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需要掌握哪些急救技能?如何报名培训?沈阳市红十字会专家传授“生命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5-08-15 08:47  浏览量:2

前几天,一则“沈阳11岁女孩用海姆立克法救回窒息女子”的新闻温暖全城,小女孩在餐馆里用急救技能化解了一场生死危机。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急救知识技能不仅是专业医护的必修课,更是每个普通人的“生命盾牌”。

同时,在百姓对生命意义持续探讨的热潮中,遗体与器官捐献成为了近年来社会瞩目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这种特殊方式留下“生命礼物”,点燃他人重生希望,也让“逝有所献”成为一种撼动人心的社会风尚。

8月14日,沈阳日报与市政府办公厅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士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间,就应急救护常识及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相关政策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

本期嘉宾:沈阳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 王楠;沈阳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 李玲;沈阳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 金铂潇;沈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 贾庆丹

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有多重要?

日常生活中,意外风险无处不在,且多发生于家庭、社区、学校、商场等非医疗环境,许多突发意外(如心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严重出血、溺水等)的黄金抢救时间仅有几分钟(如心搏骤停的“黄金4分钟”),若现场无人掌握急救技能,患者可能在救护车到达前因缺氧、失血或器官衰竭死亡。因此,经过专业培训的救护员,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残和死亡率,对于挽救伤病员的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和促进伤病员恢复有重要意义。

今年2月,沈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浑南大队的两位交警在执勤过程中发现一名驾驶人在驾驶位昏迷,拍打呼叫均无反应,已失去意识。两人果断破窗施救,运用心肺复苏培训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力开展心肺复苏现场急救,在120急救车到来前帮助驾驶人恢复微弱的自主呼吸,为进一步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心肺复苏(CPR)

救护员发现心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生存率会成倍增加。对婴儿和儿童的心肺复苏的意义更大。

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项技术。

高质量胸外按压的关键点是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儿童至少为胸廓前后径1/3(约5厘米),婴儿至少为胸廓的前后径1/3(4厘米);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复原状;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能够自动识别患者是否为可复律的心律失常。AED会自动充电,并提示施救者按下电击放电,以达到除颤的目的。

AED最大特点是便于携带,操作简单,非专业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也可安全使用。AED与心肺复苏配合对患者进行施救,能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AED的使用流程:先打开开关;拿出电极片,按照图示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救护员语言示意周围人不要接触患者;等待AED分析心率判断是否需要电除颤,救护员得到除颤信息后,等待AED充电,确定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准备除颤;按除颤键进行电除颤;除颤后继续实施心肺复苏2分钟,AED再次自动分析心率,如果AED提示不需要电击除颤,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患者恢复心搏和自主呼吸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

发生严重的气道异物梗阻的判断依据:严重气道异物梗阻以患者双手呈“V”形置于颈部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不能发出声音,面色呈青紫或惨白色。

气道异物梗阻成人施救操作要点:先进行背部叩击,救护员站到患者一边,稍靠近患者身后的位置,用一只手支撑患者胸部位置,排出异物时让患者上半身前倾,保证异物排出而不会顺着气道滑下去,另一只手在两肩胛骨之间位置进行5次大力叩击,若异物没有排出,使用腹部冲击法继续施救。患者呈立位或坐位,救护员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要让患者弯腰、头部前倾,救护员一只手握空心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贴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另一只手握紧此拳头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120到达现场。每种方法最多重复5次,每次注意观察异物是否排出,如已排出,可不做满5次。

儿童气道异物梗阻患者施救的方法跟成年人一样。

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患者施救的方法:先进行背部叩击,将婴儿身体置于一侧手臂上,固定他的后头颈部和躯干,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角,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翻转婴儿使其成俯卧位,施救者呈坐位或跪坐位,使婴儿俯卧于腿上,一只手固定婴儿的下颌角,另外一只手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5次快速叩击,检查每次叩击是否解除梗阻,如解除,可不做满5次;若没解除,进行胸部冲击,固定婴儿翻转为仰卧位,头部向下,顺着手臂方向放于大腿上,找到冲击的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的位置用指腹进行冲击按压,最多重复5次;若还没解除,继续交替进行背部叩击5次和胸部叩击5次直到异物排出或120到达现场。

创伤止血包扎

面对意外出血第一时间应先止血,止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压迫止血法,这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伤员伤口上面的浅层表层小异物清理干净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压迫在伤口上进行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在直接压迫的基础上可以用三角巾、弹力绷带等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带止血法,若四肢严重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法有效止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带止血法,一般适用于四肢严重出血,在伤员肢体的近心端绑扎止血带达到止血的目的;若有较大异物刺入不要拔出,立即拨打120或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常用的包扎方法是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绷带包扎有:环形包扎,适用于伤口较小、受伤部位粗细相等;螺旋包扎适用于伤口较大、肢体粗细差异不大的部位;八字包扎适用于手心、手背或脚心、脚背受伤。

