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苦等24年,刚拿到转业令,正要回家的渡船却被舰长拦下:下船

发布时间:2025-08-15 19:16  浏览量:2

创作不易,辛苦各位看官给个免费的关注和赞赞,留下评论,小编万分感谢!

“张卫国,你真要走?”

老王的声音满是急切。

张卫国紧握渡船票,脚下的甲板微微晃动,离家的希望就在眼前。

“转业令下来了...”

“老王,我熬了24年,够了!”

他咬牙,转身要踏上船。

突然,舰长从船舱冲出,手里攥着一封红色印章的文件。

“张卫国,下船。”

1

太阳炙烤着东海一座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风声呼啸,海浪拍打着礁石。

张卫国,47岁,站在瞭望塔上,紧握着一副磨得发亮的望远镜,目光扫视着无尽的海面。

他已经在这座祖国海防前哨驻守了24年,从一个25岁的热血青年变成了满头灰发的中年汉子。

清晨八点,通讯兵小赵气喘吁吁地爬上塔,手中攥着一封来自军区司令部的电报。

“班长,紧急电报!”小赵把信封递给张卫国,脸上满是好奇。

张卫国瞥了一眼信封上的红色印章,眉头微微一皱。

他撕开封口,抽出薄薄的电报纸,上面只有几行字:“张卫国同志,转业申请获批,限七日内办理手续,准予离岛。”

他的手微微一抖,24年的坚守,换来了这张纸。

“班长,怎么了?”小赵凑过来,语气里带着关切。

张卫国没说话,盯着电报看了三遍,才缓缓放下手臂。

24年了,他终于等到了离开的命令。

他早年在岛上递交过无数次转业申请,第一次是六年前,女儿高考失利,妻子因长期分居情绪低落。

那次申请被驳回,理由是“岗位关键,暂不适合调动”。

之后每年,他都坚持递交申请,但每次都被各种理由挡回:人员不足、任务紧急,甚至是“时机未到”。

张卫国渐渐明白,这座岛仿佛有种魔力,让他走不了。

他不是没想过偷偷离开,但他是个军人,纪律高于一切。

更重要的是,他隐约知道,这座小岛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虽然他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老张,真的要走?”舰长老王匆匆赶到瞭望塔,语气里带着一丝复杂。

张卫国把电报递过去:“你看吧,司令部的命令。”

老王接过电报,仔细读了一遍,眼神变得深沉。

他拍了拍张卫国的肩膀:“老张,你守了24年,够辛苦了,回家吧。”

但张卫国从老王的眼神里捕捉到一丝不安。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岛上。

战士们有的为张卫国高兴,有的默默不语,还有人暗暗羡慕。

“班长,你真要走了?”新兵小孙去年刚来岛上,对张卫国崇拜得不得了。

“七天后就走。”张卫国语气平静,但心里却像打翻了调料瓶,五味杂陈。

晚上,他在宿舍给妻子打了电话。

“卫国,你真的要回来了?”电话里,妻子秀兰的声音激动得发颤,还夹杂着抽泣。

“是真的,秀兰,我熬到头了。”张卫国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女儿听到消息都哭了,她说终于能有个完整的家。”秀兰的声音带着喜悦。

张卫国闭上眼睛,心里满是愧疚。

女儿小雅今年27岁,从小到大,父亲的角色几乎是空白。

她的婚礼上,是叔叔陪她走过红毯。

“卫国,这次不会有变故了吧?”秀兰小心翼翼地问。

“不会,司令部亲自下的命令。”张卫国安慰着,但心里的不安却像海浪一样翻涌。

挂断电话,他坐在床边,盯着窗外的海面。

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一幅画。

但这样的景色,他看了24年,早已经腻了。

第二天,他开始收拾行李。

24年的东西不多,几件衣服、几本书,还有一个旧木箱。

打开木箱时,他发现一个被遗忘的牛皮纸信封,上面有个模糊的印章。

张卫国盯着信封,手微微发抖。

这个信封他很久没碰过了,里面装着一些他不愿触碰的记忆。

“班长,收拾东西呢?”小孙推门进来,看到信封,好奇地问,“这是啥?”

