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西高铁、南北能源走廊,包鄂榆提速推进

发布时间:2025-08-03 20:34  浏览量:3

包西高铁、包鄂榆高铁、内蒙高铁进度、能源经济走廊、交通短板、产业升级

开门见山说一句,西北高铁这场赛跑,内蒙古是真的掉队了。不是没火车,是高铁没跟上节奏——包西高铁陕西段,2028年就能全线拉通,现在榆林到西安的轨道都快铺到门口了;反观包鄂榆段,高铁连个影儿都没有,看似说得热火朝天,其实规划文件还在桌子上兜圈子,可行性报告杳无音讯。陕蒙分界线,活生生卡成了高铁“断头路”,要不说这片土地会憋屈?

问题出在哪?大伙都明白,内蒙古好歹是“羊煤土气”大户,这么一块能源肥肉,居然让高铁卡脖子。说难听点,靠着煤、靠着天然气,GDP看着阔气,但人家榆林、延安早早盯上高铁带来的产业带资源流通。为什么陕西能一口气把西延高铁、延榆高铁全线推到动工?不是人家嘴皮子硬,是那股子拼命劲有了。数据不会骗人,延榆高铁工期压缩到四年半,谁还在纸上画圆圈?

顺着这劲头往下鄂尔多斯和榆林,两大能源强市,现在都嚷着要能源转型,煤化工、光伏、氢能,哪个项目不是奔着全国最高端来的?但高铁短腿,物流这条命脉被堵着。实际上,榆林的煤化工产品要南下,运输线还得绕道太原,平白无故多烧几个亿的成本,这钱不冤吗?鄂尔多斯本地企业老板就坐不住了,你和陕西搞能源升级,结果长三角珠三角赶着高铁跑步下单,你只能干看着。产业融合在哪?就差这一根高铁纽带。

高铁断头路怎么来的?其实老毛病了,跨省协调,永远停在“下轮再议”。历史上不是没教训——鄂榆延高铁直接黄了,内蒙坚持线路要绕矿区,陕西非要保直线提速,最后两边谁也不让步,图纸进了档案袋。这次包鄂榆高铁,说得好听要“打包推进”,结果相当于全线重新报项、重新环评、重新搞用地预审,谁还指望速度?这套流程搞完,三年飞奔没跑了。

有人说地质复杂,是挡路的罪魁。鬼话。陕西段穿黄土沟壑,桥隧比高达85%,机器“咔咔咔”照样啃地皮。内蒙段地势开阔,除了跨黄河有技术难题,现在那个级别的桥梁,中国工程队全世界都能修。钞票才是真关键。去年内蒙一般财政收入刚过3000亿,包银高铁、集大原高铁全要钱,预算吃紧无可厚非,但“一盘棋”能不能集中资源,把包鄂榆高铁往前推一把?

有人可能问,这条高铁到底值不值?随手举几个例子:呼包鄂经济圈撑起内蒙六成GDP,结果高铁密度还不如陕西下面的几个普通县;京兰高铁倒是通了,你要去西安,得在太原倒腾半天,关键商务客流被飞机抢光,鄂尔多斯机场去年旅客大跌15%,地面交通短板,谁看不出来?他们天天喊“一小时都市圈”,但包头到鄂尔多斯,开车到点还得俩小时,真成都市圈,光靠吹不行啊!

市场反应才是最扎心的。榆林这边高铁站还没盖起来,周边房价早涨了三成,开发商蜂拥而上;反观鄂尔多斯,老板们一边看人家赚钱,一边苦等政策批示,“闷商”就这么出来了。再讲远点,产业升级没配套物流,氢能卡车、煤基新材料行业只能挤在省内内卷,机会全被对手抢走。要知道,现在西北高铁竞争早进白热化,陕西2028把高铁刷到榆林,等锅开了,你还在灶台划火柴?

很多人问,包鄂榆高铁还有救吗?其实都不是技术活,就看内蒙有没有魄力、有没有狠劲,把这条高铁提到和煤炭保供一样的高度上。再磨蹭几年,别说“羊煤土气”,到时候“羊没土气”都成段子了。怎么能让资源城市永远被“慢半拍”的高铁拖住脚步?这不是丢产业机会,是把呼包鄂经济圈的未来生生推给别人。

网络有句神评论,一针见血——“陕西高铁都修到村口了,内蒙还在画图纸”。更别提老板们飞到西安谈生意,下了飞机还得开五小时车,这什么“都市圈”?憋屈不憋屈?大家心里最明白。

话说到这,谁也不想唱衰内蒙,但真不怕别人抢,只怕自己慢。希望哪个厅局拍起桌子,赶紧把轨道铺上,别让呼包鄂的能源大佬们天天在群里骂娘。天气越来越暖,人心却悬着——高铁不动,所有升级都是空谈。写着写着又想发火,好吧,这事儿能不能快点落地,说破天也就是:别再拖下去了,高铁才是内蒙的输血管,也得是新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