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中国劝,巴基斯坦元帅在美国语出惊人,难怪莫迪不肯放过巴方
发布时间:2025-08-14 22:29 浏览量:3
最近,印巴之间的火药味又浓了起来。原本以为5月份的印巴冲突过去后,双方会稍微消停一阵,但没想到局势反而更紧张。引发这波新一轮舆论风暴的,不是边境上的枪声,而是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元帅在美国放出的“惊天狠话”——要是巴基斯坦面临毁灭,就“摧毁半个世界”。
这种说法不仅把印度气得跳脚,就连一向对军事言论不敏感的美国媒体,也罕见大篇幅报道。
中国这边也有点尴尬,毕竟一直在劝两国冷静。那穆尼尔为什么要这么说?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更大的局势变化呢?
要说最近南亚最抢镜的人物,穆尼尔元帅绝对能排上号。作为巴基斯坦陆军最高指挥官,他不仅手握实权,还在印巴冲突中赢得了军方内部的巨大声望。
5月份的空战,虽然双方各说各有理,但在巴基斯坦国内,穆尼尔的表现被看成是“扳回一城”,这也为他之后的一系列外交动作铺平了路。
6月中旬,穆尼尔第一次访问美国,场面相当风光。特朗普当时亲自参加晚宴,美方给了几乎最高规格的接待。这在巴基斯坦国内被视为一种“外交胜利”,甚至让印度媒体都酸溜溜地批评美国“偏袒巴基斯坦”。
不过,从那次访问之后,美巴关系确实有了明显升温的迹象,不仅军事沟通多了,连贸易、能源合作也在推进。
然而,不到两个月,穆尼尔又一次飞到华盛顿,这次却没了上次的热情场面。美国防部长没有现身,总统也没露面,接待他的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
双方聊的内容很“干巴”,主要是反恐和一些常规军事合作话题。显然,这次美方的态度更克制,更多像是一场礼节性会晤。
值得注意的是,穆尼尔此行的公开日程里,还有一个针对巴基斯坦侨民的宴会,就是在这场宴会上,他说出了那句震惊全球的话——如果巴基斯坦面临毁灭,就要“摧毁半个世界”,并威胁一旦印度上游水坝建成,就会用导弹全部炸掉。
这样的说法,在外交场合几乎闻所未闻,尤其是来自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军方最高长官。
这种强硬姿态,很可能是有意为之。巴基斯坦一直担心自己在国际战略中的存在感被削弱,而频繁访美就是想强化这种存在感,顺便在印巴关系中增加筹码。但问题是,这种方式能不能换来实质好处,还真不好说。
穆尼尔的这番讲话一传出,印度立刻抓住机会大做文章。印度官方指责巴基斯坦进行“核讹诈”,并强调不会被这种威胁吓倒。
同时,印度空军司令罕见宣布,在上一次印巴空战中击落了5架巴基斯坦战机。这种说法明显是为了配合舆论战,把印度塑造成“受害者”,同时提升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印度媒体更是借机把巴基斯坦描绘成一个“不负责任的核国家”,强调巴基斯坦核政策的“不稳定性”,暗示国际社会应该对此保持高度警惕。虽然印度自己也有核武器,但在外交话术上,他们努力把自己包装成“克制的一方”,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道德高地。
西方舆论方面,反应可以说是又惊讶又批评。一些美国媒体罕见用整版报道这件事,甚至有评论称穆尼尔的表态“比普京还夸张”,属于“极端化核威胁”。
不少分析指出,这种言论是在用核武器绑架全世界,是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一种挑战。
还有西方的中立评论提醒,外交场合的发言应该谨慎、克制、建设性,尤其是核国家高官更不能随意释放攻击性信号,否则会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国际社会长期遵循的“核威慑是防止战争,而不是挑起战争”的原则,被穆尼尔的讲话彻底突破了。
这种局面对巴基斯坦来说并不乐观,一旦国际上开始质疑其核政策的稳定性,不仅可能遭到更多外交孤立,还可能在经济、军事援助等方面受到牵制。
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核国家的“不稳定形象”,都会被放大到极致。
虽然穆尼尔的讲话引发了争议,但这次访美的背景也值得关注。特朗普政府近年来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态度出现了调整。拜登时期,美国倾向于拉拢印度,把巴基斯坦放在次要位置。
但现在,特朗普明显在策略上“踩印度、拉巴基斯坦”,至少在表面上表现出更多的互动。
这次穆尼尔访美期间,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俾路支解放军”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这个组织长期在巴基斯坦境内活动,巴方一直指责印度是背后支持者。
美国在此时给出定性,无疑被巴基斯坦视为一种政治安抚。与此同时,美巴还在推进页岩油气和矿产开采合作,这些都是过去几年少有的突破。
不过,这种升温未必是基于长期信任,更可能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中做的短期平衡。印度虽然是美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在一些问题上与美方并非完全一致,比如贸易摩擦、俄制武器采购等。
而巴基斯坦的地缘位置、反恐作用依然具有价值。对美国来说,保持与巴基斯坦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在南亚同时施加影响力。
问题在于,巴基斯坦这种主动靠近美国的策略,能否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保持平衡?中国一直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在基础设施、能源和安全等领域都有深度合作。
若巴方在军事安全问题上过度向美国倾斜,不仅会影响中巴合作的信任度,还可能让自己陷入被美方利用的局面。
更现实的风险是,如果印巴因这类言论再度爆发冲突,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地缘安全压力。无论是边境安全还是“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都会受到冲击。对巴基斯坦来说,这种高调的核威胁,也许能短期内赢得国内的掌声,但从长期看,反而可能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更被动。
穆尼尔的“摧毁半个世界”言论,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印巴、美国以及整个国际舆论场的敏感神经。它让巴基斯坦在短时间内重新站上了国际聚光灯下,但这束光未必全是正面的。
对于印度来说,这是一个塑造“受害者”形象的好机会;对美国来说,这是一次检视和利用巴基斯坦的契机;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真正的问题是,这种高调的核威胁会把南亚局势带向更安全的方向,还是会推向不可预测的深渊?答案,恐怕很快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