“一些旧文件,没啥用。”张卫国赶紧把信封塞进抽屉。

小孙没多问,笑着说:“班长,你走了我们都会想你的。”

“你好好干就行。”张卫国拍拍小孙的肩膀,“在这岛上,随时保持警惕。”

“为啥?”小孙一脸疑惑。

2

张卫国犹豫了一下,没多说:“以后你就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的心情像海面上的浪,时起时伏。

他既渴望回家,拥抱妻女,又觉得有什么未了的事情压在心头。

老王的态度也越来越奇怪。

他经常找张卫国聊天,但每次都吞吞吐吐,像有什么话憋着。

“老王,有话直说吧。”一天傍晚,张卫国终于忍不住了。

老王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老张,你真想走?”

“当然想走,24年了,我还能不想?”张卫国皱眉。

“我是说……现在走合适吗?”老王的声音更低了。

张卫国盯着老王的眼睛:“你到底想说啥?”

老王张了张嘴,最终摇摇头:“算了,当我没说。”

这样的对话让张卫国更摸不着头脑。

他开始怀疑,这份转业命令背后没那么简单。

离岛的日子越来越近,他订好了渡船票,准备三天后离开。

但心里的不安像乌云,越来越浓。

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帮小孙训练巡逻技巧。

他教小孙如何辨别海面上的异常波纹,如何在雾天听船只的引擎声。

“班长,你咋啥都会?”小孙佩服得五体投地。

“24年了,不会也得会。”张卫国笑笑,目光却扫向远处的海平线。

那天夜里,他值班时发现海面上有些奇怪的光点。

像是有人在用设备扫描,断断续续,带着节奏。

他立刻用对讲机报告:“舰长,海面有异常光源!”

老王很快赶到瞭望塔,盯着那些光点,脸色铁青。

“该死,他们果然来了。”老王低骂一句。

“啥意思?”张卫国问。

老王没回答,抓起电话:“我是老王,马上联系上级,紧急情况!”

转业命令下达后的第五天,张卫国收到第二封电报。

这封电报不是来自司令部,而是一个陌生的单位。

内容很简单:“张卫国同志,请于明日上午九点到指挥室报到,商讨要务。署名:特调组。”

张卫国盯着电报,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特调组?没听说过。

“班长,又有电报?”小孙探头过来。

“明天让我去指挥室。”张卫国把电报收好,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当晚,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第二天早上九点,他准时走进指挥室。

除了老王,屋里还有两个陌生人,一个高瘦,一个矮胖。

“张卫国同志,坐。”高瘦的男人开口,“我是特调组的陈组长,这是我的同事周干事。”

张卫国坐下,警觉地看着两人:“找我干啥?”

陈组长打开公文包,拿出一份文件:“你在岛上干了24年,对这里很熟吧?我们想请你配合调查一些事。”

3

“啥事?”张卫国语气平静,但心跳加快。

“关于岛上的一些……特殊情况。”陈组长的措辞小心翼翼。

张卫国努力保持镇定:“我不明白你们啥意思,我就是个普通守岛兵。”

周干事突然插话:“张同志,你的档案很特别。24年前你来岛上是列兵,24年后还是列兵,这不正常。”

“因为我能力不行,不适合提拔。”张卫国回答得滴水不漏。

“真的?”陈组长盯着他,“一个没能力的人,为啥24年转业申请都被驳回?”

张卫国背上冒冷汗,但脸上不动声色:“我不知道你们在暗示啥。”

陈组长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张同志,我们知道你不普通,这岛上也有秘密。现在给你个机会,说出你知道的。”

屋里的气氛像绷紧的弦。

老王坐在一边,脸色苍白,显然也被这阵势吓到了。

张卫国深吸一口气:“我真不知道你们想听啥。”

“你确定?”周干事语气带威胁,“张同志,隐瞒会有严重后果。”

“我没啥可隐瞒的。”张卫国坚持。

两人对视一眼,显然不满意他的回答。

“张同志,你可以走了,但转业程序得暂停,直到调查结束。”陈组长冷冷地说。

张卫国点点头,走出指挥室,双腿有些发软。

他感觉大事不妙,但又摸不清底细。

回到宿舍,他立刻给妻子打电话。

“卫国,你声音不对,咋了?”秀兰敏感地察觉到异常。

“秀兰,转业可能得推迟。”张卫国尽量让声音正常。

“为啥?不是都批了吗?”秀兰的声音带着哭腔。

“上面有些事要处理,处理完就行。”张卫国不想让她担心。

“又推迟?”秀兰的语气满是失望,“卫国,你啥时候能回来?”

