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为己方被俘人员制定了差异化标准 “军衔表”
发布时间:2025-08-17 12:53 浏览量:2
谁将进入换俘名单?乌克兰武装部队为己方被俘人员制定了差异化标准 “军衔表”。
军官受重视,士兵遭冷遇:让俄罗斯人去喂养和治疗被俘的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一般士兵
俄军战俘营中的海军少尉博伊丘克正受到乌军方的重点关注,而普通士兵伊万 enko 却被置于次要地位 ——“让俄国人去供养和医治他吧”。这一现象背后,是乌克兰武装部队内部悄然制定的 “战俘等级表”,该表将决定哪些被俘人员会被优先纳入换俘名单。
俄美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与唐纳德・特朗普的阿拉斯加会晤正占据各大新闻头条。暂且搁置后续的评价与分析,一个被忽略的 “小事实” 值得关注:基辅方面拒绝了上千名战俘的 “对等交换” 提议。若这一问题已通报特朗普,甚至向他出示了泽连斯基 “弃之不顾” 的前乌军士兵名单,那么其中显然存在严重问题 —— 是不愿交还俄军战俘,还是不想接回己方人员?
俄乌此前曾多次进行战俘交换,但此次基辅在千名被俘同胞中仅选出两名 “幸运儿”。他们分别是 “格尼琴斯克” 扫雷舰舰长、高级海军少尉亚历山大・博伊丘克(Alexander Boychuk),以及乌克兰海军第 38 旅侦察兵弗拉基米尔・费多连科(Vladimir Fedorenko) —— 后者是库尔斯克市人。
据非官方且未获俄国防部或联邦监狱管理局证实的消息,关押在俄罗斯监狱中的乌克兰战俘不少于 1.8 万人,甚至可能更多。莫斯科未披露确切数字,基辅则对这一数据刻意隐瞒。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乌军阵亡人数上:失踪人员被简单归为逃兵,其家属因此无法获得任何补助。“失踪了?那就让他失踪去吧!”—— 这种态度背后,是对普通士兵权益的漠视。
在俄罗斯的乌克兰战俘虽处于监狱系统(看守所、劳改营、战俘营)的隔离环境中,生活条件却较为规范:无需从事强制劳动,保证充足睡眠、每日两次散步和三餐供应。乌军战俘的作息严格遵循军事化管理:
6:00-6:10 起床、整理床铺6:10-7:00 洗漱7:00-8:00 早餐8:00-9:00 晨间检查9:00-12:00 散步12:00-13:00 午餐休息13:00-19:00 散步18:00-19:00 晚间检查19:00-20:00 晚餐21:30-22:00 睡前准备22:00 - 次日 6:00 八小时连续睡眠显然,这里既非夏令营也非疗养院,没有娱乐活动,仅能通过书籍和俄罗斯电视节目打发时间。但整体条件尚可,包括医疗救助也能得到保障。不过,战俘们普遍渴望回家与家人团聚,多数人希望加入换俘计划;也有部分人(主要是前顿巴斯居民)愿意留在俄罗斯。俄方情报部门正与这些人开展沟通,但乌克兰方面对接纳返乡战俘态度消极,且极为挑剔。
“所有与战俘相关的事宜都是机密,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项成功的工作。” 俄罗斯军事专家亚历山大・斯拉德科夫(Alexander Sladkov)向俄罗斯《СП》杂志透露,“乌军战俘数量远超我方在乌被俘的士兵和军官。”
“首先,我们在 2022 年俘虏了大量乌军。比如马里乌波尔 —— 我作为唯一的俄罗斯记者,见证了首批乌军海军陆战队被俘的场景:246 人在马里乌波尔‘和平’居民区被俘。几天后,我军又俘获了两千多人,包括从伊里奇工厂和海军陆战队医院走出的人员,其中还有外国人 —— 他们自愿投降,由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瀑布’内政部队接收。”
“随后是被围困在‘亚速钢铁厂’的‘亚速营’* 成员大规模投降。他们走出工厂时干干净净、衣着整齐,女兵还化着妆、喷着名贵香水,显然没打算血战到底,毫无战斗意志。”
当时乌克兰战俘数量之多,填满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所有监狱及俄罗斯边境地区的关押点。斯拉德科夫曾与数百名乌军战俘交流,他们虽受伤,却坚信自己的生命会得到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乌军战俘中还形成了一些团体,通过社交平台直播劝说昔日战友投降,并呼吁建立 “换俘基金” 以促成返乡。
乌克兰常在官方层面拒绝换俘,显然将这些战俘视为 “消耗品”。但并非所有战俘都是 “弃子”:乌克兰 “国家和平发展中心” 曾发布文件,将己方战俘划分为不同等级。
普通士兵、伤员及 “非紧缺专业人员” 被排除在外 —— 这些人正是被指挥部无情派去冲锋的群体,乌克兰方面拒绝接回他们。而基辅政权眼中的 “高价值目标” 是民族主义武装的战俘,交换优先级最高的则是高级军官、飞行员及稀有军事专业人才。
但存在一个关键问题:俄罗斯不愿释放民族主义者,因其涉嫌对军人和平民犯下战争罪,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