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监抢走我实习生方案去邀功,董事长:“那是我女儿的项目”

发布时间:2025-08-16 07:53  浏览量:2

新来的实习生苏晓渔,是我从业七年来,见过的最有灵气的年轻人。

她不像别的实习生那样,只会被动地接受任务,而是带着一双永远好奇的眼睛,审视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

“林姐,我觉得我们APP的社区活跃度,还能再抢救一下。”

这是她来公司的第三周,在茶水间递给我一杯咖啡时,小声又认真地说的第一句话。

我笑了笑,没太当真。

我们公司是国内头部的互联网公司,APP用户数以亿计,社区活跃度这种老大难问题,无数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都啃过,收效甚微。

一个还没毕业的实习生,能有什么新想法?

我只当是句初生牛犊的玩笑话,拍拍她的肩膀:“有想法是好事,先做好手头的工作。”

但苏晓渔显然不是说说而已。

之后的一个月,我发现她总是在加班。

我走的时候,她的工位亮着灯;我第二天来的时候,她桌上放着便利店的三明治早餐。

她不仅完美地完成了我交代的所有琐碎工作,还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调取了公司近三年来所有的社区运营数据,做了一份详尽到可怕的分析报告。

直到一个月后,她把一份名为《“绿洲计划”——新一代社交互动生态构建方案》的PPT放到我桌上时,我才真正被震住了。

那不是一份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一份基于海量数据、逻辑严谨、构思精巧、甚至连预算和风险评估都做得像模像样的完整策划案。

她提出了一个“用户精神自留地”的概念,通过算法和兴趣圈层的精细划分,构建一个个半封闭的、高质量的交流小组,从而盘活整个社区的沉默用户。

这个想法,大胆,又在情理之中。

我看着苏晓渔,她有些紧张地绞着手指,眼睛里却闪着光。

“林姐,你觉得……可行吗?”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激动:“何止可行,晓渔,你是个天才。”

接下来的两周,我几乎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工作,一头扎进去,和苏晓渔一起完善这个“绿洲计划”。

我用我的经验,为她天马行空的创意构建起落地的桥梁,补全了技术实现路径和商业化变现的短板。

方案的每一页,都凝聚着我们俩的心血。

最终版方案成型的那天,我看着苏晓渔开心的样子,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晓渔,这个项目如果能成,转正、晋升,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我向她保证。

她用力点头,眼眶有点红:“谢谢你,林姐,没有你,我根本……”

“是你自己优秀。”我打断她,“我只是做了个伯乐该做的事。”

然而,办公室里不止有伯乐,还有准备抢走千里马的屠夫。

我们的直属上司,项目总监张伟,就是这样的人。

张伟是公司的老油条,业务能力平平,全靠一张巧嘴和一手抢功的绝活坐到今天的位置。

他最擅长的事,就是在下属的项目快要成功时,以“指导工作”的名义插手进来,最后在汇报时,轻描淡写地把功劳全揽到自己身上。

我刚入职时,就被他这样坑过一次,一个熬了三个月通宵的项目,最后庆功宴上,他连我的名字都没提。

所以,当张伟端着茶杯,笑眯眯地晃到我工位旁时,我心里警铃大作。

“小林啊,听说你最近在带实习生搞个大项目?”他装作不经意地问,眼神却瞟向我电脑屏幕上“绿洲计划”的文档。

“张总监,只是个不成熟的想法,还在完善。”我立刻切换了屏幕。

“哎,别谦虚嘛。”他皮笑肉不笑,“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经验不足,容易走弯路。这样吧,把方案发我一份,我帮你们把把关。”

来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我心里冷笑,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张总,这……方案还很不成熟,很多数据模型都有问题……”

“有问题我才要看啊,不然要我这个总监干嘛?”张伟的语气不容置疑,“怎么,信不过我?”

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我没法再推脱。

“好的,张总,我整理一下就发给您。”我低眉顺眼地回答。

张伟满意地走了。

一旁的苏晓渔急得快哭了:“林姐,怎么办?他肯定要抢我们的方案!”

“别急。”我示意她冷静,然后把她拉到会议室。

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晓渔,你信我吗?”