“很快,相信我。”张卫国咬牙说。

挂断电话,他瘫坐在床上,盯着天花板。

24年了,以为自由在望,却又被拉回原点。

当晚,老王来找他。

“老张,对不起,没想到会这样。”老王满脸愧疚。

“你早知道有调查组来,对吧?”张卫国盯着他。

老王点头:“上周就接到通知,但我不能提前告诉你。”

“他们到底想干啥?”张卫国压低声音。

老王犹豫了一下:“老张,千万别说不该说的。”

“为啥?”张卫国追问。

“说错了,不仅你走不了,还会有大麻烦。”老王眼神复杂。

张卫国盯着他:“老王,这岛上到底藏着啥秘密?”

老王沉默良久,摇摇头:“老张,知道得越少越好。”

接下来的几天,调查组多次找张卫国谈话。

但他咬死什么也不知道,对方怎么问都不松口。

岛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战士们都感觉到了异常。

小孙偷偷问:“班长,调查组查啥?”

“不知道。”张卫国回答得干脆。

“会不会影响你转业?”小孙担心地问。

“可能吧。”张卫国叹口气。

又过了几天,调查组突然走了。

没人知道他们为啥离开,也没人知道调查结果。

但张卫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4

果然,第二天他收到通知:转业申请无限期冻结,继续守岛。

他看着通知,苦笑一声,早就料到这结果。

晚上,他又给妻子打电话。

“卫国,咋样了?啥时候回来?”秀兰急切地问。

张卫国沉默许久,才艰难地说:“秀兰,可能还得等一阵。”

电话里传来秀兰的哭声:“为啥?为啥老是这样?”

“我没犯错,这事……很复杂。”张卫国声音哽咽。

“复杂?啥事能让你24年离不开这岛?”秀兰的声音满是绝望。

“秀兰,相信我,能说的时候我会告诉你。”张卫国咬牙说。

“我等了24年,还要等多久?”秀兰几乎崩溃。

“不知道,对不起。”张卫国眼角湿了。

挂断电话,他走到窗前,盯着茫茫大海。

海风吹过脸庞,带走眼角的泪。

为了缓解心情,他开始帮小孙整理装备。

他教小孙如何检查步枪,如何在海风中保持瞄准。

“班长,你咋这么耐心?”小孙笑着问。

“24年了,耐心是练出来的。”张卫国笑笑,但眼神却有些空洞。

那天夜里,他值班时又看到海面上的光点。

这次更清晰,像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他立刻报告:“舰长,海面有异常光源,可能是扫描设备!”

老王赶到瞭望塔,脸色更难看了。

“他们又来了。”老王咬牙说。

“谁?”张卫国问。

“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好人。”老王拿起电话,试图联系上级。

转业冻结后的第八天,岛上的情况更复杂了。

深夜,指挥室里电台声音不断,老王和通讯兵忙得团团转。

“班长,最近是不是有大事?”小孙悄悄问张卫国。

“你咋知道?”张卫国皱眉。

“大家都紧张,老王好几天没睡好。”小孙低声说。

张卫国拍拍他肩膀:“小孙,记住,不管发生啥,服从命令。”

“班长,你是不是知道啥?”小孙追问。

“啥也不知道。”张卫国摇摇头,但眼里闪过一丝担忧。

下午,他在巡逻时发现海面上出现几个黑点。

他举起望远镜一看,是四艘快艇,正朝岛上冲来。

“有情况!海面发现不明船只!”他用对讲机喊道。

警报瞬间拉响,战士们进入战备状态。

老王赶到瞭望塔:“多少艘?啥型号?”

“四艘快艇,像民用船,但速度很快。”张卫国回答。

老王观察了一会儿,脸色更沉了:“通知所有人,提高警戒。”

“要不要警告?”通讯兵问。

“先看看他们的动向。”老王沉声说。

快艇在距离岛三海里的地方停下,像在观察。

半小时后,它们掉头离开,消失在海平线上。

“他们在试探我们。”张卫国对老王说。

“我知道。”老王表情严肃,“老张,巡逻再加一倍。”

“啥人?”张卫国问。

“不知道,但来者不善。”老王语气沉重。

当晚,张卫国值班时又看到海面上的光点。

5

这次光点更密集,像在绘制岛屿的轮廓。

“舰长,海面光源更明显了!”他报告。

老王赶来,盯着光点,低骂:“他们真找到这儿了。”

“啥意思?”张卫国追问。

老王没答,抓起电话:“我是老王,紧急汇报!”

