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记忆】乌鲁木齐大事记:清朝(乾隆24年~乾隆26年)

发布时间:2025-08-15 08:00  浏览量:2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六月 乌鲁木齐所收马骡被贼驱入博格达山,副都统舒景阿等派官兵追至木垒河源,贼弃其什物向萨拉托海逃走。

同月 努三查核乌鲁木齐屯田牲畜倒毙为数过多。谕令察勤惰以定功过。

八月 哈萨克牧民以马数千到乌鲁木齐交易。

十一月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提督阎相师等领官兵5000名赴乌鲁木齐,办理屯田事宜。

同月 清廷派侍卫安泰以副都统衔总理乌鲁木齐屯田和贸易事务。

同月 乌鲁木齐屯田积贮,修建仓库24间,堡1座。

是年 在乌鲁木齐“南山之阳”(即今乌鲁木齐南山小渠子、白杨沟一带)设马场,后又陆续设置牛场、羊场。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正月 清廷令陕甘两省拣选满州道员1人,同知、通判、州、县4员,县丞杂职8员来乌鲁木齐。道员总办收支各屯粮饷,同知等官分办各屯粮饷。

三月 安泰奏准,调巴里坤兵丁900名来乌鲁木齐开垦,清廷令舒赫德在南疆调齐索伦兵300名前来乌鲁木齐。

同月 清廷令陕甘总督吴达善于甘肃选良医2名,并各种药材,送至乌鲁木齐备用。

同月 哈萨克首领阿布勒巴木比特、阿布赉等遣呼图拜、阿塔赉至乌鲁木齐,恭进马匹,并求入觐,恩旨派侍卫萨木坦护送入京。

五月 陕甘总督杨应琚奏请,因乌鲁木齐管理地方粮饷的人员自不可少,设同知1员,通判1员、仓大使1员,并设巡检2员分驻昌吉、罗克伦,统由哈密兵备道管辖。同月 乾隆皇帝谕令内地民人前来乌鲁木齐种植或贸易。

八月 乌鲁木齐驻扎大臣及官员颇多,清廷决定安泰、定长、永德为总办,列名具奏,其余大臣侍卫等俱照领队大臣例,各指与一处专管之事。

九月 由哈密库车等处调来乌鲁木齐2万只羊,搭放官兵粮饷。

同月 乌鲁木齐选出500峰骆驼,供伊犁屯田之用。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二月初七 由乌鲁木齐调办饷知县1员、县丞1员,又屯田马1000匹,及籽种、口粮、农具、贸易缎匹、盐菜银两,令总兵金梁带领至伊犁。

六月 乌鲁木齐至乌里雅苏台新设台站18处。西路递送一应事件俱由乌鲁木齐分发。

同月 乌鲁木齐至伊犁共设21台。每台马兵5名,人给马2匹,绿旗兵15名,人给马1匹,每台驼4峰。托克托以东归乌鲁木齐管辖。

同月 参领范时授由乌鲁木齐送羊1.3万只全抵伊犁,被加恩授为头等侍卫。

八月 副都统衔总理乌鲁木齐屯田事务的安泰奏报,乌鲁木齐有屯田绿旗兵3000名,收获粮食甚多,除足敷兵丁口食外,尚有余积,请以2000差操,1000屯田。清廷未予同意,令兵丁家口陆续迁往,并招募内地无业流民前来垦种。

九月 乌鲁木齐屯田5村(原为4村,后增设1村)入仓大小麦共4.59万石,是年,以昌吉所产硝、特纳格尔所产磺配造火药,尚属可用。

十月 由肃州、安西、高台等处先后募民300户,送往乌鲁木齐屯田。

十一月 乌鲁木齐试种胡麻成功,并榨油供本地军民食用。

十二月 陕甘总督杨应琚奏准,乌鲁木齐至哈密各处军台添盖塘房羁守遣犯。

同月 各省发往新疆的人犯,概停分发辟展(鄯善),一律解送乌鲁木齐酌量安排。

资料来源:《乌鲁木齐市志(总类)》1994年10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