她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

“那就按我说的做。”我压低声音,“我们给他一个‘特供版’的方案。”

我花了半个小时,和苏晓渔一起,在我们那份几近完美的方案里,埋下了几个“地雷”。

这些“地雷”非常隐蔽,表面看逻辑通顺,数据详实,但核心的算法模型,我替换成了一个早期被我们否决掉的错误版本。

这个错误版本,在小数据测试下看起来没问题,一旦面临我们APP亿级的用户量,就会立刻崩溃,并且导致用户数据标签大规模错乱。

这是一个足以让整个项目万劫不复的致命缺陷。

除非是真正从零到一参与构建的人,否则根本不可能发现其中的陷阱。

做完这一切,我把这份“特供版”方案,恭恭敬敬地发到了张伟的邮箱。

果不其然,第二天,公司高层会议的议程上,就出现了一个新议题——《关于“绿洲计划”的专项汇报》。

汇报人:项目总监,张伟。

我的名字和苏晓渔的名字,被抹得干干净净。

苏晓渔看到邮件,气得浑身发抖。

我却异常平静,只是提醒她:“平常心,看戏就好。”

周五下午,高层战略会。

能坐进这间会议室的,都是公司VP级别以上的大佬,连CEO和极少露面的董事长都会出席。

我作为项目经理,有幸列席,坐在最末尾的角落。

张伟意气风发地走上台,打开了那份他只看了一天不到的PPT。

“各位领导,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将颠覆我们现有社区生态的革命性项目——‘绿洲计划’!”

他声音洪亮,激情澎湃,仿佛这个项目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亲手敲出来的。

他照着PPT念得顺畅,把“用户精神自留地”、“兴趣圈层”、“算法赋能”这些时髦词汇挂在嘴边,显得专业又前卫。

起初,几位副总还听得连连点头。

但我看到,坐在主位上,那位头发半白、不怒自威的董事长,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董事长姓苏,是公司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平时深居简出,但眼光毒辣,是出了名的技术狂人。

张伟滔滔不绝地讲了二十分钟,终于到了核心的技术实现部分。

好戏,要开场了。

“……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这套全新的‘蜂巢式’用户画像算法模型,它能精准定位用户深层兴趣,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推荐……”

张伟自信满满地指着屏幕上的模型图,那正是我和晓渔埋下的“地雷”。

“等一下。”

一个平静但有力的声音打断了他。

是苏董事长。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董事长身上。

张伟也愣住了,有些紧张地扶了扶眼镜:“苏董,您有什么指示?”

董事长没有看他,而是盯着屏幕上的模型图,缓缓开口:“张总监,你这个‘蜂巢模型’,在处理高并发的兴趣标签交叉匹配时,它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问题一出,张伟的额头立刻冒出了一层细汗。

时间复杂度?这是什么鬼?PPT上没写啊!

他支支吾吾地回答:“这个……苏董,我们的模型经过了优化,效率非常高,可以满足业务需求……”

“我问的是具体数值。”董事长的声音冷了下来,“是O(n),O(n log n),还是O(n²)?”

张伟彻底傻眼了,他一个靠PPT和嘴皮子混饭吃的,哪里懂这些底层算法的细节。

他只能硬着头皮瞎猜:“应该是……O(n log n)……”

我坐在角落,差点笑出声来。

这个模型的真实时间复杂度是O(n²),在亿级用户量下,服务器会直接被拖垮。

董事长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是吗?那在用户标签超过一万个的极端情况下,为了防止数据冗余,你们设计的回溯和剪枝策略是什么?”

又一个专业到让张伟灵魂出窍的问题。

他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答不出来。

会议室里,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位张总监,对他口中“自己呕心沥血”的项目,根本一无所知。

董事长不再看他,环视了一圈会议室,最后,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

“林经理,你是项目部的,你来说说?”

我站起身,不卑不亢地回答:“报告董事长,我无法回答。因为这个方案,不是我做的。”

张伟听到这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指着我说:“对!苏董,这个项目是我独立构思的,和她没关系!”

董事长看着他,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是吗?你独立构思的?”

他缓缓地说:“这个方案,从概念到细节,都非常眼熟啊。”

张伟以为董事长是在夸他,连忙接话:“是是是,苏董您慧眼如炬!我为了这个项目,好几个星期没睡好觉了!”

董事长的脸色,瞬间冷得像冰。

他没再理会张伟,而是拿起了桌上的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开了免提。

“喂,爸,开完会了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脆又熟悉的女声。

是苏晓渔的声音。

整个会议室,包括我,所有人都懵了。

爸?

我看着主位上的苏董事长,又想了想那个在我身边认真工作的实习生苏晓渔……

一个荒谬但又唯一合理的念头,在我脑中炸开。

张伟的脸,已经从白色变成了青色。

只听董事长对着电话,语气温和地问:“晓渔啊,你上周末在家给我看的那个叫‘绿洲计划’的方案,进行得怎么样了?就是你说你和你们林姐一起做的那个。”

“哦,那个呀,我们已经做完啦!林姐超厉害的,帮我……”苏晓渔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着。

董事长打断了她:“好了,知道了,你先忙吧。”

挂掉电话,董事长抬起头,目光像两把利剑,直直地刺向张伟。

“张总监,你刚才说,你为了这个项目,好几个星期没睡好觉?”