接下来的几天,岛上像绷紧的弦。

除了守岛兵,一些穿便装的陌生人出现在岛上。

他们带着复杂设备,在指挥室忙碌。

“班长,那些人是干啥的?”小孙好奇地问。

“可能是技术人员。”张卫国敷衍,但心里猜到了几分。

那些快艇没再出现,但张卫国知道,这只是假象。

第五天晚上,老王找到他,脸色前所未有地严肃。

“老张,咱们得谈谈。”老王带他到海边礁石上。

确认没人后,老王开口:“老张,情况不妙。”

“啥情况?”张卫国问。

“有人盯上这岛了。”老王盯着海面,“他们可能知道不该知道的事。”

张卫国心一紧:“啥事?”

老王转过身,直视他:“老张,24年前的事,你真不记得?”

这句话像雷劈中张卫国。

24年前,那些被他强压的记忆开始翻涌。

“我……不知道你说啥。”张卫国声音发抖。

“老张,现在不是藏的时候。”老王握住他肩膀,“如果他们真动手,你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我就是个普通兵……”张卫国还想否认。

“普通兵不会被困24年。”老王打断他,“也不会让上级这么重视。”

张卫国沉默良久,摇头:“老王,有些事我不能说。”

“不是不能,是不敢。”老王叹气,“老张,情况变了,不团结就完了。”

这话像刀子,扎进张卫国心里。

回到宿舍,他睡不着,老王的话勾起太多回忆。

第二天,他决定给女儿写信。

信里没提具体的事,但字里行间透着不安。

“小雅,爸爸可能要遇到麻烦了。不管咋样,爸爸爱你和妈妈。如果我不能陪你们了,别担心,我只是去执行任务。”

6

写完信,他封好信封,准备托老王寄出。

但还没出门,小孙慌慌张张跑进来。

“班长!大事不好!”小孙上气不接下气。

“咋了?”张卫国心一沉。

“海面上来了好多船!都是大船!”小孙声音发抖。

张卫国冲到窗前,海面上果然有几艘巨型舰船。

从外形看,不像是自己人。

他心沉到谷底,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下午一点,敌舰停在距离岛六海里的地方。

通过望远镜,能看到船上人员在忙碌,像在准备什么。

张卫国和老王站在指挥室,紧盯着海面。

“他们想干啥?”张卫国问。

“不清楚,肯定不是来玩的。”老王脸色铁青。

电台突然响了,通讯兵接起电话,脸色瞬间白了。

“舰长,有人要跟你通话。”通讯兵把话筒递给老王。

老王接过:“我是指挥官。”

“你好,指挥官。”话筒里传来陌生声音,普通话很标准,但带着外国口音,“我们想友好交流。”

“你们谁?啥交流?”老王警惕地问。

“我们是历史研究者,听说你们岛上有宝贝,想看看。”对方语气平静。

老王和张卫国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冲着秘密来的。

“这里是军事禁区,外人不能上。”老王拒绝。

“别急着拒绝。”对方语气变硬,“我们知道岛上有啥,也知道价值。考虑下我们的提议。”

“啥提议?”老王问。

“让我们上岛‘交流’,我们给你们想要的。”对方说。

“比如啥?”老王冷笑。

“比如,让某些人真正自由。”对方话里有话。

张卫国心一震,对方知道他被困24年的事。

“我不知道你在说啥。”老王继续否认。

“指挥官,我们耐心有限。”对方威胁,“不配合,我们就用别的办法。”

“你威胁我?”老王声音更冷。

“善意提醒,考虑下吧。”对方挂断电话。

指挥室陷入死寂,空气里满是紧张。

“他们是啥人?”张卫国问。

“敌对势力的探子。”老王直言,“他们盯上这岛很久了。”

“他们知道啥?”张卫国追问。

老王看了他一眼:“知道一些,但不全,所以才想上岛。”

张卫国后背发凉,如果敌人上岛,后果不堪设想。

“咱们有多少人?”他问。

“正规兵12个,加上技术人员,不到25人。”老王脸色难看,“对方至少上百,装备也好。”

“那咋办?”张卫国问。

“联系上级,求援。”老王抓起电话。

但电话怎么也打不通。

“通讯断了。”通讯兵报告,“对外联系全被切了。”

张卫国和老王对视,都明白情况有多严重。

“他们准备充分。”张卫国苦笑。

“不是临时起意,计划很久了。”老王点头。

7

窗外传来引擎声,几艘快艇冲向岛屿。

“他们要登陆!”老王下令,“全体进入战斗位置!”

