底色。影片在呈现亲子、夫妻关系中,也引导公众反思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与相互支持的可能性,鼓励中国家庭的父母采取一种更加积极向上、平等尊重的家庭养育方法。通过刘星榆的成长轨迹,影片传递出积极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正的爱,不是严苛的命令和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深信不疑的支撑;真正的托举,不在于替她走路,而是在她摔倒后依然创造条件,可以让她有底气靠自己站起来。

最终,不完美的起点与路途上的荆棘,化为冰球赛场上的青春之歌。当刘星榆在赛场上赢得关键一分、引爆全场欢呼时,她的胜利早已超越了个人的“逆袭”。 而电影所传递的励志精神内核,也不仅限于竞技体育的精神,而是更广义的自我实现与女性主体性的觉醒。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刘星榆的演员侯佳音为完成这一角色,在正式开机前一个多月就提前进组,接受严苛的冰球特训。因冰鞋硌脚导致双脚磨破,与专业运动员对抗而摔得浑身淤青,面对重重困难,侯佳音依旧勇往直前。这份敬业精神,也为影片赋予了更多真实和力量。这力量来自电影故事中平凡的父女,也激励着每一个在现实中拒绝退缩的女性。

我想,《不再退缩》最大的价值就在这里——用刘星榆的故事,给现实中所有平凡的女孩一份向前冲的勇气,一份不认输的斗志,哪怕命运给了你们一条落在人后的起跑线,一段充满伤痛的童年,但是只要内心不退缩,坚定地冲出去,就可以成为人生的强者,因为强者的定义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超越自己。正如导演齐星所说:“我们讲述的不是英雄的故事,而是一个个平凡家庭的努力与希望。他们或许沉默,但从不退缩。”

监制/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