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藏锋录:财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德似锚,定风波方见乾坤

发布时间:2025-08-17 05:29  浏览量:2

昔有渔夫得宝珠于深渊,悬于船头,夜放光华如月。未几,风浪骤起,樯倾楫摧。渔夫紧抱宝珠沉入浪涛,临终方悟:“光愈盛,影愈暗矣!”

今人得财,何异于此?

市井常见:贩浆者一朝暴富,立时目空四邻。旧时拱手称兄之人,今成“门下走狗”;昨日躬耕之田,今筑金玉楼台。更甚者,酒桌上拍案狂言:“规矩?老子便是规矩!”财气蒙心,竟将礼义廉耻尽数典当,换得一副金银枷锁。

史鉴昭昭:

- 石崇斗富,锦缎铺十里,终成刑场血幡;

- 和珅藏银,地窖通九泉,难逃白绫索喉;

- 今有商贾炫富,直焚钱币,转眼铁窗泪流。

钱如烈酒,浅酌可暖身,痛饮必烧心。世人只见朱门酒肉香,谁见白骨埋金穴?

《道德经》有暗喻:“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非言天妒,实揭人性病灶:

财无爪牙,却能噬魂;富无刀锋,竟可诛心

某乡绅发迹故事可为镜鉴:初时修桥补路,人人称善。及至富甲一方,渐觉官府当为其开道,乡民合该躬身避让。后强占山林建私园,触怒天道。夏雨滂沱夜,山洪泻入金雕玉砌的华堂,淤泥覆尽牡丹纹地砖——金银铸的船,终被贪欲的浪吞没。

此正应古训:“厚财必载厚祸,薄德难承薄福。”

观天地运行:

- 天道刚健:日升月恒从无懈怠,富而不骄;

- 地道宽厚:承载万物未取分毫,贵而不矜;

- 人道中和: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方为至境。

范蠡三散家财,反成商圣;子贡富可敌国,犹尊师礼。真豪杰从不在钱海中沉浮,而在金山上筑起更高的人生瞭望台。

昔有茶商王氏,每逢腊月便在铺前悬牌:“赊三还一”。贫者赊粮过冬,春来还一斗新麦。三十年粮铺不扩分毫,却得百姓护持,乱世中独存。临终告子孙:“秤可量金银,德方称福寿。”此谓以厚德为锚,纵遇惊涛亦不倾覆。

① 知止如江

长江浩荡东流,遇夔门陡转而不怒,见平湖漫溢而不贪。富人当效水德:盛时筑堤防泛滥,旱时开闸济苍生。每月省一日用度济困,岁末留三成盈余助学。钱财流动如活水,死水必生腐虫。

② 守拙若木

南洋有铁梨木,百年不过碗口粗,风雨难摧。某归侨富后仍居老屋,晨扫街巷如故。人笑其吝,答曰:“院中桂树岂因香浓自断根?”守本心者,金玉加身不改其质。

③ 观空效月

夜空皓月,光照万家未存私藏。某企业家捐尽股权后笑言:“昔日钱财是身上铁链,今成渡人舟楫,方知轻松。”恰似《菜根谭》真意:“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

临川古镇有奇景:明清富商大宅多成废墟,唯溪畔“德润亭”屹立六百年。亭柱刻联:

浪涌千金终化土

德承一粟可擎天

暮色中老翁清扫落叶,人言乃隐退巨贾。问其养生术,指亭上匾笑答:“每日抬头见三字——知轻重。”

世间迷途者当警醒:飘在钱海上的人,终成浪花的泡沫;立在德峰顶的人,方见云外的青山。金银本无垢,染尘只在人心;天地有大美,澄怀乃见真章。

亭外秋雨潇潇,洗尽千金台榭

檐下古训铮铮,敲醒万代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