战士们迅速占领制高点,张卫国也拿起步枪。

但快艇靠近时,他突然说:“等等,我去跟他们谈。”

“啥?”老王一愣,“太危险!”

“我得去,他们找的是我。”张卫国眼神坚定。

老王看着他,眼中满是复杂情绪。

“老张,小心!”老王喊道。

张卫国没回头,挥挥手,走向海滩。

快艇在几十米外停下,几个武装人员跳下来。

为首的是个外国中年男人,穿作战服,气场很强。

“你是张卫国?”男人用中文问。

“是我。”张卫国坦然承认。

“很好,我们等你很久了。”男人笑笑,“我叫马克,代表我的组织跟你谈。”

“谈啥?”张卫国问。

“24年前的事。”马克直奔主题,“我们知道你干了啥,也知道你守着啥。”

张卫国心一震,但表面镇定:“我不知道你说啥。”

“别装了。”马克掏出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你认识吧?”

张卫国看到照片,脸色煞白。

照片上是24年前的他和几个战友,属于绝密文件。

“你们哪来的?”他声音发抖。

“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你们干了啥。”马克收起照片,“带我们去那个地方。”

他指指岛内,眼神锐利。

张卫国沉默良久,摇头:“我不能。”

“为啥?为了国家?”马克冷笑,“你的国家把你困在这24年,让你跟家人分开,这就是回报?”

这话像刀,刺进张卫国心底。

24年,他为国家牺牲太多,却换来更多牺牲。

“我知道你有怨气。”马克继续说,“配合我们,你就能自由,回家团圆。”

张卫国看着马克,心里天人交战。

一边是24年的坚守,一边是家人的期盼。

“我得想想。”他最终说。

“可以,但时间不多。”马克看看表,“一小时后,你不决定,我们就硬来。”

张卫国点头,转身走回岛内。

身后传来马克的声音:“希望你选对路。”

回到指挥室,所有人都在等他的消息。

“咋样?”老王急问。

“他们知道24年前的事,想让我带他们去那个地方。”张卫国坐下,疲惫不堪。

“你咋说的?”老王追问。

“说要考虑。”张卫国看向海面,“老王,如果我配合,至少岛上其他人安全。”

“不行!”老王断然拒绝,“老张,你不能这么干!”

“为啥不能?”张卫国站起身,眼中满是痛苦,“24年,我受够了。”

“老张……”老王还想劝。

“没啥可是。”张卫国走向门口。

就在这时,小孙冲进来:“班长!渡船来了!”

所有人都愣住,渡船?

张卫国跑到窗前,果然看到一艘渡船靠近,上面还有他的行李。

更意外的是,船上走下一个熟悉的身影。

老王。

8

但不是岛上的老王,是另一个穿海军上校制服的老王。

张卫国看着这个“老王”,脑子一片混乱。

“这到底咋回事?”他喃喃自语。

张卫国推开舰长:“老王,我忍了24年,今天谁也别拦我!”

他大步走向渡船,战友们在岸边默默流泪。

就在他要踏上甲板时,舰长喊道:“张卫国,你真想让所有牺牲白费?”

