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奥匈帝国分出来的,为何奥地利比匈牙利发达得多?问问苏联

发布时间:2025-08-17 12:46  浏览量:1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55年,维也纳街头的面包店重新排起了长队,不是因为缺货,而是因为突然之间,人们发现可以买到真正的黄油、香肠和巧克力了。

一个15岁的男孩站在队尾,望着橱窗里堆得整整齐齐的面包,咽了口唾沫。

他轻声问母亲:“妈妈,我们是不是终于自由了?

没人回答他的问题,但那一刻,整个奥地利确实松了口气。

那年5月,奥地利正式宣布永久中立,四国占领结束,十年分裂画上句号。

可就在几百公里外的布达佩斯,另一场完全不同的命运已经悄悄酝酿。

要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几十年前的那场大崩塌讲起。

1918年秋天,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瓦解。

这个曾经统治中欧大片土地的多民族帝国,就这么分崩离析。

奥地利成了一个内陆小国,丢掉了几乎所有的海外资产和领地。

而匈牙利,更惨——按照1920年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它的领土直接被削去了三分之二,人口也少了六成。

那可是从中世纪起就在匈牙利王国版图上的地盘,一夜之间全没了。

这事儿在匈牙利人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痕。

不是一般的“战败国情绪”,而是一种集体的历史创伤。

到了二战期间,奥地利和匈牙利又一次被卷进战争。

奥地利在1938年被纳粹德国吞并,成了“大德意志”的一部分,而匈牙利则选择站在轴心国一边,希望借机收回被割让的领土。

可惜算盘打得响,结果却很糟。1945年,德国战败,奥匈两国再次成了战后清算的对象。

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命运分道扬镳了。

奥地利被英、美、法、苏四国占领,分区管理。

西部山区归了英美法,经济落后但稳定;东部平原归了苏联,占了工业和农业的核心区。

苏联一开始也想把奥地利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可问题来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苏联自己都困难重重,实在没精力也没资源去管得太细。1955年,经过多年谈判,四国签下协议,奥地利获得中立地位,苏军也撤走。

这就等于给奥地利打开了一扇门——它可以在不加入北约的前提下,全面接受西方的经济援助和市场机制。

而匈牙利呢?就没这么幸运了。

从1949年开始,匈牙利正式成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进入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

那时候全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连土豆产量都是中央下指标。

工业全靠重工业,农业搞集体化,市场没有自主权,百姓连买块肥皂都得攒票。

1956年秋天,事情终于爆发了。

10月23日,布达佩斯。

几千名大学生走上街头,最开始只是和平游行,要求政治改革和更多的经济自由。

他们喊口号:“我们要像奥地利那样生活!”“要自由选举!”“苏军撤离!”

当晚,游行人群涌入国会广场,军队开始开枪镇压。

混乱中,一位年轻记者在日记里写下:“子弹打在墙上,火光照亮了雕像的脸。

我看见有孩子倒下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全国范围内爆发武装冲突。

工人、学生、市民都参与进来,甚至有军官倒戈。

这个国家一度看到希望:苏联也许会退让。

可11月4日凌晨,数千辆苏军坦克从边境开进布达佩斯,城市被铁与火包围。

整整一周,街头像战场一样,到处是焦土、弹壳和倒塌的建筑。

官方后来公布的数字是:约3000人死亡,数万人被捕,20多万人逃亡国外。

一个月后,街头恢复平静,但空气里弥漫的,是压抑和绝望。

而西边的奥地利,却在同一年迎来了经济复苏的转折点。1956年,奥地利政府开始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旅游业、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行业迅速发展。

那时候的萨尔茨堡,已经能看到整队的西欧游客在街头拍照;而布达佩斯的面包店门口,还贴着“每人限购一条”的小纸条。

这两个国家的差距就从那时候拉开了。

之后的几十年,匈牙利在苏联体系下小心翼翼地搞“有限改革”,搞了点“新经济机制”,比起其他东欧国家稍微灵活些,但始终摆脱不了控制。

到了80年代末,国家外债高企,物资短缺严重。1989年,东欧剧变,匈牙利终于走出苏联的阴影。

可这时候,奥地利人均GDP已经是17468美元,而匈牙利只有3100美元。

这不是简单的经济差距,而是几十年制度、政策、国际环境和战略选择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1995年,奥地利正式加入欧盟;2004年,匈牙利也加入了。

但两国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缩小多少。

2023年,奥地利人均GDP超过5.6万美元,匈牙利大约是2.2万美元。

差不多,还是几十年前的三倍。

维也纳街头那个排队买面包的男孩,后来成了工程师。

他说起小时候的那个场景时,只说了一句:“那天,我第一次觉得,这国家有希望。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提“奥地利是德国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徐蓝,《奥匈帝国的终结与中欧新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HU OSA Archival Repository,匈牙利1956年十月事件档案

杨树森,《冷战时期的奥地利外交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Norman Stone, 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 Penguin Books, 1998

Tony Judt, Postwar: 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 Penguin Press,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