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暴跌166.14%,财务费用激增252.52%

发布时间:2025-06-26 19:53  浏览量:7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科技”)于2025年4月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营收、利润、费用及现金流等多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其中,净利润同比暴跌166.14%,财务费用则激增252.52%,这些数据的大幅变动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营收下滑,市场竞争压力显现

营业收入下降14.02%

晶澳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为70,120,697,029.73元,相较于2023年的81,556,177,236.98元,下降了14.02%。从业务板块来看,光伏组件作为主要产品,其营收为66,627,740,897.28元,占总营收的95.02%,但较上一年也有14.77%的降幅。这一下滑态势反映出光伏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面临挑战。

年份营业收入(元)同比变化2024年70,120,697,029.73-14.02%2023年81,556,177,236.98/

各区域市场表现分化

从区域销售数据来看,国内市场营收29,701,012,209.25元,占比42.36%,同比下降20.00%;欧洲市场营收12,726,712,255.65元,占比18.15%,同比下降27.77%;而美洲市场营收16,386,094,109.62元,占比23.37%,同比增长20.74%。各区域市场表现的差异,既受到当地政策、市场需求的影响,也反映出公司在不同地区市场策略的成效。

区域2024年营收(元)营收占比同比变化国内29,701,012,209.2542.36%-20.00%美洲16,386,094,109.6223.37%20.74%欧洲12,726,712,255.6518.15%-27.77%亚洲和大洋洲9,010,975,935.0912.85%-19.13%非洲和其他地区2.295,902,520.123.27%9.65%

盈利骤降,经营压力增大

净利润暴跌166.14%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655,943,814.17元,与2023年的7,039,490,537.23元相比,暴跌166.14%。这一巨额亏损主要源于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对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计提了大量资产减值准备,这也对净利润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

年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同比变化2024年-4,655,943,814.17-166.14%2023年7,039,490,537.23/

扣非净利润下滑159.7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4,268,758,175.81元,相较于2023年的7,140,499,107.08元,下滑159.78%。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降,进一步表明公司核心业务在报告期内面临严峻挑战,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受到质疑。

年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同比变化2024年-4,268,758,175.81-159.78%2023年7,140,499,107.08/

基本每股收益和扣非每股收益均大幅下降

基本每股收益为 -1.42元/股,与2023年的2.14元/股相比,下降166.36%;扣非每股收益同样表现不佳,这反映出公司每股盈利水平的急剧恶化,股东的收益受到严重影响。

年份基本每股收益(元/股)同比变化2024年-1.42-166.36%2023年2.14/

费用波动,结构变化引关注

销售费用增长8.96%

2024年销售费用为1,077,841,072.90元,较2023年的989,182,196.02元增长了8.96%。主要原因是专业服务费用和市场推广/展览费用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尽管营收下降,但公司仍在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以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年份销售费用(元)同比变化主要原因2024年1,077,841,072.908.96%专业服务费用和市场推广/展览费用增加2023年989,182,196.02//

管理费用降低14.43%

管理费用为2,006,853,598.56元,相比2023年的2,345,294,394.91元,降低了14.43%。主要是由于员工薪酬的减少,这可能是公司为应对业绩下滑而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之一。

年份管理费用(元)同比变化主要原因2024年2,006,853,598.56-14.43%员工薪酬减少2023年2,345,294,394.91//

财务费用激增252.52%

财务费用从2023年的 -359,870,372.75元变为2024年的548,882,847.38元,激增252.52%。这主要是由于外汇收益降低、利息收入增加以及融资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财务费用的大幅增加,无疑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年份财务费用(元)同比变化主要原因2024年548,882,847.38252.52%外汇收益降低、利息收入增加、融资成本上升2023年-359,870,372.75//

研发费用下降13.61%

研发费用为986,673,572.66元,较2023年的1,142,079,441.86元下降了13.61%,主要是研发材料支出减少所致。虽然研发投入有所下降,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仍有动作,如在n型高效电池和模块技术等方面持续研发。

年份研发费用(元)同比变化主要原因2024年986,673,572.66-13.61%研发材料支出减少2023年1,142,079,441.86//

研发投入与人员结构调整

研发投入减少16.54%

2024年研发投入为3,710,699,801.90元,占营业收入的5.29%,相较于2023年的4,445,889,371.64元,减少了16.54%。尽管投入减少,但公司在关键技术研发上仍有布局,如n型高质量单晶硅6.0技术、AI驱动的智能拉晶技术等,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年份研发投入(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变化2024年3,710,699,801.905.29%-16.54%2023年4,445,889,371.645.45%/

研发人员数量与结构变化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2,276人增加到2024年的2,471人,增长了8.57%,但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例从6.98%降至4.92%。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有所减少,硕士学历人员略有增加。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人员减少46.28%,41 - 49岁人员增加52.58%。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公司在研发人员的规模和结构上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技术研发的需求。

年份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例本科人数硕士人数30岁以下人数41 - 49岁人数2024年2,4714.92%8922264912962023年2,2766.98%1,005211914194变化率8.57%-2.06pp-11.24%7.11%-46.28%52.58%

现金流波动,经营与筹资现反差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73.0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6,575,961.54元,与2023年的12,414,145,385.75元相比,减少了73.04%,主要原因是销售收款减少。这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回笼能力下降,可能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资金周转带来一定压力。

年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变化主要原因2024年3,346,575,961.54-73.04%销售收款减少2023年12,414,145,385.75//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26.3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112,436,265.15元,较2023年的 -17,793,483,177.69元,减少了26.31%,主要是长期资产购置现金支出减少。这显示公司在投资方面有所收缩,可能是为了控制风险或优化资产配置。

年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变化主要原因2024年-13,112,436,265.1526.31%长期资产购置现金支出减少2023年-17,793,483,177.69//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57.1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24,239,240.35元,相比2023年的5,960,352,904.17元,增加了157.10%,主要是本期借款增加。公司通过增加借款来满足资金需求,但同时也增加了未来的偿债压力。

年份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同比变化主要原因2024年15,324,239,240.35157.10%本期借款增加2023年5,960,352,904.17//

风险与高管薪酬情况

公司面临多重风险

晶澳科技面临着全球产业政策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供需失衡风险、技术升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例如,国内光伏行业进入后补贴时代,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行业升级和国内市场运营;国际贸易方面,欧美等地区的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升级,对公司海外业务造成冲击。这些风险因素将持续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高管薪酬情况

董事长兼总经理金保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47.64万元,董事兼副总经理杨爱青为356.33万元,财务总监李绍辉为238.25万元。公司的薪酬体系依据其《公司章程》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考核政策》制定,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和个人表现挂钩。尽管公司在2024年业绩不佳,但高管薪酬水平仍维持在一定规模,这或许会引发投资者对于薪酬与业绩匹配度的思考。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转自: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