这句话像雷,让张卫国停下脚步。

他缓缓转身,眼中满是震惊和愤怒。

舰长颤抖着掏出一个密封文件袋:“三小时前刚到的绝密电报,你走了,所有牺牲都白费。”

张卫国盯着文件袋,脸色煞白。

他想起24年来的战友,想起他一直守护的秘密。

渡船汽笛响起,催促最后上船。

张卫国手抖着,看看船上的座位,又看看文件袋。

在这个人生路口,他必须选择。

当他看清文件袋上的红色印章时,整个人僵住了。

那个印章的意义,只有他和少数人知道……

张卫国盯着那个红色印章,心跳像擂鼓,脑海里翻涌着24年前的画面。

他深吸一口气,接过文件袋,手指在封口处停顿了片刻。

“老王,这里面是啥?”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颤抖。

舰长老王,穿着上校制服的那个,眼神复杂:“打开看看吧,卫国,这是你该面对的真相。”

张卫国撕开封口,抽出几页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指令和坐标。

他快速扫了几行,脸色越来越苍白。

文件提到了一项代号“海盾”的绝密任务,24年前,他曾无意中参与了其中一环。

那是个暴风雨夜,他和几名战友被临时调去守卫岛上一处隐秘洞窟。

洞窟里藏着军方研发的某种设备,据说是国防的关键。

具体是什么,他从没问过,只知道那晚有战友牺牲,任务却失败了。

文件最后一句让他心跳停了一拍:“海盾设备现面临泄露风险,敌方已锁定岛屿,张卫国为唯一知情人,务必留守。”

他抬起头,盯着舰长:“为啥是我?24年了,我连那东西是啥都不清楚!”

舰长叹了口气:“卫国,你知道的比你以为的多,那晚你守的洞窟,不是普通地方。”

张卫国咬紧牙关,拳头攥得咯吱响。

他想起那晚的枪声,战友老刘倒在血泊里的样子。

“老王,我只是个看门的,啥都不知道!”他几乎吼出来。

舰长拍拍他肩膀:“卫国,上面相信你,你得留下,岛上需要你。”

渡船的汽笛又响了一声,刺耳地催促着。

张卫国看看船,又看看文件,内心像被撕裂。

他想起了妻子秀兰的哭声,女儿小雅的信,还有24年的孤独。

但那红色印章像一道枷锁,锁住了他的脚步。

9

就在这时,海面上突然传来低沉的轰鸣。

所有人转头一看,敌舰开始移动,缓缓靠近岛屿。

“他们等不及了!”老王大喊,“全体戒备!”

战士们迅速回到岗位,枪声在岛上回荡。

张卫国站在原地,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知道,马克和他的手下不会轻易放弃。

“卫国,你得做决定!”舰长催促,“文件里还有最后指令!”

张卫国低头一看,文件末尾还有一行小字:“若敌方强攻,启动海盾自毁程序,密钥由张卫国保管。”

他愣住了,密钥?啥密钥?

他从没听说过自己保管过什么东西。

但马克的话在他脑海回响:“我们知道你守着啥。”

难道敌人比他自己还清楚?

“班长,快走!渡船要开了!”小孙跑过来,急得满头汗。

张卫国看看小孙,又看看远处的敌舰,心跳得像擂鼓。

他突然想起那个牛皮纸信封,24年没打开的秘密。

“等一下!”他转身跑回宿舍,翻出抽屉里的信封。

撕开封口,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画着岛上洞窟的地图。

地图旁有一串数字,像是某种密码。

他心跳加速,这可能就是“密钥”。

他冲回海滩,舰长和老王都在指挥防御。

“老王,这是什么?”他把地图递过去,声音急促。

舰长一看,眼睛瞪大:“卫国,你一直拿着这个?”

“啥意思?”张卫国急问。

“这是海盾的启动密码!”舰长低吼,“你得去洞窟,启动自毁程序!”

张卫国愣在原地,24年的谜团突然解开。

他不是普通守岛兵,他是海盾的最后守护者。

敌舰的炮声越来越近,海面上火光闪现。

“卫国,快去!”老王推了他一把,“我们挡住他们!”

张卫国咬牙,抓起地图,冲向岛内。

洞窟在岛的北侧,隐藏在一片礁石后面。

他跑得气喘吁吁,脑海里全是战友的影子。

24年前,他守着洞窟,亲眼看着老刘倒下。

现在,他要为那些牺牲守住最后防线。

洞窟入口被藤蔓遮盖,他拨开杂草,钻了进去。

里面昏暗潮湿,空气里弥漫着海水的咸味。

他打开手电,找到一扇生锈的铁门。

门上有个密码锁,旁边刻着“海盾”二字。

他颤抖着输入地图上的数字,锁咔嚓一声开了。

10

里面是个狭窄的控制室,中央有个老旧的控制台。

控制台上有个红色按钮,旁边写着“自毁”。

张卫国盯着按钮,手心全是汗。

一旦按下去,岛上的秘密就没了,他也许能活下来。

但敌舰还在外面,战士们在拼命。

他想起秀兰的哭声,小雅的信,还有那句“爸爸爱你”。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手按向按钮。

就在这时,洞窟外传来喊声:“张卫国,出来!我们知道你在里面!”