“现在,你能否给我解释一下,”他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你为什么会拿着我女儿的实习项目,来这里,向我邀功?”

“轰”的一声,张伟的脑子像是被炸弹引爆了。

他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脸上血色尽失,只剩下死一样的灰白。

“董、董事长……我……我不知道……我……”他语无伦次,汗如雨下。

“你不知道她是我女儿,但你知道这个方案不是你的!”董事长猛地一拍桌子,雷霆震怒,“公司请你来,是让你当蛀虫,窃取下属成果的吗?!”

真相大白,满座皆惊。

所有人都用一种鄙夷又复杂的眼神看着张伟,也看着我。

他们大概在想,这个林经理,是攀上了怎样的高枝啊。

“林经理。”董事长再次看向我,语气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带着一丝审视。

“你,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来,先对着董事长和所有高层鞠了一躬。

“各位领导,张总监手里的这份方案,确实出自我的团队。但正如董事长所质疑的,那是一份有致命缺陷的错误版本。”

我打开随身携带的U盘,接入投影仪。

“这个项目的核心创意,百分之百来自于我的实习生,苏晓渔同学。我只是在她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工程化和商业化的完善工作。”

“考虑到张总监急于‘指导’工作,而我和晓渔又不忍心用一个不成熟的版本浪费他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贴心’地准备了刚刚大家看到的那份‘特供版’。”

我的语气平静,但“指导”和“贴心”两个词,我咬得格外重。

“而这份,才是‘绿洲计划’的真正面目。”

屏幕上,出现了我们真正的方案PPT,从UI设计到数据图表,都比张伟那份精致了不止一个档次。

我没有再提张伟半个字,而是全情投入地,开始讲解这个凝聚了我和苏晓渔无数心血的项目。

我讲解了那个被替换掉的、真正具备可行性的“星云算法模型”,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 log n),并且内置了动态剪枝策略,完美地回答了董事长之前的所有问题。

我讲解了我们如何通过A/B测试,验证了“精神自留地”概念对用户粘性的提升超过30%。

我讲解了项目的分期规划、预算控制,以及未来三年的商业化路线图。

我的讲解,自信、流畅、逻辑清晰,充满了对这个项目的热爱和信心。

等我讲完,会议室里先是片刻的安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董事长带头鼓掌,他看着我,眼神里满是赞许。

“好,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方案,这才是我们需要的项目负责人!”

他转过头,看着已经面如死灰的张伟,冷冷地对人事VP说:“公司的人才观,第一条就是诚信。对于弄虚作假、窃取成果的人,我们零容忍。按公司规定处理吧。”

“是,董事长。”人事VP立刻点头。

所有人都知道,张伟的职业生涯,到此为止了。

会议结束后,董事长单独留下了我。

“林经理,做得很好。”他看着我,“既保护了项目,也维护了团队的尊严,还很有策略。”

“谢谢董事长,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我坦然回答,“晓渔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孩子,她的创意不该被埋没,更不该被窃取。”

“晓渔的身份,你之前不知道?”他问。

我摇头:“我只知道她是一个需要被保护和引导的优秀实习生。”

董事长笑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父亲般的笑容。

“这孩子,非要自己出来闯,证明自己不靠家里也能行。我本来还担心她会被欺负,现在看来,是她运气好,遇到了你这样的好导师。”

“从今天起,你就是项目总监了。”他做出决定,“‘绿洲计划’由你全权负责,需要任何资源,直接跟我说。”

“至于晓渔,”他顿了顿,“让她继续跟着你。我相信在你手下,她能学到比在任何地方都多的东西。”

我走出会议室时,苏晓渔正等在门口,眼圈红红的。

她看到我,一下子扑过来抱住我。

“林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的……”她哽咽着说。

我拍着她的背,笑了:“傻丫头,道什么歉。你不想靠家里,想靠自己的才华吃饭,这有什么错?”

“再说了,”我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就算你不是董事长的女儿,今天站出来揭穿张伟,为我们的项目正名的人,依然会是我。”

“因为你的才华,本身就值得被尊重。这和你是谁的女儿,没有任何关系。”

苏晓渔愣愣地看着我,然后破涕为笑。

那天傍晚,我和苏晓渔,哦不,是新任总监和她的核心项目成员,在公司楼下的餐吧,点了一桌子菜,为“绿洲计划”的正式启动,也为这场漂亮的翻身仗,好好庆祝了一番。

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洒在我们身上,一切都刚刚好。

我知道,属于我们的“绿洲”,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