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拒拍脸:35岁后拉开差距的,不是脑子,是“屁股”
发布时间:2025-08-05 02:01 浏览量:4
最近看到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评论。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刷着短视频,手指像装了马达一样停不下来;想好好看本书,没翻几页就忍不住摸手机;计划列了一大堆,最后完成的没几样;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风生水起,自己也想学,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啥也没学精。
没错,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病”,深度专注力缺失症。
以前,我也天真地以为,那些牛人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天生聪明,脑袋瓜转得比我们快。直到看到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故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01.诺贝尔奖得主的“奇葩”要求:别拍脸,拍我的屁股。
时间回到1976年,美国化学家威廉·利普斯科姆教授一举拿下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可是科学界的顶级荣誉,《纽约时报》的记者闻风而动,赶紧跑去给他拍照,准备上头版。
结果,面对镜头,教授一脸懵圈地问:“你们为啥要拍我?”记者脱口而出:“因为您得了诺贝尔奖啊,您太伟大了”,你猜这位大佬怎么回,他摆摆手,并告诉记者:我的伟大,跟我的脸没啥关系,真正厉害的是我的屁股,因为它能让我在实验室里,一坐就是15个钟头,纹丝不动地做实验,要拍,你们就拍我的屁股吧。
嚯!这话够糙的,但理儿是真不糙啊,当时我就觉得像被雷劈了一下:原来顶级成就的背后,拼的压根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天赋,而是这种近乎“变态”的坐得住、沉得下心的能力。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经常:工作一会儿就想刷朋友圈;学习半小时就腰酸背痛坐不住;刚投入点热情,就被手机推送打断。
35岁以前,我们可能还能靠点小聪明、靠点体力拼一拼。但过了35岁,人生的分水岭就来了。
精力开始走下坡路,家庭琐事缠身,社会期待更高,这时候,真正决定你还能爬多高、走多远的,往往不是你脑子有多灵光,而是你的“屁股”有多沉。你的屁股,能在那把决定你命运的椅子上,粘多久。
02.蔡志忠的“屁股哲学”: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个“屁股决定论”,可不是我瞎编的。
漫画大师,蔡志忠老爷子,就是这套理论的狂热粉丝和最佳代言人,他曾在演讲中毫不避讳地说:我的脸蛋长得不怎么样,但我最厉害的就是我的屁股,它特别能坐。
这可不是吹牛,老爷子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屁股功夫。
58小时“焊”在椅子上,就为了制作一个仅仅4分钟的电视片头,不吃不喝不睡,想想就头皮发麻。
42天“闭关锁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就死磕一件事,这定力,简直非人类。
4年“东渡”日本:专心致志画出了40本诸子百家四格漫画,文化输出杠杠的。
十年零四十天“死磕”:放下画笔,一头扎进物理和数学的海洋里研究,跨界学霸。
老爷子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分享他的“坐功秘籍”:椅子调到45公分高,桌子70公分,手放桌上,除了手指头,其他地方都给我老实待着别动,画画的时候,脑子里绝不想物理数学;搞研究的时候,画笔是什么,早忘了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心流”状态吗?屏蔽一切干扰,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效率高到飞起!
蔡志忠把“屁股决定人生”这个糙理儿,升华成了一个文雅又深刻的东方智慧:“制心于一处,制身于一境,则无事不办。”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把心钉死在一件事上,把自己锁在一个环境里,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老爷子能在漫画、哲学、动画甚至物理数学多个领域都玩得转,成为大师,秘诀全在这句话里了!
03. “制心一处”的魔力:古今中外的专注传奇“制心一处”这个智慧,其实源远流长。
它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杂阿含经》里,佛陀教导弟子们:心住于一处,无事不办。”让心安住在一个地方,没有办不到的事,这跟蔡老爷子的“屁股哲学”简直是异曲同工。陶艺女神露西·里60年只听泥土“说话”想象一下,20岁的你在干嘛,上大学、谈恋爱、憧憬未来?
20岁的露西·里,在维也纳工艺学校蹭了一节陶艺课,从此就像丢了魂一样,一生都被那团泥巴“绑架”了!
她把整整60年的生命时光,都献给了那间狭窄、破旧、甚至可能有点霉味的工作室。
当同学们在聚会狂欢、推杯换盏时,她在工作室里,指尖摩挲着湿润的陶土,全神贯注地感受泥土的“呼吸”和“意愿”。当同学们呼朋引伴去春游踏青时,她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地勾勒着下一件惊世之作的设计图。
她说:“只有当你完全专注在当下,摒除所有杂念,你才能‘听’到材料想告诉你什么,它想成为什么。”这份近乎偏执的纯粹专注,让她的作品拥有了灵魂。
陶艺女神露西·里用一生诠释了:一事精致,便能动人。在漫长岁月和万千困难面前,唯有纯粹到极致的热爱与专注,才是最坚不可摧的铠甲。
修行到最后,修的就是一颗心:
定心:在纷扰中锚定目标,不为所动。
静心:在喧嚣中守护内在的平和与澄澈。
专心:将所有能量聚焦于一点,力出一孔。
当你的心具备了定、静、专这三种力量,这世上,就没有你成就不了的事。
- 上一篇:一花独放(三)(小说)
- 下一篇:45年致追梦人丨王兆宇:用镜头讲述樟坑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