是马克的声音,带着冷笑。

张卫国心一沉,敌人竟然追到这里。

他抓起控制室里的对讲机:“老王,敌人进洞窟了!”

对讲机里传来老王的急喊:“卫国,坚持住,援军到了!”

张卫国一愣,援军?

他跑到洞窟入口,透过缝隙看到海面上出现几艘军舰。

是自己人的舰船,带着海军的旗帜。

炮声轰鸣,敌舰开始撤退,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张卫国松了一口气,但马克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他回到控制台,盯着那个红色按钮。

“张卫国,出来!”马克的声音在洞窟里回荡,“你跑不了!”

张卫国咬牙,脑子里闪过24年的点点滴滴。

他想起第一次上岛的兴奋,战友的笑声,家人的等待。

他不是英雄,只是普通人,却背负了太多。

“马克,你想要的,没了!”他大喊,手猛地按下按钮。

控制台发出刺耳的警报,红灯疯狂闪烁。

洞窟开始震动,墙壁上掉下碎石。

马克冲进来,看到控制台,脸色大变:“你疯了!”

张卫国冷笑:“你晚了一步。”

他冲出控制室,洞窟开始坍塌。

马克和他的手下被困在里面,喊声被石块掩埋。

张卫国跌跌撞撞跑出洞窟,外面阳光刺眼。

海军的舰船已经靠岸,战士们欢呼着迎接援军。

老王跑过来,扶住他:“卫国,你干得漂亮!”

张卫国喘着粗气,点点头:“结束了?”

“结束了。”舰长走过来,递给他一个新文件袋。

“这是啥?”张卫国问。

“你的转业命令,重新批了。”舰长笑笑,“还有表彰,卫国,你是英雄。”

张卫国愣住,接过文件袋,手又开始抖。

11

他看看海面,敌舰已经消失,阳光洒在水面上。

24年的坚守,终于有了回报。

他转头看向渡船,汽笛声再次响起。

“小孙,帮我拿行李。”他笑着说,声音里带着释然。

小孙跑过去,拎起他的包,眼睛红红的。

“班长,你终于能回家了!”小孙说。

“是啊,回家。”张卫国抬头,深吸一口气。

海风吹过,带来自由的味道。

渡船缓缓离开小岛,张卫国站在甲板上,望着渐远的海岸线。

他打开文件袋,里面是转业通知,还有一封给他的信。

信是司令部写的,感谢他24年的默默付出。

“张卫国同志,你的牺牲为国家安全立下大功,特授予一等功勋章。”

他捏着信,眼眶有些湿润。

24年,他从没想过当英雄,只想做个好丈夫、好父亲。

船舱里,小孙坐在他旁边,忍不住问:“班长,那洞窟里到底是啥?”

张卫国笑笑,拍拍他肩膀:“小孙,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好。”

小孙撇撇嘴,没再追问。

渡船行驶了三个小时,终于靠岸。

码头上,秀兰和小雅已经在等他。

小雅远远跑过来,一把抱住他:“爸,你终于回来了!”

张卫国抱紧女儿,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秀兰走过来,握住他的手:“卫国,辛苦了。”

他摇摇头,笑着说:“不辛苦,值了。”

一家人站在码头,阳光洒在他们身上。

张卫国回头看了一眼大海,心里默默说:老刘,兄弟们,我没让你们失望。

码头边,海军的旗帜迎风飘扬。

他知道,岛上的秘密已经埋葬,但他的坚守会永远留在心底。

回到家那天晚上,张卫国坐在客厅,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小雅忙着给他夹菜,秀兰在一旁笑得像个孩子。

“爸,讲讲岛上的事呗。”小雅好奇地说。

张卫国笑笑,端起茶杯:“没啥好讲的,就是守岛,守家。”

他看向窗外,夜空里星星闪烁,像极了海面上的光点。

24年的风浪,终于平静。

他放下茶杯,心里一片安宁。

从此以后,他只想做个普通人,陪着家人,过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