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结束,特朗普充当欧乌代理人,普京发出邀请接下来该中国出牌

发布时间:2025-08-16 17:08  浏览量:1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历史性会晤已经结束。这场会晤被国际舆论称为特普会2.0,从新闻发布会上来看,表面很平静,实际上暗流涌动,普京罕见打破外交惯例先发言,特朗普只是全程扮演"传话筒"角色,将欧洲和乌克兰的利益诉求打包带上谈判桌。

最后,普京向特朗普发出访问莫斯科的邀请,普京的盟友白俄罗斯也在会晤前向特朗普发出访问邀请,如果真的成行,中国如何出牌?

为什么说这次会晤特朗普是充当了欧洲和乌克兰的代理人?在会晤前三天,特朗普就开启了密集的协调模式。8月13日,他与德法英等欧洲六国领导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北约秘书长吕特以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长达3小时的视频会议 。

这场会议被欧洲媒体称为"代理人战前动员会",最后敲定了五点谈判底线:乌克兰必须直接参与和平进程、领土问题只能与泽连斯基谈判、美俄协议需包含对乌安全保障、若俄方拒绝停火则加强制裁。

特朗普这种先请示后谈判的模式在会后也得到体现。会晤结束后,特朗普表示,要立即致电泽连斯基和北约通报会谈情况 。这种外交策略,让《纽约时报》也不禁感叹:"特朗普不是在谈判,而是在执行欧洲和乌克兰的集体意志。"

毕竟俄乌冲突,乌克兰作为当事方,欧洲作为利益攸关方,特朗普不得不有所顾忌。会谈前后主动与欧洲和乌克兰通话,虽然扮演了代理人的角色,如果真能凭借美国的影响力促成俄乌冲突和平解决,说不定特朗普真能得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会谈结果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普京在记者会上的"双邀请"。当特朗普表示期待再次会面时,普京立即回应:"下次,莫斯科吧。"这一邀请被俄媒解读为"历史性突破",因为自2018年赫尔辛基峰会后,美俄领导人还未在俄罗斯本土举行过会晤 。

几乎与此同时,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向特朗普抛出橄榄枝。在会晤当天的电话中,卢卡申科不仅邀请特朗普访问明斯克,还提议在白俄罗斯举行美俄乌三方会谈 。这种"双首都外交攻势",让《卫报》敏锐地指出:"俄罗斯正在构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和平谈判网络。"

在国际社会聚焦美俄互动时,中国的"和平牌"也悄然亮出。8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欢迎国际社会提出建设性方案 。这一表态是我国对美俄会谈的"积极回应"。

关于访华,其实中美高层互动很早以前就释放信号。今年5月,王毅外长访俄期间明确表示,和平不能坐等,需要各方主动作为。而特朗普团队也在私下透露,如果俄乌停火取得实质进展,总统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启"亚洲和平之旅",北京可能也是目的地。

当美俄在阿拉斯加角力时,中国的角色越来越关键。一方面,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立场,这种中立性使其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调解者。另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与欧洲的紧密经贸联系,在推动俄乌冲突结束具备推动和平进程的独特优势。

如果特朗普能访华,可能会提出"中美联合斡旋"的方案。但我国的回应或将保持一贯的审慎,既支持一切和平努力,又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建设性中立"策略,既能维护自身利益,又能为国际社会树立榜样。

当普京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当卢卡申科递出明斯克的橄榄枝,当中国的和平倡议获得国际共鸣,这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尽管美俄这次会晤没有正式达成协议。不管特朗普的专机接下来是飞往莫斯科还是飞往北京,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只有对话,才能解决问题,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