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再次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碰
发布时间:2025-08-17 15:03 浏览量:3
人走得很突然。家属说,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叫不醒。
等120赶到,血糖仪都懒得拿出来,医生当场判断:高血糖引发的酮症酸中毒,合并多器官衰竭。
68岁,退休才三年,人说没病,体检也正常,怎么就突然没了?
其实一点都不突然。
他早就埋下了隐患:饭桌上素食为主,油不多,盐也少,水果吃得多,米饭吃得精,糖尿病十年,药吃得断断续续,还老觉得自己“吃得很健康”。
问题就出在这个“健康”二字上。
糖尿病最怕的不是你吃了几颗糖,而是你以为自己吃得健康、活得养生,实则在“自毁式养生”。很多人忽略了一点:不是所有“素食”都是安全的,有些食物,披着植物的外衣,干着升糖的勾当。尤其是下面这三种,血糖高的人,真该管住嘴。
红薯,别看它是粗粮界的“网红”,在糖友面前就是个“甜蜜陷阱”。
红薯的升糖指数并不低,尤其是蒸煮之后淀粉糊化,更容易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很多人说“我吃红薯是为了通便”“红薯防癌”,但你见没见过有人因为吃红薯防癌活到百岁?却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为吃多了红薯,血糖飙到20以上,直接住进ICU。
再说玉米。
有人饭都不吃了,天天靠玉米糊糊过日子,以为这是回归自然。问题是玉米虽然在植物界混得风生水起,但它的碳水密度其实不低,而且本身含糖量也不低。某些品种的甜玉米,一根下肚,血糖可以上升2.5mmol/L以上。你说你拿它当主食吃,再加上点水果,血糖不高才怪。
还有个被严重高估的“健康食物”——莲藕。
尤其是那种炖得软烂的藕汤、藕夹,吃起来确实清甜爽口。可这玩意儿的淀粉含量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尤其是煮熟后,升糖速度快得惊人。很多糖友喜欢喝藕汤,但你见过哪个糖尿病指南里推荐藕汤的吗?莲藕是植物但淀粉在它身上是主材,不是配角。
这三种素食,是不少人认为的“好东西”,但对血糖不稳定的人来说,就是糖的变形版。糖尿病不是靠“吃素”治的,也不是靠“少吃”控制的,它最怕的是你不懂食物背后的“代谢地图”。
很多人对糖尿病的理解,停留在“我不吃糖就行”,但升糖最快的往往不是糖,而是淀粉。尤其是那些高GI(升糖指数)食物,看不见的糖,比看得见的更危险。
你知道吗?中国城乡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逼近30%,也就是说,10个60岁以上的人里,至少3个是糖友,甚至更多。其中有一半人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早期糖尿病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口渴、多尿、体重下降,已经是高血糖的典型表现了。
最扎心的一点是:很多人不是死于糖尿病本身,而是死于对糖尿病的轻视。
有个患者,血糖控制得挺好,但突然出现视力模糊、走路不稳、嘴角歪斜,结果是脑梗。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硬化,让他不到60岁就进了康复科。还有人,脚趾头溃烂,拖了一个月不去医院,说“贴点药膏就好了”,结果发展成糖尿病足,截了半条腿。
糖尿病不是“慢性病”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全身性代谢紊乱,牵一发动全身。它能悄无声息地摧毁你的眼睛(糖网)、肾脏(糖尿病肾病)、心脏(冠心病)、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甚至是免疫系统。你以为你只是血糖高一点,其实身体早已乱了套。
有人说,为什么现在糖尿病人越来越多?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吃得太“干净”了。过去农村人粗粮、杂粮、野菜、豆类,吃的是复合碳水;现在城市人的饭桌上,精米精面、油炸甜点、饮料奶茶,吃的是纯糖。
而且口味越来越重,饮食越来越精细,主食越来越甜,动得越来越少。再加上“养生热”,很多老年人盲目追求素食,甚至断肉、断油,以为这样能降血糖,结果反而营养不良,血糖波动更大,免疫力也垮了。
从医学角度来看,真正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的饮食,不是“吃素”,而是“吃对”。粗粮要搭配、蛋白要足够、油脂要适量、纤维要丰富。不是不让你吃红薯、玉米、莲藕,而是要控制量,搭配其他低GI、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豆制品、杂粮饭、绿叶菜。
你知道吗?一碗白米饭的升糖指数是87,一块馒头是88,一根香蕉是65,而一碗燕麦粥只有55,一份黄豆炖牛肉的GI更低。关键不在于是不是“植物”,而在于它对血糖的影响有多大。
有个人特别喜欢吃水果,每天吃三个苹果,觉得比吃蛋糕好多了。他确实没吃蛋糕,但每天摄入的糖分超过了60克。血糖一直控制不住,最后发展成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你说这不是“自律性伤害”吗?
糖尿病这件事,说到底,是个“长期博弈”。你今天吃进去的每一口,都在决定你未来的血管命运。肾脏能不能保住,眼睛会不会失明,心脏能不能跳完这一生,都看你每天的选择。
有些人不愿意吃药,坚持靠运动和饮食控制,这没错。但问题是,你得知道怎么吃,怎么动。不是每天原地踏步走一万步就能降糖,也不是吃两块红薯就能代替主食。真正有效的干预,是系统的、科学的、个性化的。
这几年,不少高血糖患者走进了“吃素陷阱”,一边戒肉,一边升糖;一边喝藕汤,一边打胰岛素。你让医生怎么说?我们不是不提倡素食,而是反对“错误的素食观”。
有人问,那糖友到底能不能吃红薯、玉米、莲藕?答案是:可以,但要搭配合理,控制总量。比如半根红薯配一碟凉拌豆腐,一点玉米粒配上鸡胸肉丝沙拉,莲藕炖排骨但不喝汤,只吃适量的藕片。
还有一个关键点:不要空腹吃高GI食物。空腹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本来就慢,你再来一口甜玉米,血糖蹭蹭往上冲。正确的做法是先吃点蛋白质或者蔬菜,再吃主食,这样可以缓释血糖上升。
血糖不是靠节食控制的,是靠“稳定”控制的。你一顿吃得像仙人,一顿吃得像饿狼,血糖就像坐过山车,最后伤的还是你的胰岛和血管。
别再认为“素食就安全”,也别再“盲目健康”。糖尿病的真相是,你越懂食物,你就越能活得久、活得好。别等到血糖飙破天、酮体爆表、眼睛看不见、肾功能只剩30%的时候,才来后悔那一口“健康的红薯”。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伟,李晓红.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2):153-157.
[2]王春燕,刘晓.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危象的临床特点与预防[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9):980-984.
[3]李俊,赵颖.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与血糖控制的关系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5,33(4):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