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卖掉房子,是“蠢”还是“明智”?内行人一语道破:现在明白

发布时间:2025-08-15 08:51  浏览量:2

“手上三套房,感觉这两年工作不顺,供房压力山大,现在该不该卖掉?”朋友发来消息,表示自己特别焦虑。

其实,现在有不少家庭有类似的纠结,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针对他的问题,曾经的首富——王健林近几年的言行举止,想必有更大的参考性。

01.内行人老王一语道破

王健林在楼市摸爬滚打多年,然而两个月前,他却大手一挥,直接以500亿抛售48座万达广场。

但值得一提的是,抛售的万达广场,相比2023年,缩水高达65%,简直就是@地板价甩卖”。

当然,这翻操作也在楼市里激起了千层浪,不禁让人疑惑,为啥他这么着急变现呢?

其实核心还是在万达的债务上,公开的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万达商管负债总额高达1375.61亿元,但是,账面上现金只有115.77亿元,年内到期债务缺口高达187亿。

这样的现金流对比高负债,不难理解王总着急变现的操作,说白了,再值钱的资产,也得先换成钱保命。

另外早在17年,王健林就说过:“房地产周期性太强,各地政策风险大。”

如今来看,这话简直就是一语中的,比如当前的楼市,7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除北京微涨,其他三个一线城市都出现了环比下跌。大城市如此,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再看看二手房情况,7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77%,同比下跌7.32%。其中一线环比下降0.61%,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84%和0.77%。

中指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可能下降6%以上。

02.普通大众手里的房子是卖是留?

楼市加速分化,留不留房,不能一刀切,还得算清三笔账:

第一笔账:“流通账”。

三四线城市卖不动了,很多想变现都难,早在17年,王健林就开始抛售西双版纳、南昌等三四线城市的文旅项目,现在又在清仓万达广场,说白了,就是要远离流动性差的资产。

比如中西部非省会城市,或者是人口不断流失的地方,变现会更难。

第二笔账:“成本账”。

房贷、物业费、房子的折旧费、未来的房产税等等,这些持有成本就像一个无形的漏斗,不断消耗着你的钱。

比如二线非学区房,非核心区,市价200万,月供8000,出租只回4000,一年算下来净亏近5万。

如果这房子不能实现年涨幅3%,拿手上就是慢慢“失血”。

第三笔账:“趋势账”。

如今人口总量持续下降,城市化率接近尾声,商场空置率不断上升,电商、出口受阻都冲击着实体,王健林都已经果断转向轻资产运营…

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顺势而为才能有机会,普通人的房子也要跟上去趋势,以后,老旧小区、远郊大盘、商业公寓,这些房去哪找接盘侠?

另外,除了算清这三笔帐,你卖不卖房,还得看你目前的情况,

如果你也像万达一样,债务压力山大,降价卖房就是“自救”。

比如有的人,月供占收入的80%,这种情况,咬牙止损好过以后陷入断供。

但是,如果手上现金流充足,而且房子又在大城市核心区,那就再观察观察。毕竟咱们不像王健林,卖了300座万达广场和文旅、体育项目,他还有家族信托,说啥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咱老百姓不同,没信托,没兜底,所以说啥都得给自己留个“保命房”,自住刚需、核心地段房子出租有净收入,可不能轻易卖了。

总之,当楼市的潮水退去,该不该卖房,还是得好好看自己的实力和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