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5533”工作法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

发布时间:2025-08-15 09:03  浏览量:2

渭南日报 记者 彭斌 通讯员 陶娜

8月13日,记者从潼关县委宣传部了解到,该县创新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5533”工作法,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精神家园,让“文明潼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能,成为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沃土和文化标杆。

构建“五围绕”工作体系,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潼关县围绕重要节点,年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80余场次,激活传统文化;围绕理论宣讲,创新“方言讲理论、快板讲变化、文艺讲政策”等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围绕地域特色,打造“潼关有戏”文化品牌、“潼关道文化沙龙”等活动,让本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围绕典型激励,健全完善“道德模范评选礼遇帮扶”机制,激发群众向善动力;围绕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锻造“五个手”专业队伍,着力提升工作质效。聚焦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清发展蓝图,培养深耕政策解读的“理论高手”;聚焦用新媒体传主流价值,打造让文明新风传遍城乡角落的“宣传能手”;聚焦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组建维护正能量的“网络强手”;聚焦让文明新风“软约束”成为乡村治理“硬支撑”,培育传播新风正气的“文明推手”;聚焦精准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锤炼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硬手”。

创新“三抓三热”实践路径,切实增强服务温度。围绕“抓人心聚合力、抓形式求实效、抓辐射扩影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对标“热爱岗位、热情服务、热心奉献”要求,实现从“活动开展”到“习惯养成”的质变,让文明新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