三角巾包扎有: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受伤;双肩包扎,适用于肩膀受伤;大悬臂带,适用于前臂受伤或疑似骨折;小悬臂带,适用于肩膀损伤、上臂疑似骨折。

如何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

目前,沈阳市民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报名方式有两种。

现场登记方式。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到市或区、县(市)红十字会填写登记表进行登记。

【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是自愿行为,不管是在网上登记,还是通过现场登记,主要体现本人希望遗体和器官捐献的意愿。所以说,登记不是协议或合同,更没有强制性,登记者本人可以随时撤销登记。同时,志愿者在逝世后能否实现捐献,主要取决于其直系亲属是否能同意和支持,如家属不同意或不支持,捐献意愿将无法实现。

捐献的具体流程

当遗体捐献志愿者逝世后,家属需第一时间拨打两部遗体捐献专用电话:18642067755/18642067766,介绍逝者基本情况和所在地点,工作人员会前往现场进行遗体接收工作。

由于器官捐献和角膜捐献是由辽宁省红十字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需要请志愿捐献者及家属致电省红十字事业发展中心(024-82578057),了解具体捐献流程。

数据“说话”

应急救护持证人数19.53万人

目前,沈阳市应急救护持证人数达到19.5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5%,在全省率先提前实现2025年持证人数达到总人口2%的工作目标。2030年底,沈阳市红十字会力争实现全市取得应急救护证书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的目标,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5.4万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捐献者及其家属以无私之举诠释生命至上的高尚选择。截至目前,沈阳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数已达5.4万,实现遗体捐献1399例、眼组织捐献113例、脑组织捐献1例。我市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数量和实现捐献数量在省内居首位。

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入库志愿者18451人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造福患者的生命工程、爱心工程,沈阳市是全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最早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登记入库志愿者18451人,已实现捐献71例,占全省捐献总量的19.61%。

连线实录

问:家中准备急救箱,应该配备哪些物品?

答:医用三角巾,医用弹力绷带,医用敷料,碘伏棉签(适用伤口消毒),医用酒精棉签/棉片(适用皮肤表面消毒),创可贴,医用剪刀,医用胶带,体温计等。

问:想要系统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培训?怎么报名?收费吗?

答:线上、线下都可以报名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线上方式:市民朋友关注“沈阳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看到发布的救护培训班通知,点击通知下方二维码参与接龙报名即可,每期培训人数不超过50人。线下方式:主要是通过各区、县(市)红十字会电话报名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由辖区红十字会组织相应的培训。如果有培训需求的企业员工能够达到50人,可以线下电话预约报名,红十字会将派出救护师资上门进行培训。

目前,沈阳市红十字会面向市民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都是免费的。

问:应急救护培训有几种形式?如何取得相关证件?培训需要多长时间?

答:沈阳市红十字会面向市民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形式有3种,分别是:心肺复苏(CPR+AED)培训、救护员(初级)培训和救护员培训。

年满16周岁的市民,报名参加这3类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在中国红十字系统注册的全国统一格式的电子证书。

心肺复苏(CPR+AED)培训时长是4学时,主要是培训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技能。救护员(初级)培训的时长是8学时,主要是培训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及创伤救护等技能。救护员培训时长是16学时,主要是培训心肺复苏、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创伤救护等技能。

问:拨打急救电话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当发现伤病员伤情严重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拨通急救电话后要清楚地回答急救中心接线员的询问,并把以下情况简短说明:伤病员所在的具体地点,最好说明该地点附近的明显标志;伤病员人数;伤病员发生伤病的时间和主要表现;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拨通急救电话后,如果不知该说什么,一定要清楚、准确地回答接线员的电话,并等接线员告知可以结束时,再挂断电话。

问:遗体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的区别?

答:器官捐献用于器官移植,主要捐献包括心脏、肾脏等器官。遗体捐献主要为医学院校科研教学使用。

问:怎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答:只要是18-45周岁的健康公民,身体状况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就可以带着身份证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4楼体检中心采样点或沈阳市各个爱心献血屋留取8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样,完成微信端登记表的填写后,将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尚志文、徐佳婷 摄影:钟俊东

视频:钟俊东、徐小凌 实习生:徐廷钰、田鑫悦 主播:李千惠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