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致电挪威大臣,询问诺贝尔奖提名事宜,大臣当场愣住

发布时间:2025-08-15 08:29  浏览量:2

“毫无征兆地,当挪威财政大臣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正在奥斯陆街头步行时,特朗普打来了电话。他想要诺贝尔奖,还顺便聊了聊关税。” 挪威《经济日报》的这则报道,把美国前总统的 “诺奖执念” 再次推上国际头条。这场突如其来的通话,暴露了特朗普对这份荣誉的执着。

斯托尔滕贝格的身份本就充满戏剧性:前北约秘书长、现任挪威财政大臣。这个横跨军事与经济领域的履历,让他成为特朗普眼中合适的 “沟通桥梁”。据挪威媒体披露,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向他提及诺奖提名,而此次通话的时机耐人寻味:正值特朗普计划与挪威首相约纳斯通话前夕,关税谈判与诺奖请求被硬生生塞进同一通电话,形成了诡异的议程混搭。

斯托尔滕贝格的回应相当谨慎,仅承认通话聚焦 “关税与经济合作”,对诺奖话题讳莫如深,但白宫官员的在场却暗示了事件的真实性。这种 “公事夹带私货” 的操作,让外交通话沦为个人诉求的渠道,难免让挪威方面感到尴尬。毕竟,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权虽覆盖各国政要,却从未被如此直白地 “索要” 过。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向来充满争议,但提名流程始终保持着学术性的低调。根据规则,仅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议长、最高法院法官等少数群体拥有提名权,且提名过程严格保密 50 年。特朗普的 “直接致电”,相当于打破了这层潜规则,将私人欲望赤裸裸地摆上外交台面。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 “前例执念”。特朗普曾多次在社交媒体抱怨:“无论我达成多少和平协议,都拿不到诺奖,但人民心里有数!” 这种对比指向奥巴马。后者在 2009 年上任仅 9 个月就获奖,被特朗普视为 “名不副实”。但诺奖委员会向来抗拒政治施压,2019 年特朗普政府推动朝鲜半岛对话时,也曾传出提名呼声,最终却不了了之,或许正是对这种 “政治操弄” 的隐性抵制。

此次致电挪威的深层逻辑不难理解:挪威议会负责任命诺奖委员会成员,特朗普显然认为通过政府渠道施压能增加胜算。但这种行为恰恰触碰了诺奖的核心价值,它表彰的是 “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而非权力运作的产物。

通话内容的混搭更显荒诞:一边是严肃的关税谈判,此前美国与挪威在木材、海鲜贸易上存在长期摩擦,一边是私人化的诺奖请求。这种 “公私不分” 的外交风格,让挪威政府陷入两难:既想在经贸问题上争取有利条件,又不愿被卷入美国的国内政治表演。

斯托尔滕贝格的模糊表态,实则是一种外交避险。作为北约前秘书长,他深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既不想得罪这位擅长公开施压的政客,又需维护诺奖在挪威人心目中的神圣性。毕竟,诺贝尔是瑞典人,但和平奖由挪威评选,这份 “荣誉管理权” 早已成为挪威的国家名片,没人愿意让它沦为国际笑柄。

此次通话更值得玩味的是时机:正值他即将与普京举行阿拉斯加会晤之际。在试图推动乌克兰停火等 “可能影响和平进程” 的事件节点,主动提及诺贝尔奖,难免让人联想这是否是其 “政治表演” 的一部分:既想通过外交动作塑造 “和平缔造者” 形象,又想通过对奖项的关注,提前为自己的 “成果” 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