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思 张抗抗谈海洋文明和海洋文学

发布时间:2025-08-08 08:22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张抗抗

谈论海洋文学需要先谈海洋文明。海岸沿线区域及海中岛屿的海洋民族,形成了斑斓多姿的海洋文化。虽然海洋文明来自于海洋文化,但是海洋文化不一定能够形成海洋文明。文化通常是一种形态和现象,而文明则是高温淬火后的结晶。古埃及的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中国尽管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其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并不多。

在我看来,海洋文明大体上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是开放性。海洋文明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明,而是一种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的文明。二是文化的多元性,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由于海域的分隔,各种文化实体保持了它的多样性,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三是原创性和进取精神。挑战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

对于人类而言,海洋浩瀚无垠、变幻莫测。古代的人们探索海洋,只能借助想象来弥补实际眼界的不足。这些想象进入了文学作品中,散发出奇异的文学魅力。

在华夏上古的汉字中,海的本义是晦黑和渺茫,是神奇怪异、令人畏惧的象征。2000多年前的先秦古籍《山海经》可以看成是中国海洋文学的源头,《山海经》记述了古人对山和海的认识,他们认为海洋里充满了形形色色、不可知的海神海怪。《淮南子》《博物志》等书中保留了很多关于海洋的神话传说,其中不少是对海外远国异民和海中生物的玄想,这反映了当时的华夏民族与海外地区的交流还处于原始落后的阶段,“海洋”“海外”这个概念只是某种传奇和虚幻离奇的幻影。

中国的海洋文学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别传”。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中国有一部被世人忽视的作品——《鲸背吟集》,它最早以诗集的方式对元代的海洋漕运进行了全景式的艺术再现,洋溢着积极无畏的开拓精神和浪漫奔放的海洋情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航海诗集、第一部海洋诗歌专集。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对中外文化交流、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的三位随从,回国后写了三部重要的海外游记——“西洋三书”,分别是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这三本书详细介绍了海外诸国在气候、物产、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情况。明代还出现了很多以郑和下西洋为题材或描写海外国家地区及其居民的小说、戏曲。明代以后,由于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追求财富、具有探索精神的商人,具有传奇色彩的《初刻拍案惊奇》中,描述了他们为了摆脱在本国的困境而踏上海洋开拓新的机遇和财富的故事。海上游历在清代的小说中也多有记述,比如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小说前50回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

尽管中国的海洋文学源远流长,真正可以称得上“海洋文学”的作品屈指可数。“精卫填海”算得上是中国早期海洋文学中的典范佳作。精卫具有挑战大海的勇气,这是何等英勇的气概!不过,在中国文学大多数作品中,大海要么是虚无飘渺的蓬莱仙境,要么是凶险邪恶的恐怖象征。

中国文学作品对海洋的崇拜和探索,是随着近代社会的开放进程逐渐展开的,近几十年来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文学。20世纪80年代,大连作家邓刚的海洋系列小说《迷人的海》所描绘的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五光十色的海藻、闪着银光的丁鱼、幽蓝的海底流、迷蒙透亮的海底砂砾、奇异的海参和鲍鱼、噬血的箭鲨等,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许晨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船长郭川的航海故事》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描绘航海家郭川踏浪环球航海事迹的文学作品。2012年航海小说《大明宝藏》横空出世,引导读者进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宝探险。我还得知宁波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望族花》,以宁波望族小港李家为背景,描写清末民初浙东“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女人和一个家族的故事。著名诗人谢冕先生为其作序说:这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还原“海上丝绸之路”……全景式展现浙东海洋文化的力作。我想肯定还有更多我不了解的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正在随着海潮涌现。所有以航海和海洋为主题的作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多年以前,我去慈溪采风,参观了正在建造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想象不久的将来海上银蛇蜿蜒飞渡,何等诗意何等壮观,写了一篇散文,颂扬这“跨海一跃”。如今我们面对东海上多座跨海大桥,尤其是通往舟山群岛的一连串造型优美的跨海大桥,我当年这篇小文几乎不值一提。我只是借此一问:我们身在海边的人、向往大海的人,有没有问过自己:大海究竟是什么?大海给予我们的除了食物之外还有什么?大海遥远的彼岸有些什么?大海的精神究竟是什么?我们从海洋文学中,得到了哪些认知与情感?

2017年我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曾经有过辉煌的航海史,我期待更多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出现。”现在要加上一句:海洋不仅意味着航海和海洋资源的利用,进入现代社会,对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对海洋生物、海洋资源、岛屿原生态文化的探究和保护。大海除了慷慨地赠予人类以“海物”,还赠予我们不灭的“海魂”,比如:开放、包容、澎湃、深邃、活力、梦想——这些都是现代人应有的精神品质。

人们常说:向海而生。我想送给大家的四个字是:向海而思。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在海洋领域的突破与收获。只要人类葆有对真善美和未来的追求和想象力,就会有探索的冲动去开拓这片文学的富矿,海洋文学也必然会结出更多硕果。